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王浩内容摘要:

指标、污染物、有害物质超标问题严重。 水处理设施和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三、解决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大 ” 提出将 “ 建设生态文明 ”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学习生态系统的智慧,建设一种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稳定性强、物种多样性丰富、个体之间、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和谐共处、对自身环境和外部环境起到稳定作用的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和分解再循环系统。 生态系统既是一种生产系统,也是一种消费系统和分解系统。 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物质,也没有经济系统中所谓的 “ 废物 ”。 生态学家 马世骏教授 总结出三条生态系统原理,即 ①生物共生 : 各种生物的个体、种群和群落在同一个地域空间和谐共处、各自占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 ②物质循环再生 : 物质循环再生就是通过食物链和营养级上的能量传递,通过植物的吸收,动物的消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使包括碳、水在内的营养物质能够循环再生、持续利用。 ③生物能多层次利用 : 在物质循环再生的过程之中生物能得到多层次的、充分的利用。 生态文明的要求之一就是循环经济要有较大的比重。 循环经济遵从 “ 3R原则 ” : Reduce(减量化 ), Reuse(再利用)和 Recycle(再循环)。 生态系统自我组织和设计中体现出的高效、和谐的智慧正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在。 国内经验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如生态农家院建设: • 特点: 以民居和庭院为载体,汇集节能环保资源再生利用、雨水利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风力发电、废旧物再利用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新技术。 • 雨水回收系统,通过雨水回收、洁净处理后,引入房屋的水系统。 • 排出的生活污水通过管路引入水处理设施,经膜处理后与回收的雨水一起作为景观水和庭院绿化灌溉用水。 • 生活垃圾、粪便一部分进入沼气池生成沼气用于做饭和烧水。 另一部分经过生物处理后和沼气池的沼渣可作为肥料。 四川 资阳市乐至县童家镇群乐村将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结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