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内的“指南针”内容摘要:
特的微生物 —— 趋磁细菌( Magotactic bacterium)。 11 趋磁细菌 1975年 ,Blakemore用显微镜研究盐泽的泥浆沉淀物时 ,观察到有些微生物持续不变地向一个方向游动 ,它们聚集在一滴污水的某一边缘 .这是一种趋光性反应吗 ?不是 ,因为不管落在显微镜片上的光怎样分布 ,细菌总是游向同一个边缘 ,甚至当显微镜被木盒盖住、转向或移放到其它房间时,细菌仍然游向同一方向。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细菌是最简单的微生物之一,它的这种运动与地球的磁场有关吗。 实际上这是一种趋磁性行为。 实验证明:当把一小滴泥浆用暗场照明的显微镜在低倍率(约 80倍)下放大检查时,游动的、折射光的细菌看起来像一些游动的小光点。 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一些细菌就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的北面的边缘。 如果把一条形磁铁放在附近,细菌就游向吸引罗盘针指向北端的那一极。 图三 .对趋磁细菌在不同磁场中的比较试验 12 图四 .趋磁细菌及磁小体 13 通过对趋磁细菌用显微镜观察,在这种长条形菌中,沿长条轴线排列着大约 20颗小颗粒 (如图四、五 )。 这种小颗粒被称为磁小体( Magosome),它们的成分主要是 Fe3O4,直径约 50纳米。 晶形有立方 八面体、六边棱柱体、子弹头状等(如图六)。 这种强磁性铁氧体 (Fe3O4)颗粒在 50纳米附近正好形成单磁畴结构,可得到最佳的强磁性。 如果颗粒太粗,会形成多磁畴结构,而如果颗粒太细,又会产生超顺磁性,都会使其强磁性减弱。 图六 .各种磁小体模型 图五、磁小体的全息影像 14 地磁场施加于 磁小体链的转动力 矩使磁小体指向地 磁场的方向,趋磁 细菌在鞭毛的作用 下向南或向北游。 在北半球的美国、南半球的新西兰和赤道附近的巴西分别对。生物体内的“指南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实务技能——聚焦
选用回答的内容。 将整个会谈由表面的现象逐渐转移至特定主题的探讨。 然而,相反地,如果因为使用开放式问句而改变了会谈主题,就会阻挡针对主题深入探讨的可能性,因此社工在开放式回应时,必须掌握问题与会谈方向的关系。 示例 : 社工:“能不能和我们给我讲一讲你的家庭成员呢。 ” 社工:“为什么你成绩还不太坏,但是却不太喜欢学校呢。 ” 这样的提问能让案主对这些信息给予较详细的反应,聚焦于这些信息
理想课堂与课堂文化重建
两种关系。 竞争性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互相排斥 合作性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互相依赖 个体性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单行独进 49 对待学习成绩比自己差的: 主动关心帮助人家 对待学习成绩比自己好的: 见贤思齐,主动向人家学习 对待学习成绩与自己相仿的: 互相鼓励、支持 谁考不及格、谁学习有困难有没有人关心。 50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班级的学习功能得到了充分强化,在不断的考试和排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