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郝伟欣内容摘要:

影响情志的变化 , 如 《 素问调经论 》 : “ 血有余则怒 , 不足则恐 ”。 《 灵枢 本神 》 : “ 肝气虚则恐 , 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 , 实则笑不休。 ” 病因 七情致病的特点  直接伤及内脏  影响脏腑气机  情志异常波动 , 可使病情加重 , 或迅速恶化 病因 直接伤及内脏  五志过极 , 必然伤及相应的内脏 , 即 怒伤肝 , 喜伤心 , 思伤脾 , 忧伤肺 , 恐伤肾。  心主神志 ,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 所以各种情志又都与心脏有关 , 也影响心的机能。  五志化火-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 , 导致阴精伤损。 病因 影响脏腑气机  脏腑气机升降失常 , 气血运行紊乱。  不同的情态刺激 , 对气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的病变规律 , 即《 素问 举痛论 》 : “ 怒则气上 , 喜则气缓 , 悲则气消 , 恐则气下 …… 惊则气乱 …… 思则气结 ”。 病因 怒则气上  过度愤怒 → 肝气横逆上冲 → 血随气逆,并走于上。  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  缓解紧张情绪 — 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 心气涣散 — 暴喜过度 → 心气涣散 → 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  过度悲忧,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病因 恐则气下  恐惧过度 , 可使肾气不固 , 气泄于下 , 二便失禁。  恐惧不解则伤精 , 发生骨酸痿厥 , 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  突然受惊吓 , 以致心无所倚 , 神无所归 , 虑无所定 ,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  思虑劳神过度 , 伤神损脾 , 可导致气机郁结。  思 发于脾 , 而成于心 , 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 , 也会影响脾气。  暗耗阴血 , 心神失养则心悸 , 健忘 , 失眠 , 多梦。  气机郁结 , 脾运化无力 , 出现纳呆 , 脘腹胀满 , 便溏等症。 病因 情志异常波动 , 可使病情加重 , 或迅速恶化  高血压病的患者 , 若遇事恼怒 , 肝阳暴张 , 血压可以迅速升高 , 发生眩晕 , 甚至突然昏厥 ,或昏仆不语 , 半身不遂 , 口眼歪斜。  心脏病患者 , 亦常因情志波动而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病因 饮食 、 劳逸  饮食 、 劳动和休息 , 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  饮食不当 , 劳逸不合理 , 使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 , 产生疾病。 病因 饮食失宜  饥饱失常  饮食不洁  饮食偏嗜 劳逸损伤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