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百年进展内容摘要:

振 CT( 1978年,二维、三维重建) 和冠脉造影( MRA, 2020年)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59年,金标准) 冠脉腔内超声显像( IVUS, 1988年)和腔内超声 实际组织学显像( IVUSVH,2020年) 冠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 1993年) 冠脉内光学干涉断层显像( OCT, 2020年) 冠脉内温度记录( 2020年) 心肌酶 代表性的 CKMB( 1972年) 心肌蛋白 代表性的肌钙蛋白( 1991年) 炎症因子 代表性的 hsCRP 其它活性物质如 BNP等 心肌梗死诊断重视肌钙蛋白和 CKMB 抗心绞痛药物 亚硝酸酯( 1867年)和硝酸酯类( 1875年) β受体阻滞剂( 1965年) 钙拮抗剂( 1966年) 其他:尼可地尔( nicorandil)、依伐布雷定( ivabradine)、曲美他嗪( trimetazidine)、法索地尔( fasudil)、雷诺拉嗪( ranolazine)、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脑心通、通心络等 冠心病治疗方法 冠脉血运重建术(一) 动脉内膜剥脱术( 1956年 ) 乳内动脉冠状动脉吻合术( 1964年 ) 主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964年, 大隐静脉)和微创手术 冠脉血运重建术(二) 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 PTCA,1977年 )发展为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PCI)包括支架的植入( 1986年)、药物洗脱支架的植入( 2020年)和药物洗脱降解支架植入 心肌梗死的治疗 60年代建立冠心病监护病室,病死率15%左右 80年代溶栓治疗,病死率 7%左右 90年代 PCI,病死率 3%左右 其他治疗 抗血小板、抗凝、 ACEI、 ARB、 β阻滞剂、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戒烟、控制糖尿病、控制饮食、体育活动、科普教育 一、基础 二、心血管病成为流行病 三、冠心病 四、高血压病 五、风心病和肺心病 六、先心病 七、心肌炎 八、心肌病 九、心力衰竭 十、心律失常 十一、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十二、循证医学 十三、基因治疗 1896年 RivaRocci袖带式间接测量血压计 1905年 Korotkov测压时听诊到 4个声音 血压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是人为的 曾有过看法: 90+年龄=正常收缩压读数 现已被推翻 WHO于 1978年制订的血压标准 正常血压 ≤140/90mmHg 临界高血压 141~ 159/91~ 94mmHg 高血压 ≥160/95mmHg 高血压的标准 1999年 WHO/ISH修订的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 139 85~ 89 I级高血压 140~ 159 90~ 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 149 90~ 94 II级高血压 160~ 179 100~ 109 III级高血压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 140~ 149 90 2020年我国修订的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 139 85~ 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10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2020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和心脏病学会制定的高血压标准 类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理想血压 120 和 80 正常血压 120~ 129 和(或) 80~ 84 正常高值 130~ 139 和(或) 85~ 89 1级高血压 140~ 159 和(或) 90~ 99 2级高血压 160~ 179 和(或) 100~ 109 3级高血压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舒张压 90mmHg时,可根据收缩压的数值分为 3级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 mmHg) 1级高血压 SBP140~ 159 或 DBP90~ 99 2级高血压 SBP160~ 179 或 DBP100~ 109 3级高血压 SBP≥180 或 DBP ≥110 Ⅰ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Ⅱ 1~ 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Ⅲ ≥3个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Ⅳ 并存的临床情况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原发性高血压( 1911年 Frank) 90%~ 95% 继发性高血压( 1836年 Bright, 1932年Goldblatt) 5%~10% 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成人约 1/4患高血压,全球人数 10亿 我国 15岁以上人群 3次抽样调查患病率 1959年 % 1979年~ 1980年 % 1991年 %(%) 2020年 %全国人数 高血压为多因素疾病,主要危险因素 肥胖 高盐膳食 中度以上饮酒 年龄 吸烟 体力活动少 精神紧张 胰岛素抵抗 遗传 防治 (情况不甚满意)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全球 50% 50% 50% 我国( 1991年) % % % ( 2020年) % % % 辽宁农村( 2020年~ 2020年) % % % 保护靶器官、脑、心、肾,避免 中风 左心室肥厚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药物降压治疗是重要环节 20世纪 50年代以前无有效降压药 20世纪 50年代初出现的利血平、肼苯哒嗪、六甲溴铵,揭开有效降压药物治疗的序幕 目前为止有十类治疗高血压药物 最常用的为利尿剂、 β阻滞剂(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