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与erp内容摘要:

合理(费率、 ABC成本法) — 计量仪表配置问题  执行人员按时如实记录(反馈信息)  建立成本责任中心  改变传统粗放管理习惯 实施成本模块 难 在哪儿 成本不准 定价不准 利润不准 盈亏不清 产品发展方向不明 1. 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 2. 管理系统性 3. 数据共享性 4. 动态应变性 5. 模拟预见性 6.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MRP II 管理模式 特点  管理模式的变革 要求  行为规范相应的变革  全厂上下、服从企业总体目标  各职能部门业务联成一体  协同合作、发扬团队精神  统一数据库、统一工作程序  人人自觉维护数据、及时、准确、完整  闭环系统、响应迅速  各岗位及时输入反馈信息  无限时间跨度、防范于未然  模拟功能辅助决策  生产活动直接产生财会数据  通过资金流监控物流、指导经营生产活动  全厂一个计划、层层落实 MRP II与 ISO 9000 的关系 ( 举 例 ) ISO 9000 MRP II 强调领导责任 强调领导承诺 领导挂帅 满足客户期望和企业利益 满足客户要求,提高企业效益 客户第一 业务部门各司其责 专人采集处理 信息 责任清晰 不做不必要的事情 无需求,不生产 需求导向 书面程序有章可循记录可查 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历史记录 文档齐全 重视培训 培训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重视培训 预防为主 模拟预见性 预防为主 物料可追溯性 批号跟踪 跟踪监控 选择合格供方 建立供应商文档、进行业绩评价 把关源头 控制工艺 修改通知单制度 变动有据 原因分析 设置各种原因码 分析改进 都是规范化管理 都为了提高企业效益 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MRP II : 1981 ISO 9000 : 1987(第一版) 1994 (第二版) 2020 (第三版) 实施 ERP 的预期效益  按需生产 /采购、 降低库存 、提高资金周转  优先级计划、合理利用资源、提高 生产力  供需平衡、计划可行、 履约率 提高  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 财务帐与实物帐同步生成,实时 控制 经营活动  合作伙伴之间 协同运作  快速 响应 、实时决策、不误商机  管理 规范 、信息沟通、高效、低差错  ERP 是 以人为本 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它实时地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 ,  但是,如何建立和运用这些信息, 取决于使用 ERP 系统的 管理人员 ;  效益是 人用 出来的, 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MRP II 不足之处  MRP II 是以面向企业内部业务为主的管理系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