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发展内容摘要:
2. 戶籍失修 ─武后以後,戶籍不加整理,田地的租還混亂,無法徵稅 3. 土地兼併嚴重 ─天寶以後,土地兼併更益嚴重,大量農民淪為佃農,無法繳稅 4. 人口流徙 ─安史亂後,人民逃難,遷移不定,無法按籍收稅 唐代兩稅制的內容 兩稅制的優點 1. 方便簡單 ─合併各稅,手續簡便,分夏秋兩季繳交,人民較易負擔 2. 徵稅公平 ─田賦按畝課稅;戶稅按戶徵收,較公平合理 3. 擴大稅網 ─各階層人士均要課稅,連王室貴族亦不例外,增加國庫收入 4. 有利財政 ─以量出為入,製訂預算,對國家及人民均有利 唐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概況的背景 1. 北方殘破 ─東漢末年至安史之亂的戰爭都集中在北方,導致殘破,南方則少受影響,人口漸向南遷移 2. 南方優越 ─南方沿岸擁魚鹽之利、氣候溫和,經運河開發後,發展更大 3. 對外貿易 ─東南沿岸有港口之利,在日漸發展的對外貿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唐代重要商業城市圖 唐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概況 1. 人口遷移 ─安史之前,北方是人口集中地,亂後江南成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地方 2. 賦稅增多 ─中業以後,賦出於江南佔天下的十份九,南方的稅收成為中央政府的最重要收入 3. 對外貿易 ─外貿日益發達,東南方的商口地位更重要、繁榮,如廣州、泉州等 … 4. 商業城市增多 ─南方的揚州、廣州等成為全國的商業集中地 宋代工商業發達的概況的背景 1. 技術成熟 ─工業發展已久,技術亦見成熟,製成品美觀,款式多選擇 2. 商業機構配合 ─邸店,柜坊等純商業性行業出現,有助推廣商業活動 3. 政府提倡 ─設互市監管理陸路貿易;市舶司管理海上貿易,監管有效,大力推廣下,對外貿易更益發達 宋代工業發達的概況 工業 a. 紡織 :江浙、巴蜀出現專事紡鐵的機戶;除。历代经济发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一般要研究:
•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 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 B、萨拉米斯岛危机 •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二、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 梭伦改革 (公元前 594年 )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课标要求 了解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
卵圆孔未闭—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Migraine) ( Headache. 2020。 47:13111318) 曹操 (公元 155220) “头痛欲裂 ,不可忍 ” 佗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 病根在脑袋中, 风涎 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 某有一法: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 《 三国演义 》 第七十八回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无法忍受的头痛
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它的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不同,其原因何在。 苏小妹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 ” 即看你心存之物为何,但材料中的 “ 牛屎 ” 与 “ 如来 ” 又具体寓指什么。 1.“心存如来 ” 不是因我们去信仰佛教 ,而是应拥有一种高尚的对人 、 对事 、 对社会的看法或态度 , 要以宽敞的胸怀去包容他人 , 去尊重别人。 2.“物 ” 会着我 “ 色 ” , 要注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