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内容摘要:

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国际新秩序 1989年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APEC) 我国 1991加入 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 2020年 加入世贸组织 ( WTO) 社会主义现代化 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 十二大 特色理论 逐步 发展 走向 成熟 十三大 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三步走 十四大 市场经济体制 完 善 十五大 邓小平 理论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形成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伟大转折 奠定 基础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思考: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 十一届三中全会 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 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 战略部署。 5.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 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如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意义: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时间 背景 内容 意义 1927年 大革命失败 由城市转到乡村 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由乡村转到城市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1978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由阶级斗争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