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内容摘要:

律失常。 心衰药物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 托伐普坦 ▫ 一种血管加压素 V2受体拮抗药 (非肽类 AVP2受体拮抗剂 ),可以升高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帮助 多余的水分从尿液排出,增强肾脏处 理水的能力。 ▫ 适用于 充血性心衰、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有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的患者。 ▫ 起始用量 ~ ,疗效欠佳者逐渐加量至。 部分引自 《 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2020》 • 醛固酮 受体 拮抗剂 ▫ 适用于 LVEF≤35% 、 NYHAⅡ ~ Ⅳ 级 的患者;已使用 ACEI(或 ARB)和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仍持续有症状的患者;AMI后、 LVEF≤40% ,有心衰症状或既往有糖尿病史者。 ▫ 应监测血钾 、肾功能,避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环氧化酶 2抑制剂。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引自 《 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2020》 • 伊伐布雷定 ▫ 伊伐 布雷定的推荐主要基于 SHIFT试验。 在基础治疗下 ,加用伊伐布雷 定 2年 余使心衰患者心率降低 8~ 11次 /min,而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 院率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降低 18%。 新指南推荐伊伐布雷定适应证:慢性心衰已使用循证剂 量的ACEI、 ARB和醛固酮拮抗剂之 后,基础心率仍 > 70次 /min,症状改善不够满意的患者( Ⅱ a类 ), 或不能耐受 β 受体阻滞剂者 ( Ⅱ b类 )。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引自 《 2020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公布:五大亮点体现心衰新理念、新思维 》 • 中药治疗列入指南 ▫ 我过各地应用中药治疗心衰已有一些研究和报道,一项以生物标记物为替代终点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表明在标准和优化抗心衰患者 NTproBNP水平。 未来中药还需要开展以病死率为主要终点的研究,以提供令人更加信服的临床证据。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引自 《 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2020》 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 心衰的基本中医证候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心衰中医证型可概括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气亏虚血瘀三种基本证型,均可兼见痰、饮。 —— 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  1956年 首次发现心脏神经激素肽  1984年 确定了心钠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