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物理新课程实施思路内容摘要:
说明:对运动的描述的转换只要求参考系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 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 , 但 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 则在此过程中 ( ) A. 速度逐渐减小 ,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 , 速度达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 ,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 , 速度达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 ,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 , 位移不再增加 D. 位移逐渐减小 ,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 , 位移达最小值 说明:不要求讨论加速度变化问题 如图是一主动轮 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 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分析 A轮上 M点和 B轮上 N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fM______,fN______。 发展要求:能够分析生活中既常见又较简单问题中的摩擦力; 不要求判断 不在一直线上做相对运动时的滑动摩擦力问题 —— 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更难。 M N A B 两名学生分别做 “ 探究加速度与力 、 质量关系 ” 的实验时 ,各自得到的 aF图象如图 426所示。 甲图中 a- F图象与横轴相交 , 可知当拉力 F为某一值时小车加速度 a=0, 即加了拉力但小车仍没有运动 , 这说明小车与水平长木板间有 力。 乙图中 aF图象与纵轴相交 , 可知当拉力 F= 0时小车加速度 , 即没有拉力但小车已开始加速运动 , 这说明长木板的放置情况出了问题:。 不要求运动 a- F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F a O 甲 F a O 乙 (市(县)的评价 —— 坚持导向 模块评价试卷的 定位 评价指标 (1)学科 理念 ① 非常符合 ② 基本符合 ③ 不符合 (2)试卷 内容 ① 与学科指导意见完全一致 ② 与学科指导意见基本一致 ③ 部分超过学科指导意见要求 ④ 与学科指导意见不一致 (3)考试要求 ① 符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 “ 基本要求 ” ② 符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 “ 发展要求 ” (4)考试难度 ① 相当于高考水平 ② 相当于会考水平 ③ 相当于期中期末考试水平 ④ 相当于单元测验水平 (5)命题技术 ① 试卷内容分布合理 ② 考试知识覆盖面广 ③ 强调学科能力要求 ④ 文字符号表述规范 存在的主要问题 : 部分题目接近高考要求 , 完全符合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的占 39%。 题目相对陈旧 ,不太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 (比较普遍 )。 考试内容与规定的教学进度不符合。 符号表示与新教科书不符合 ,。 命题工作不够严肃认真 ,试卷标题是数学卷 ,而内容是物理。 个别题目科学性不够强 ,要求学生将从 1000m高空落下的水滴看成自由落体 . 解决办法 : 对于生源好的学校 ,正卷部分严格按照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命题 ,发展要求内容用附加题处理 .(不计入总分 ) 题目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问题情景 (联系实际 ),过程与方法 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的是 ( ) A. 研究和观察 日食 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 研究汽车的直线运动 , 由于车轮的转动 , 所以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 一同学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 , 先观测 3min,发现火车前进了 540m, 隔了 3min后 , 又观测 1min,发现火车前进了 360m, 若在这 7min内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 A. . C. . 不要求用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析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 , 质量为 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 ,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 , 小球上下振动时 , 框架始终没有跳起。 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 ,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 B. C. 0 D. 连接体问题只限于各物体加速度相同的情形。 ggm mM gmmM如图所示 , 小车在水平面上加速向右运动 , 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 , 用一条水平线和一条斜线把该小球系于车内 , 不计线的质量。 求下列两种情况下 ,两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 斜线与竖直方向成 300角 )。 ( 1) 车以加速度 = 运动; ( 2) 车以加速度 = 运动 综合性太大 1a 3g2a32g如图所示 , 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 中间用轻弹簧相连。 从左边水平拉动 M, 使它们产生一个共同的加速度 a, 这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L1;从右边水平拉动 m, 使它们也产生一个共同的加速度 a ,这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L2。 已知两物体的质量为Mm, 则关于 L1和 L2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无法确定 综合性太大 ( 两物体 , 两次运动 ) M m 21 LL 21 LL 21 LL 如图 , 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 , 物体放在斜面上 ,系统保持静止。 现在对物体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推力 F, 系统仍然静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一定 增大 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一定 增大 C. 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 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思维难度较大 ( 可能情况讨论 ) F 如图所示 , 在一个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车厢里 , 用一个光滑的定滑轮通过绳子悬挂两个物体 ,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 m2。 已知 m1< m2, m2静止在车厢的地板上 , 系 m1的绳子向左偏离竖直方向角 , 这时 , 车厢地板作用在 m2上的摩擦力大小为 , 车厢地板 对 m2 的支持力为。 综合性太大 θ a m2 m1 B C 图所示为一辆运送圆形容器的专用卡车 , 支架 ABCD的斜面 AB的倾角为 =37176。 CD水平 , AD竖直。 现置于支架上的圆形容器的质量为 m=1000kg, 静止状态下 , 容器顶部与 CD有一很小的间隙 , 间隙远小于圆形容器的半径 ( 假设圆形容器摩擦与形变均不计 , 路面均平直 , g取 10m/s2) 求: ⑴ 车辆匀速行驶时 , AB面对圆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 ⑵ 该市规定卡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 40km/h。 这辆卡车的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时 , 紧急刹车 , 卡车经过 t= ,交警量得这一过程车轮在路面上擦过的痕迹长 s=, 据此能否判断这辆车是否违章。 ( 假设刹车过程为匀减速运动 ) ⑶ 在此刹车过程中 , AB面对圆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 如图所示 ,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 B, 质量 M= 4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在有一质量 m= 2kg的小物块 A以 v0= 9m/s的初速度滑上长木板 B, A与 B间的动摩擦因数 =。 若长木板足够长 ,g=10m/s2, 求 (1)A在 B上滑动的距离; (2) B在地面上滑动的距离。 不要求解决加速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的动力学问题。 A B 难点问题之二 :实。浙江省物理新课程实施思路
相关推荐
一、求稳 正确 鲜明 二、出新 深刻 新颖 立意 主体分析法:(四步走) 抓主体 找做法 析结果 揭主旨 适用于哲理故事类 立意 真题 • 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冠军何雯娜,虽然训练认真刻苦,成绩突出,但在奥运会前,她很少想过自己能获得金牌,加上奥运会前两周又受了伤,她觉得只要比赛时能充分发挥就行了,并不企盼奇迹出现。 但奇怪的是,队里对她夺金牌却似早有心理准备。 当何雯娜最终夺冠时,她自己感到惊讶
关注问题解决的评价与反思。 策略、方法、途径的多样性。 方程、不等式、函数、算术、列表、图象。 案例: 2020年的中考题。 基本策略 义务教育 算术 估算 反例 方程 枚举 旋转 不等式 特殊点 …… 函数 列表 统计 图象 ,分类组织和分析数据。 ,修正,接近问题的解决。 、寻找和使用一个模型。 关于“基本策略” 汪文贤 :。 ——错误 ——修正,逼近问题。 ; ; ; ; ; ;
务事项沉淀到城乡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城乡社区。 城乡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 阅卷规则 一、立意 二、结构 三、语言 四、卷面 立意要注意 明确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中心论点始终不变 不能提出相悖的观点 思想积极健康向上 结构 开头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主体段落有层次 — 总分总 写好段首主旨句 结尾有韵味 语言 忌: 错字、病句 不必要的英文
内容填写完整后在此处上传,若发现上传之后还需 修改,请将修改好的正文内容直接在此处上传即可。 修改申请书 选择要修改的申请书,点击“修改” 注意 :若修改、删除按钮无法点击时设置浏览器兼容模式后重新登录即可 打印申请书 申请人填写完成申报书信息后,可点击任务书列表课题名称,进入课题详细信息查看页面,可点击 生成申报书 ,下载 word版本申报书。 附件:常见问题 双击“预期成果形式”
职业环境缺乏深入的了解 , 在设立职业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时有些脱离实际。 重点不突出 篇幅较长,文字欠精练,罗列事实,面面俱到,没能凸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舍本而逐末 版面设计仍显花俏、繁琐。 有些作品过于追求审美价值而忽视了规划内容。 规划大赛作品解析 • 个人规划设计书 • 个人展示 + 现场答辩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 结构性 amp。 个性化 自我探索 职业探索 决策技巧 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