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内容摘要:

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一)提出的背景 (二)发展完善过程 朝鲜停战以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提出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 完善 :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国内意义:它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为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国际意义:它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 包容性和开放性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包容性是指 :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三)意义 (三)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 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四)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1955) 1955年在第一次亚非( 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求同存异 万隆精神 主 席、各位代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