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全国卷内容摘要:

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 逻辑推理型的题。 • 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是塑造战时政府形象吗。 是与中共争领导权吗。 剩下的 AD哪个更合情理。 • 31.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年 17. 9%上升到 52. 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 A、 C是不是可以用课本知识直接排除。 1957年已经 %了,还是打破吗。 •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A、 C是不是可以用课本知识直接排除。 欧洲历史发展方向不就是奴隶制到封建制再近代化吗。 是罗马法导致其不断改变的吗。 • 33.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33.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A、 C合乎史实吗。 B、 D哪个合乎情理。 • 34.表 1 • 成立时间 名称 •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 推动表 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 这是个表格型材料题,实际上与 25题属于同一个类型。 表格中有 年代与名称 ,就这点点信息,设问是“国 际 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 • 我们要注意时间是二战后,名称里有“茶叶”“ 可可”“ 天然橡胶”“ 石油”,其中“茶叶” “可可” “天然橡胶”都是农产品,“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家比较熟悉。 这些玩意应该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 地理知识告诉我们,这些产品,有些产地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分散。 • A、 D是不是可以先排。 • C,是不是才开始。 B、 C哪个合乎情理。 • 35.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 这个题是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 根据史实,是不是可以 首先排除了 BD。 C。 “ 对峙 ”。 两山相对峙 、 两军对峙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是两大军事集团吗。 • 马计 是经济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