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担当——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内容摘要:

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 顾炎武 《 日知录 》 卷七 思考: 材料一中黄宗羲批判什么。 材料二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治史)“经世之大略” —— 王夫之 《 读通鉴论 》 卷六 治学上 上述材料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 设计意图 】 结合史料,设置问题,阐释知识分子在治学上的明道主张,展现他们的担当。 政治上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 《 明夷待访录 原君 》 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 „„ 安望其致太平而延国命乎。 —— 顾炎武 《 日知录 》 卷九 岂必恃一人之耳目以弱天下而听其靡哉 ! —— 王夫之 《 船山遗书 》 第 2册 《 尚书引义 》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他们的政治主张。 【 设计意图 】 结合史料,阐释知识分子从政治上反思明亡教训,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批判重农抑商政策,展现他们的担当。 经济上 材料五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黄宗羲 《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他的经济主张。 二、救 世 材料一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 ……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摘自黄宗羲 《 明夷待访录 》 之 《 原臣 》 、 《 学校 》 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矣。 —— 摘自顾炎武 《 日知录 》 卷六、九 材料三 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 王夫之 《 读通鉴论 》 学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