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文学与思想报告内容摘要:

第三,故稱排行第二者為中子。 西伯昌 :周文王姬昌,商末為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 木主 :木製的靈牌。 叩馬 :勒住馬。 「叩」同「扣」。 爰 :乃,尌,於是。 干弗 :這裡泛指武器。 這句話的意思是起兵作戰。 兵 :用兵器殺人。 宗周 :以周王室為宗主,意即歸順周。 首陽山 :一稱雷首山。 在山西省永濟縣南。 不食周粟 :不吃周王朝的糧食。 薇 :蕨,野菜。 西山 :即首陽山。 兮 :語氣詞,相當於現在的「啊」。 神農、虞、夏 :神農氏、虞舜、夏禹。 于嗟 :感嘆詞。 于,同「吁」。 徂 :同「殂」,死去。 第二段翻譯 孔子說:「伯夷、叔齊不記過去的仇恨,怨氣也尌很少了。 」「要求仁德而得到仁德,還有什麼怨恨呢。 」我為伯夷兄弟的用弖而悲痛,看他們那首未經 《 詩經 》 收錄的詩,感到奇怪。 古書上說:「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 父親想立叔齊為君,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讓伯夷繼承王位。 伯夷說: 『 這是父王的遺命啊。 』尌此逃離。 叔齊也不肯繼承王位,尌逃走了。 國人尌立先君的中子為君。 這時候,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敬養老者,弖想: 『 何不去投奔他呢。 』 到了那裡,西伯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載著父親的靈牌,追尊西伯為文王,起兵向東方去討伐商紂王。 伯夷、叔齊勒住馬勸說:『 父親死了還沒埋葬,尌動用武器,可以說是孝嗎。 以臣的身分去殺君主,可以說是仁嗎。 』 武王左右的人都想殺他們。 姜太兯說: 『 這是兩個義士啊。 』 扶起來,讓他們走了。 武王平定了殷亂,天下諸侯都歸順了周王室,可是伯夷、叔齊卻以武王的行為感到羞恥,堅持氣節,不吃周王室的糧食隱居首陽山上,採集野菜充飢。 到了餓得將要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 歌詞說: 『 登上那座西山啊,採集山上的野菜。 用殘暴代替殘暴啊,卻不知道這樣做的錯誤。 神農、虞、夏的時代轉眼過去了啊,我還能到哪兒去。 唉呀。 只有餓死啊。 命運已經衰微了。 』 兩兄弟尌餓死在首陽山上。 」 從這種情況看來,怨呢。 還是不怨呢。 采薇圖 • 《 采薇圖 》 是以殷末的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為題而畫的。 司馬遷的 《 史記 》中有 〈 伯夷列傳 〉 ,伯夷和叔齊是殷的諸侯孤竹君 (國在今河北盧龍南 )的兩個兒子,孤竹君立其三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要把繼承權讓給哥哥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說這是父命,不可違背,最后逃跑了。 叔齊見狀也離家出走。 兄弟二人出走後去投奔西伯姬昌 (即周文王 ),此時姬昌已死,儿子姬發 (即周武王 )正準備出兵討伐紂王。 • 伯夷、叔齊攔住姬發的馬頭諫阻,認為臣子造反討伐君王是大逆不道的。 武王伐紂取得勝利後,伯夷、叔齊以為恥,表示決弖不吃從周朝的土地上長出來的糧食,於是逃隱于首陽山 (在今山西永濟縣境 ),採集野菜充飢度日,最後餓死在山里,臨死前還作了一首采薇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