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内容摘要:
PCI 在心源性休克时的处理 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 12 只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中度 3 只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重度 3 只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PCI 梗死相关动脉 PCI 梗死相关动脉 紧急 CABG术 择期多血管 PCI术 择期 CABG术 不能实施手术 休克早期,根据院内临床表现诊断 休克晚期,根据心动超声排除机械性功能障碍 心导管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如果以下 3条全部具备,可考虑开始溶栓治疗: 1. 行急诊 PCI时间超过 90分钟 2.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发病不超过 3小时 3. 没有溶栓禁忌症 安排立即转往具备行介入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 安排立即转往具备行介入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 PCI 在心源性休克时的处理 溶栓后 PCI治疗 若患者(冠脉)解剖条件允许,存在以下情况时也应考虑行 PCI术 : 有反复发生心肌梗死的客观证据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有中或重度的自发 /可诱发的心肌缺血症状 心源性休克或心电活动不稳定 II IIaIIa IIb IIIIIIII IIaIIa IIb IIIIIIII IIaIIa IIb IIIIII 溶栓后 PCI治疗 在左心室射血分数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考虑行传统的 PCI治疗。 传统 PCI可以被认为是溶栓后介入治疗的组成部分。 即使随后的评估显示左心室功能尚好,(左心室射血分数> )仍有资料表明可以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发生心力衰竭。 故仍可以考虑实施 PCI术。 II IIaIIa IIb IIIIIIII IIaIIa IIb IIIIIIII IIaIIa IIb IIIIIISTEMI患者是否适用 药物洗脱支架。 DES研究的荟萃分析: DES死亡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于 BMS 3 . 96 . 3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01 0 . 0SESC o n t r o l ( B M S ) D E Sp= 死亡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 + % Camenzind E, ESC 2020 n=870 n=878 GRACE研究: DES会增加 STEMI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 GRACE研究为 ACS注册研究,收集了 6600例患者的资料,观察 DES与金属裸支架( BMS)在生存率方面的差异。 在 STEMI亚组中, 569例接受 DES, 1729例接受 BMS,在6个月至2年期间的死亡率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DES组 %,显著高于 BMS组的 %( P< ),多元回归分析后,生存率的差异仍然存在。 研究者认为 STEMI患者冠脉易痉挛且血栓负荷重,选择的支架偏小会使支架贴壁不良,而 DES较 BMS内皮化明显延迟,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 ESC 2020 GARCE研究的局限 注册研究而不是随机对照研究,存在分组偏差 没有提供 DES和 BMS的种类 没有提供诸如病变长度、血管大小、分叉病变和钙化程度等基线造影特征资料 参与医院过多、无法保证操作技术的一致性 TYPHOON研究:研究设计 Presented at ACC 2020 主要研究终点 : Target vessel failure at one year, defined as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recurrent MI or cardiac death.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相关推荐
炎、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肌骨骼痛; 诊断思维的程序 23 发病诱因及缓解因素 劳累、饮食、情绪激动诱发: 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与咳嗽、深呼吸有关: 多见于胸膜疾病、胸部肌肉及肋骨疾病; 诊断思维的程序 24 发病诱因及缓解因素 吞咽诱发: 多见于食管及纵隔疾病; 运动后减轻: 多见于心脏神经症; 诊断思维的程序 25 发病诱因及缓解因素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减轻: 见于心绞痛
运动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脏超声 冠脉 CT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血管内超声 放射性核素检查 误区一 未能详细全面询问病史 对不典型胸痛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造成漏诊 只知道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 “ 金标准 ” 而忽略仔细询问病史,造成误诊或漏诊 关于胸痛和心绞痛 临床上没有胸痛,能否诊断冠心病。 少数患者无胸痛或不典型胸痛 ▲ 老年人 心绞痛甚或心梗:呼吸困难或充血性心衰
推荐强度 Ⅱa 类,证据强度 B级) ( 3)肺动脉插管:鉴别心原性或非心原性(例如肺原性)病因;对于病情极其严重,例如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可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推荐强度 Ⅱa 类,证据强度 B级) AHF分类 Forrester’法分期 与 临床分级 临床体征、血流动力学; 肺水肿 PCWP 18mmHg 组 织 灌 注 CI- L/min/m2 I 期 I级 II 期 II级 IV期
—— 教材 经济 :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文化: 文 明开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图四 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 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 ,崛起为东方强国 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给邻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总体评价明治维新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 是日本历史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