福州第十九中学何琦内容摘要:
1934年在云南南部首次发现,现已侵入海南、广东、台湾、广西、云南、贵州、香港、澳门等地,并向亚热带进犯。 飞机草可危害多种作物,侵犯牧场,当其长到 15厘米或更高时,会明显侵蚀土著物种,还能放发出化感物质,有较强的异株克生作用,可抑制邻近植物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 其叶有毒,含香豆类素( coumarins)的有毒活性化合物;用叶擦皮肤可引起红肿、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可引起家畜、家禽和鱼类中毒。 福寿螺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 它形似田螺,壳薄肉多,是一种大型食用螺类。 上个世纪 80年代,微山县把它作为一种美味佳肴引进当地。 然而福寿螺的进入,却打破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目前,福寿螺在当地水域疯狂繁殖,泛滥成灾,导致秧苗受到破坏,农业生产遭受损失。 据了解,类似这种由于外来物种进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在我国并不鲜见。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上百种入侵生物,这些外来物种给我国农业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健康等都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在外来入侵的植物中,水花生能使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作物产量损失分别达45%、 36%、 19%,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能引起马和羊的气喘病。 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高达 574亿元。 近几年,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我省生态环境的情况也不断发生。 俗称“食人草”的大米草,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地区已泛滥,成灾面积多达 1. 3万亩,零星可见成草面积 5万 ~6万亩,草籽漂流面积在 10万亩以上。 大米草所到之处,贝类、蟹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而发达的根系又堵塞航道,给运输、渔业等带来诸多不便。 麦科尼亚 十九世纪中期,一位欧洲探险家来到了墨西哥丛林,第一次见到了这种名叫“麦科尼亚”的植物。 它属于野牡丹科,通常有十几米高,没有花朵,但有宽大而厚实的叶片 —— 向阳的一面是绿色的,而背阴的一面则呈鲜艳的紫红色,非常特别和美丽。 探险家被“麦科尼亚”所吸引,采下了它的叶片和果实,把“麦科尼亚”和其它搜罗到的珍奇异物一起,带回了欧洲。福州第十九中学何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福州日升中学生物组黄琴
态系统的组成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 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排泄物和尸体 ——分解者 • 非生物部分 阳光、温度、水等 • 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 请按照吃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