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伦理内容摘要:

工作师亦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处遇。 渎职与有悖伦理的行为 不符合专业规则的行为:出于专业上的疏忽,缺乏知识和技巧或者是处理不当 ——提供了不恰当的专业服务 ——渎职罪 ——面临民事和刑事诉讼。 违背伦理的行为:践踏了专业伦理守则颁布的有关处理与当事人、同事、机构和更广大的社会关系的专业原则和标准 ——专业制裁 打赢渎职官司需满足的四个条件 被告(社会工作者)必须有法律上的义务向原告(当事人)提供某个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者的表现必须是漠视或低于一般接受的胜任工作的专业标准。 “本意是好的”、“不知道有关要求”很少能成为有效的辩护。 原告(当事人)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社会工作者的行动或不作为必须“造成了”宣称的伤害或损失。 讨论题: 你认为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有可能被起诉渎职的理由和事件有哪些。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如何防范这些渎职行为的产生 ? 防范渎职行为的措施 风险管理核查: ——执照、注册一应俱全 ——订立契约 ——有应急方案 ——支付了承报费用 ——保留和保护了当事人的记录 ——其他相关事物都井井有条并及时更新 ——保持专业关系的纯洁性 与法律顾问保持咨询关系 咨询专家 ——诊断和处置 ——介绍另一种参照观点 ——排除器质性疾病 ——心理测验 ——评估精神药理学干预的适切性 持续教育 制定专业伦理守则 专业伦理守则的意义 为从业人员提供解决困境的 指南 保护公众或接受服务的人,使其免受危害 保护本专业免受政府控制 防止专业内部的摩擦 保护专业人员免于法律诉讼 第三部分:伦理抉择的概念、理论基础和途径 对伦理问题的抉择很少是单一性的,因为它深深地扎根在对做决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中 伦理抉择的理论基础 ——伦理相对主义 ——伦理绝对主义 伦理相对主义 ——拒绝固定的道德法则,每一个人都有道德选择的自由,都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道德选择。 ——一种道德规范仅仅对把该规范作为其行为的道德准则的群体来说才是正确的; ——伦理抉择依据具体的背景或产生的后果 ——好结果的数量、好结果是否胜过不好的结果是做伦理决定的主要标准 伦理绝对主义 ——强调某些固定的道德原则有超乎一切的重要性 ——相信存在着判断道德伦理问题的绝对标准,而且并不受社会或者场合的影响。 ——可以制定伦理原则,这些原则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 ——道德绝对主义认为道德内存于普世规律、人类天性和其他基础来源之内。 道德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道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道德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道德的绝对性和统一性 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标准依赖于一个人的社会情感或个人信仰;一个人应当做社会规定其为正确的行为,或他个人相信其为正确的行为。 于是产生了群体形态的或社会形态的规范相对主义和个人形态的规范相对主义。 任何一个道德价值都关涉一个特殊的道德主体,以及具体的道德情境,必须依靠人的判断力才能解决道德问题。 哲学家、伦理学家石里克认为:只要具体的道德主体是确定的,那道德的价值一定是确定的。 客体在当下对主体有唯一的价值或没有价值,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对于确定的人来说,一种道德价值具有永恒不变的意义。 如果把只属于“个别性”的伦理上升为“普遍性”的道德价值,即使是出于善良的道德愿望和美好的理想,对于他人来说,都可能是一种“道德专制”。 有利于培养个体和群体道德的自由性 反对传统的道德权威和道德专制的意义 提供了多样化的道德发展目标 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 一个特定的行动或实践在道德上正确与否不是由于其结果或具体条件,而是由于这一行动或实践本身一些内在的特性。 当今做伦理决定的途径 ——理论太抽象,各有偏好 ——良知论、罪恶感 第一个途径 : 临床实用主义 ——不纠缠伦理问题,潜心改善实际工作 ——以现行的社会价值观为实践的标准 ——在解决实际冲突时,以自己所在的工作群体的价值观的优先次序为参照系 实践活动科学化。 保守。 第二条途径 :人本主义伦理观 ——人性的内核在本质上是有伦理的。 个人自由和责任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 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成熟发展所向往的结果。 ——强调每个人都有做出对自己有意义的选择的能力、机会和责任。 ——关注的中心是每个当事人或群体,而不是任何制度和意识形态 ——实质较为偏向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 ——实施干预时优先考虑的是帮助人们获得自我实现,而不是帮助他们学会调整自己适应现有的社会秩序。 改变阻止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社会制度。 第三途径:道德观应变论 ——伦理决定只受制于爱的规范 ——选择对所有相关人士有最大的爱的行动 ——行动本身无所谓合不合乎伦理。 具体的情境决定了行动是否合乎伦理。 ——干预时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则 第四途径:宗教伦理 ——如果没有上帝,什么都可能发生 ——预先假定上帝的存在,世上有一套在任何时候都能指明正确行为的永恒法则。 第五途径:女性主义伦理 ——质疑传统伦理的男性主义视角 ——把重心更多地放在关爱的伦理上 ——干预上讲个体的问题放到更大的社会系统的范围下审视 当个体出于具体、复杂的道德生活时,道德规范就显得无能为力,因为情境的负责性、无法按照简单的“公理”行动,这就需要人的“道德创造”才能解决个体面临的问题。 ——规范伦理;创造伦理 规范伦理只能解决最基本的道德问题,是人们生活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中,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就需要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创造性,去解决一个个道德问题。 “对创造伦理学而言,道德任务是不可重复的个性的创造任务。 机械地利用人人都应遵守的规范是不能解决道德任务的。 人总是应该个性地行动,个性地解决生命中的道德任务,应该在自己生活中的道德行业里表现创造才能,一刻也不能变成道德机器。 ”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 第四部分:社会工作价值实践的挑战 社工与案主价值的潜在冲突 丽玲是一位四十岁的妇女,有一个弱智的儿子,参加过你的智障妈妈支持团体,与你熟识。 一天,丽玲告诉你,她正在为儿子申请一项特殊补助,但那项补助只针对中度智障以上的残疾儿童,她的孩子不在这个范围内。 但是最近,她先生失业了,家里的经济情况很糟,她儿子的康复治疗又需要交心的费用,但是她付不出来。 她现在想去脑科医院找个熟识的医生给儿子开一个假证明,反正儿子也是智障,只不过程度上有些差异而已。 而你发觉,丽玲需要办理的这项补助真是你工作范围内的。 社会工作实务上的价值困境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情境 社会工作个人价值体系 案主价值体系 社会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体系 相对论:实用论与绝对论 情 ——理 ——法 受虐孩子的寄养安排 ——情境和结果之间的模糊情形 ——无法做出明快的抉择和自我肯定 真理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对公平和正义的定义与态度,在理念上也会造成困扰。 安全满足和奋斗刻苦之间的冲突 人在何种环境下成长较为适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