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内容摘要:

始工作,即发出脉冲电压系列到各个部件去。 执行 LDA 9H 后 A=0001 0000[ 16(10)] 执行 ADD AH 后 A=0010 0100[ 36(10)] 执行 ADD BH 后 A=0011 1100[ 60(10)] 执行 ADD CH 后 A=0101 1000[ 88(10)] 执行 SUB DH 后 A=0011 1000[ 56(10)] 执行 OUT 后 D=0011 1000[ 56(10)] 执行 HLT 后 D=0011 1000(不变 )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24 执行指令的例行程序  在程序和数据装入之后,启动按钮将启动信号传给控制部件 CON,然后控制部件产生控制字,以便取出和执行每条指令。  一个机器周期 为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机器周期又可分为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 取指过程和执行过程机器都得通过不同的机器节拍。 在这些节拍内,每个寄存器 (PC, MAR, IR, A, B, O等 )的内容可能发生变化。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25 执行指令的例行程序 2 • 环形计数器及机器节拍 各位输出端 Q0~ Q5的电位就是机器节拍 T0~ T5的电位,由于时钟脉冲是经过反相器再接到环形计数器 (图中的“汽泡”表示非门 )的 CLK端的,所以各节拍之间的转换是在时钟脉冲的负边缘开始的。 • 环形计数器的输出看做是一个字 T,则: T=T5T4T3T2T1T0 • 下图是一个 6位的环形字,用以控制 6条电路,使它们依次轮流为高电位, T0, T1, T2, T3, T4和 T5称为 机器节拍。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26 执行指令的例行程序 3 • 取指周期 取出指令的过程需要 3个机器节拍,在清零和启动之后第1个节拍为 T0。 取指周期,对任何一条指令都是一样的。 因为任何一条指令都是沿着这个程式而将指令取出来,再将其高 4位送入控制部件去进行分析,决定下面应如何执行 – (1) 地址节拍 (T0=1)在 T0=1时,应将 PC的内容 (即第 1个地址码 )送入 MAR(并通过 MAR而达到 PROM),所以,此时应有: EP=1,即 PC准备放出数据 LM=1,即 MAR准备接收数据 – (2) 储存节拍 (T1=1)在 T1=1时,应将 PROM中由 PC送来的地址码所指定的存储单元中的内容送到 IR,同时 IR立即将其高 4位送至控制部件。 因此,在此节拍到来之前,即应准备好: ER=1 即 PROM 准备放出数据 LI=1 即 IR 准备接收数据 – (3) 增量节拍 (T2=1)在 T2=1时,应使 PC加 1,做好下一条指令的取指准备。 因此, CP=1,即命令 PC计数。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27 执行指令的例行程序 4 • 执行周期 也需要 3拍 (T3, T4, T5),这种程序是由厂家编好了的,所以称为 例行程序。 以 LDA例行程序 为例,考查一下在此 3节拍中,各个寄存器的内容应有何变化 – (4) T3=1时, IR已将从 PROM来的指令码的高 4位送至控制部件进行分析。 此高 4位是与 LDA相应的二进制码“ 0000”,控制部件经过分析后就发出命令: EI=1,将 IR的低 4位送至 W总线; LM=1, MAR接收此低 4位数作为地址并立即送至 PROM;例题中,送至 PROM的地址就是 R9的二进制码地址 (1001)。 也就是说, 第 1次访问 PROM的是其指令区,第 2次访问的是其数据区。 – (5) T4=1应将 PROM的数据区的存储单元 (如 R9,即 1001)的内容送入累加器 A,即: ER=1, PROM准备放出数据; LA=1, A准备接收数据; – (6) T5=1因为 T4=1时,已将数据存放入 A中,所以, LDA的例行程序就已完成, T5节拍就变成 空拍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28 控制部件  控制部件是使计算机能够成为自动机的关键部件。 它包括下列主要部件:  环形计数器 (RC);  指令译码器 (ID);  控制矩阵 (CM);  其他控制电路。  环形计数器、指令译码器、控制矩阵称为 控制器。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29 指令译码器  指令寄存器 IR高 4位被送入控制部件  这高 4位就是各种控制动作的代码,比如: 0000代表 LDA的控制动作; 0001代表 ADD的控制动作; 0010代表 SUB的控制动作; 1110代表 OUT的控制动作; 1111代表 HLT的控制动作。  一个控制动作相当于一条控制线,就要使该控制线为高电位。  这个由 4个位组成的编码,必须被译成一个信号,即译为某一控制线为高电位,这就是译码器的任务。 译码器 可以由与门和非门组成,下图就是一个 4位译码器。 4位应该可以有 16种编码的可能,由于我们的模拟机功能简单,只有 5条指令,所以只要 5个与门就够了。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30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31 控制矩阵  控制矩阵就是要决定控制字的输出电平高低  一般每一节拍大都要求两个控制字位为高电位,有的可能只有一位为高电位的 (如 CP=1),也可能是 3位为高电位。  控制矩阵是控制部件的核心部件  下图是一个控制矩阵 (CM)电路图  控制字有 12位,每一指令要执行 6拍,每拍均有不同的位为高电位,下图是本模型机中控制矩阵的电路图: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32 控制矩阵 202034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_宋廷强 33 控制矩阵 2  电路组成  环形计数器 ,使 T0至 T5的 6根横线轮流为高电位;  指令控制信号线 为中间 4根横线,它们的电位高低由指令译码器决定  控制字输出 CON,最下面部分是由 19个与门和 6个或门组成一个逻辑电路。 这个电路共有 12个输出端,就是控制字 CON: CON=CPEPIMERLIEILAEASUEULBLO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