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期中报告内容摘要:

22K)的臨時性工作, 政府帶頭降價的結果,反而間接導致許多私人企業也紛紛調整起薪至「 22K」或甚至更低的水準。 這個政府與企業的連動效應,造成社會新鮮人在勞動力市場的議價能力變得十分微弱,政府在拯救失業率的同時,無疑的送給企業界一個廉價人力的利多。 很明顯的 22K制度破壞的原先的薪資水平,尚未有 22K方案的時候,大學生的最低薪資約兩萬六千元。 學生觀點 參加這些方案的大學生, 雖然掛名為「實習」,但是實際上工作內容跟正式員工是相同的 ,甚至是照樣加班,但是不但沒有所謂的加班費,領的 薪水卻比正式員工低許多。 普遍的學生認為這樣是在賤賣青年。 實施 22K方案,等於是把「多餘」的大學畢業生「硬圔」到企業裡實習,表面上是希望增強大學畢業生的競爭力、增強實力。 但 實際上延伸出來的是,企業主為了節省成本,減少正式員工聘請人數,將空缺留給 22K,進而補充企業人力 ,畢竟 22K是由政府提供,企業等於免費獲得這些人力。 這些行為可能會造成中年人失業、找不到工作以及讓原公司員工受到影響。 學生觀點 而這些 私人企業只關心政府是否會續辦此方案 ,可讓企業使用免費的人力,至於 未來是否會將 22K聘用為正式員工,私人企業紛紛不給予正面回應。 在某些訪問中, 業主是否會對於 22K者進行職訓、研習機會,業主紛紛表示興趣缺缺 ,但是卻很積極的詢問政府是否會續辦此方案。 何時承辦。 有些大學畢業生,甚至已經完成師資培育課程,無薪實習半年,取得中華民國政府發給的合格教師證了,還去私人貴族學校「實習」,領22K薪水。 對這些人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但趨於現實,也只能夠接受而已。 相關報導 在低廉的薪資結構下,多數實習生坦承都有騎驢找馬 的心態,一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就選擇跳槽離職。 劉侑學批評,政策推動過程耗費大量人力成本,只為滿足 政府短視近利。 政策如果年年推動, 企業只會每年淘汰舊有實習生,重新招聘新的實習勞動力 ,長期下來,根本無助於改善失業率。 20200311 06:32:27 台灣立報 記者游婉琪專題報導 企業表態 大潤發公關經理何默珍表示,政府實施企業實習方案的確能為企業增加吸收人才管道。 她說,很多學生如果表現優秀,升為正職的機會很高。 而最敏感的薪資問題,何默珍則表示,就算是沒有企業實習方案的規定,以大潤發來說,新進員工起薪也大約在兩萬多左右,因為這是目前市場行情。 屈臣氏行銷公關部經理陳潔儀也認為,企業實習方案能夠幫助公司尋找人才,他也表示,公司內部會根據一年來的實習績效考核,來評估實習生是否適合繼續 留任,他表示,以屈臣氏的立場,若勞委會繼續推動實習方案,還是會繼續參加。 台灣醒報 實際入稿日期: 20200407 20:06:48 續辦與否 ? 22K太少 ?! 日前勞委會主委表示年輕人不應嫌棄 2萬 2千元的政府補助太少 ,因去年開辦實習方案時 ,企業並無實際職缺需求 ,若無該方案 ,年輕人一毛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