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发展内容摘要:

2. 戶籍失修 ─武后以後,戶籍不加整理,田地的租還混亂,無法徵稅 3. 土地兼併嚴重 ─天寶以後,土地兼併更益嚴重,大量農民淪為佃農,無法繳稅 4. 人口流徙 ─安史亂後,人民逃難,遷移不定,無法按籍收稅 唐代兩稅制的內容 兩稅制的優點 1. 方便簡單 ─合併各稅,手續簡便,分夏秋兩季繳交,人民較易負擔 2. 徵稅公平 ─田賦按畝課稅;戶稅按戶徵收,較公平合理 3. 擴大稅網 ─各階層人士均要課稅,連王室貴族亦不例外,增加國庫收入 4. 有利財政 ─以量出為入,製訂預算,對國家及人民均有利 唐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概況的背景 1. 北方殘破 ─東漢末年至安史之亂的戰爭都集中在北方,導致殘破,南方則少受影響,人口漸向南遷移 2. 南方優越 ─南方沿岸擁魚鹽之利、氣候溫和,經運河開發後,發展更大 3. 對外貿易 ─東南沿岸有港口之利,在日漸發展的對外貿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唐代重要商業城市圖 唐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概況 1. 人口遷移 ─安史之前,北方是人口集中地,亂後江南成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地方 2. 賦稅增多 ─中業以後,賦出於江南佔天下的十份九,南方的稅收成為中央政府的最重要收入 3. 對外貿易 ─外貿日益發達,東南方的商口地位更重要、繁榮,如廣州、泉州等 … 4. 商業城市增多 ─南方的揚州、廣州等成為全國的商業集中地 宋代工商業發達的概況的背景 1. 技術成熟 ─工業發展已久,技術亦見成熟,製成品美觀,款式多選擇 2. 商業機構配合 ─邸店,柜坊等純商業性行業出現,有助推廣商業活動 3. 政府提倡 ─設互市監管理陸路貿易;市舶司管理海上貿易,監管有效,大力推廣下,對外貿易更益發達 宋代工業發達的概況 工業 a. 紡織 :江浙、巴蜀出現專事紡鐵的機戶;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