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与评估内容摘要:
业成立公司时的融资成本,降低了 全部货币资金出资的难度 , 通过合资合作的形式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投入公司 ,实现对自己 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作 和对公司股权的控制; 实现企业进行项目招投标时市场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 知识产权作价入股 企业在申请科研项目或申报专项资金时,对 技术资产价值 的要求; ( 专利价值分析 ) 申请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时,往往有一栏:企业商标权利价值 企业注册资本大了,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展示企业规模和实力,增强客户对企业的直观印象; 企业进行 知识产权资本化 ; 企业 合理避税。 知识产权质押 《 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 》 发布日期 :20200827 生效日期 : 20200827 发布部门 : 国家知识产权局 发布文号 : 第 56号 知识产权质押 依据: 为了促进专利权的运用和资金融通,保障债权的实现,规范专利权质押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利法 抵押: 抵押财产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 抵押人 ;所提供抵押财产称为 抵押物 ;债权人则为 抵押权人。 抵押设定之后,在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以 抵押物折价 或以 抵押物的变卖价款 较其他债权人 优先受偿。 知识产权质押 质押 :也称质权,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 移交债权人占有 ,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或权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按质物不同,质押可分为 动产质押 和 权利质押 ,我国担保法只规定了 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 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抵押与质押最大的区别就是 抵押不转移抵押物,而质押必须转移占有质押物 ,否则就不是质押而是抵押。 第二个大区别就是,质押无法质押不动产(如房产 ),因为不动产的转移不是占有,而是登记。 知识产权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形式 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作为贷款的唯一担保形式 质押加保证 以知识产权质押作为主要担保形式,以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公司)保证作为补充组合担保; 质押加其他抵押担保 以知识产权作为主要担保形式,以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押,或个人连带责任保证等其他担保方式作为补充担保的组合担保形式。 知识产权质押 特别要求 —— 整体质押 : 知识产权权的财产权利具有完整性,因此要求对权利做 整体质押 ,即,无论质押率为多少,质物均不得分割质押; 如果一个专利技术涉及若干专利,应对 专利包做整体质押; 如果对一个商标质押,应对相同与相似商标打包做整体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 贷款用途 :仅限于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资金需求。 贷款期限 :一般为 1年,最长不超过 3年。 贷款额度 :一般控制在 1000万元以内,最高达 5000万元。 贷款利率 :采用风险定价机制,原则上在人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按不低于 10%的比例上浮。 质押率: 发明专利最高为 40%,实用新型专利最高为 30%;驰名商标最高为 40%,普通商标最高为 30%。 质物要求 :投放市场至少 1年以上。 还款方式 :根据企业的现金流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 知识产权质押 申请条件: 企业的注册地必须是在 所在地 企业的知识产权已经处于 实质性实施阶段 企业要有 2年以上的经营 业绩和盈利记录 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法人代表(主要经营者)具有良好的 信用记录 用于质押融资的知识产权必须是企业拥有并且维持有效的 自主产权 发明专利的剩余有效期不少于 10年 ,实用新型专利的剩余有效期不少于 5年。 知识产权质押 申请程序 : 银行 受理 企业贷款 申请 银行预审通过后委托合作 评估机构估价 评估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银行审核申报材料,进行 授信申报 签订贷款 合同 办理质押备案登记手续 银行 放款 贷后 管理 知识产权质押 向银行提供材料 : ①企业营业 执照。 ②企业税务 登记证。 ③企业。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与评估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企业薪酬调查填报系统操作培训
对调查表的操作,包括录入、计算、审核功能。 ( 3)“收发”菜单 上报数据: 生成上报文件,文件格式为 *.ndt。 读入数据: 读入已有的 ndt文件。 导入 excel数据 :可导入 excel格式的数据。 根据下发的 Excel格式录入数据。 ( 1)软件中录入 选择报表期: 2020年 (系统默认 ) 数据录入:点击“录入”按钮,使用回车键依次录入数据。 ① 企业用户
企业级架构enterprisearchitecture
治理: 对于架构的原则, IT的标准,参考架构,架构的框架与模型, 谁有发言权,谁有决定权,谁来负责。 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如何解决。 架构的成熟度 局部优化 IT效率 流程优化 战略选择 局部应用 技术标准化 数据合理化 模块式 架构的成熟度 IT的战略含意 Source: MIT Sloan Center for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应用程序 企业级系统
企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规律
学院精品课程 二、企业文化认识误区与变革的 时机 企业文化认识的 误区 企业文化变革的 时机 下一页 C I I R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精品课程 1. 把企业文化认识 过于简单化 并非 只体现企业功能的 人性方面 不能像 控制其他事物一样可以 随意操纵 没有 “正确地”或“好坏”之分 并非 都与 效率有关 上一页 C I I R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精品课程 1.当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 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