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目的内容摘要:
核心思想 “ 性善论 ” 、 “ 良知论 ” ;在 “ 仁学 ”理论方面提出了 “ 义 ” 荀子,性恶论 道家: 老子, “ 道法自然 ” 庄子,自然无为,齐万物、等生死 第 一 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 发展演进 墨家:兼爱、非攻 法家: “ 势 ” 、 “ 术 ” 、 “ 法 ” 儒道两家比较:入世之学出世之学;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第 一 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 发展演进 两汉经学:提出 “ 天人合一 ”学说。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魏晋玄学:关注现实以外的精神人格 实际是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宣扬儒家的 “ 大道 ” ,故又称“ 道学 ”。 朱熹,以 “ 理 ” 和 “ 气 ” 解释宇宙、人生。 第 一 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 发展演进 “ 天崩天解 ” ,对封建制度及其思想基础展开了激烈的批判 王夫之,哲学思想丰富而深刻,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 戴震,提出 “ 以理杀人 ” 第 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民族精神 一、天人协调精神 尊天,以孔子为代表 顺天,以老庄为代表 胜天,以荀子为代表 参天,参与天地的变化 二、入世济世精神 三、理想主义精神 理想人格,内圣外王 理想政治,仁政王道 理想社会,大同世界 第 三 章 中国传统宗教 第一节 中国原始宗教 第二节 中国传统佛教 第三节 中国传统道教 第四节 伊斯兰教 第五节 民间秘密宗教 第 四 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第一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第二节 中华传统道德规范 第三节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 理想人格 第 二 节 中华传统道德规范 谦虚谦让;对人恭敬;目的是“ 和 ” 孝:肉体,精神 第 三节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 理想 人格 一、传统修身之道 谨守自己的道德良心 就是不断培养积累自己的道德意识并保持住。 第 三节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 理想 人格 二、传统理想人格 “ 圣人 ” :“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 者,尽制者也。 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 ” “ 君子 ” :身份地位的概念转变为人格修养的概念。 “ 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第 五 章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五礼 第二节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第三节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第 六 章 中国传统衣食住行 第一节 中国传统服饰 第二节 中国传统饮食 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 第五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关推荐
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一)提出的背景 (二)发展完善过程 朝鲜停战以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提出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 完善 :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city of Credit Information 认证企业标准 Criteria and Facilitation of Certified Enterprises 认证标准分为高级认证企业标准和一般认证企业标准,高级认证企业标准是中国海关对高信用企业的较高要求,一般认证企业标准是中国海关对高信用企业的基本要求。 The AEO criteria include the Criteria
2020 Chengdu 5 人员经费占总支出三分之一 事业单位支出结构 , 2020 0%20%40%60%80%100%全国 中央 省 地 县 乡其他经营活动项目投资公用经费人员经费July 14, 2020 Chengdu 6 过去的改革和现在的问题 改革前:国家包揽一切,市场没有作用。 80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推向市场”。 付费的非政府化; 引入市场型激励机制
+ Management Fee + Imputed Depreciation 其中:虚拟折旧 =房屋成本价 折旧率 Imputed Depreciation= Housing Cost Depreciation Rate 资料来源 :农村与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房地产投资统计年报 Resources: Households Survey, Annual Report of Real Estate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20 20201978=100Resource: China Statistics Yearbook 2020。 :导致城市贫困的直接原因 西南财经和四川财经。 失业人口规模庞大,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城镇实际失业率接近登记失业率的 10倍( wang和 shen, 2020)。 有调查显示:有失业人员住户的贫困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