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摘要:
强。 神经系统功能脆弱的人能感知到微弱的刺激,因而这些人更容易产生紧张反应。 第二,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人们对周围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包括评价)往往会由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地说,具有良好健康状况的人能够正确感知外界客观事物,并做出恰当的反应,而身体不适或有恙者往往容易歪曲事实,同时表现出各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例如,厌烦、激动、紧张、焦虑、恐惧等。 第三,认知因素的影响。 认知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人们认识到某种不良的心理品质或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时,他们就会加强心理防御,以阻止不良因素进一步入侵或蔓延。 当然,有时也会出现认知与反应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凭借意志的努力来加强调整。 第四,情绪因素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可以减轻或消除精神紧张,保持和调节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协调和平衡,维持身心健康;不良情绪往往会过分地刺激机体而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导致身心疾病。 有一项统计表明,在 500名入院求诊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的患者就占76%。 第五,人格因素的影响。 人格特征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同时它也决定了一个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 具有良好人格特征的人,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环境;反之,则容易对周围的一切抱着怀疑、恐惧和敌对的态度,这种反应方式会引起他们内心的高度紧张,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主要有: 第一,单调、重复的工作、学习活动的影响。 长期从事某项单调、重复的工作 ,学习某些单调乏味的材料,容易产生乏味心理,从而失去对本职工作、学习内容的兴趣,甚至还会出现厌恶感。 第二,工作、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人们在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学习,往往会表现得应付自如。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性情开朗,工作、学习的效率也高。 但是,一旦变换工作、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少数人就会出现某种不适应感。 这种不适应感的心理反应主要是指他们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与新的同事相处时会发生困难,以及不能很快地调整自己,安下心来专心致志于学习。 第三,人际关系紧张的影响。 有的人缺乏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因此 ,人际关系显得颇为紧张。 于是,他们又常常因此表现出愤怒、不安、忧虑、失望等不良情绪。 第四,突发生活事件的影响。 丧偶、离异、失去亲人等突发性的生活事件会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中山大学房屋资产盘点
; 学生宿舍盘点由总务处负责。 七、填报举例 本次房屋核查下发的材料分两部分: 一、各单位的用房建筑平面图; 二、用房情况数据表。 1)建筑平面图纸填报说明 : 打印纸版,对照开展自查工作。 根据本单位的用房情况,在图中标记“房号,使用单位,房间名称,面积”等信息。 信息应尽可能完整,其中: ( 1)房号:必填项,部分房间无房号可以标注房间名称; ( 2)使用单位:必填项; ( 3)房间名称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生医保待遇政策宣传
60% 结核病(活动型) 5000元 癫痫 5000元 精神类疾病: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强迫症 5000元 再生障碍性贫血 10000元 难治性肾病 10000元 血友病 10000元 系统性红斑狼疮 10000元 重型 β-地中海贫血 10000元 慢性肾功能衰竭 10000元 1恶性肿瘤(含恶性血液病) 10000元 1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第一年
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探寻在教学中青年教师主要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和学生学习行为优化的策略,作为教学专题或教学小问题,通过教研活动研讨的方式,在效益上做文章。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与分析,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选择、作业选择,探索国家课程(语、数、英)教学设计校本化、人本化的策略。 广泛开展有益于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的各项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