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结构内容摘要:

陷落 治国方案 《 资政新篇 》 (后期, 1859年) 性质、意义: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新特点: 第 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任务、水平、对西方认识等 一、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原因: 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二、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及影响 第 12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根因:日本蓄意侵略 直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平壤战役 — 1895威海卫战役 战败、强签 《 马约 》 (原因、经过、结果) (原因、口号、性质) (内容、危害) 民族危机严重, 《 辛丑条约 》 后,国人认识到清政府腐败、无能,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创立民国 , 平均地权 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背景: 兴中会 等革命团体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的建立 辛 亥 革 命 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191 10) 高潮: 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 临时约法 》 (内容、意义) 结果: 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 影响: 准备: 积极、局限、教训 思想: 组织: 理论: 军事: 有利时机: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 爆发: 第 13课 辛亥革命 第 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 运动 中共 诞生 国共 合作 北伐 战争 背景: 经过: 意义: 条件 : 标志: 意义: 国共 合作 背景 : 方式 : 标志 : 北伐 战争 背景 : 对象 : 结果 :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 以五四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 标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中共一大的召开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必要性、可能性 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呼声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大革命失败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八七会议 ” 原因: 长征的胜利及意义: 土地革命: 背景: 过程: 意义: ⑴ 内容;⑵意义; 秋收起义 内容 意义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红军长征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遵义会议: 第 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时间、经过、结果 大革命失败教训; 起义成功、南下广州、兵分两路 第一枪 开始 内含、实践 经过: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193 10— 193 10 内容、意义 抗日战争 日本 侵华 抗战 胜利 日本侵华的原因 日本侵华的步骤 日本侵华的罪行 胜利的原因 胜利的意义 全民族 的抗战 第 16课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正面战场抗战 敌后战场抗战 胜利标志 原因、经过 重大会战、评价 全面路线、百团大战 194 15日本投降 根因、历史和现实原因 局部到全面 中国、世界 第一次、增强了、提高了 依据: 第 17课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争取和平 民主阶段 解放战 争阶段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胜利的意义 胜利的原因 ① 重庆谈判 原因: 结果: 影响: 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