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伟人成就了中国在20世纪的三次巨变内容摘要:

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逐渐为人接受。 崇拜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引起一场深刻的变化,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问题四: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评价 请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回答: ——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材料 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 …… 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 据人教版 《 中国近现代史 》 (上册 )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 政治 引发哪些变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三权 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使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获 得重大突破 材料 2: 1912— 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 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 , 相当于革命前 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 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 750马力,约增加 1倍。 ── 严中平 《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 经济 引发哪些变化。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 和措施,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后, “实业救国”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工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材料 3: 1912年 3月 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 “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 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 —— 陈旭麓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 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引发哪些变化。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出三民主义、提倡资产阶级公民道德,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的改革,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的了发展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 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性质: 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①推翻了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沉重打击了 ……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 提高 意识 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 的主人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⑤ 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 感悟历史: 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以 “ 振兴中华 ” 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追求 “ 民主 ” 与 “ 自由 ” 的高尚情怀 …… 6 (2020广东单科, 29)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 “ 两个过程 ”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 材料二 】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 “ 从传统到现代 ” 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 1840— 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3分 ) (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5分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① 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破坏 ②袁世凯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③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④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规定: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的实质意义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