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教外别传内容摘要:

淨,長坐不臥。 」師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 聽吾偈曰:『 人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 」( 《 壇經 》 ) 釋:打坐是軀體的事,與成佛無必然的關係  惠能雖然認為其教法比北宗的境界更高,但亦承認兩宗大方向上相同: 于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 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 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 《 壇經 》 ) 釋:其說可說是王陽明會通四有教與四無教的歷史淵源。 2 方法論方面 禪宗的非別說法,正面地說是「以心傳心」: 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 《 壇經 》 ) 反面地說,則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指不以傳統佛教(禪宗稱為「教門」,指其重視佛教理論方面)方法來傳道,而以禪宗自己(禪宗稱為「宗門」,指其重視佛教實踐方面)的革新方法來傳道。 \「不立文字」:指文字並非達致覺悟的必要條件, ∵ 覺悟並非經驗對象或活動,不能以文字來表述。 尼(案:指尼無盡藏)乃執卷問字。 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曷能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 《 壇經 》 )  不立文字,亦可理解為不執定文字工具。 → 禪宗的非分別說法其實可說包涵兩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