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植入后电风暴内容摘要:

F植入者, ES时 VT: VF为 14%:45%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020,51:229236 ES发生时的心律失常及 ICD治疗 电风暴的预后和临床意义  AVID试验:二级预防  ES是独立的预测因子:死亡风险增加  ES后头 3个月:死亡风险增加  MADIT II试验:一级预防  发生 ES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 ES后头 3个月:死亡风险 增加 电风暴增加死亡率 经校正后,电风暴者全因死亡和心脏性死亡仍增加 经年龄、性别、 LVEF和NYHA校正后, ES者( n=32)死亡率仍明显高于无 ES者( n=137) 经年龄、性别、 LVEF和NYHA校正后, ES者( n=32)心脏性死亡率仍明显高于无 ES者( n=137) 发生电风暴患者的死亡模式 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均提示  ES患者主要死于非心脏性猝死  尽管 ES的急性处理较成功,但随后的死亡率很高  尤其是 ES后头三个月,需要积极干预  预后差的原因  心脏本身病变  电击对心肌的损伤和炎症,甚或重构不能忽视  心肌损伤和顿抑可激活神经激素,加重心衰,导致死亡 电风暴的处理原则  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确定诱因及触发因素  抑制心脏重构  预防再发 ES及死亡  加强随访,尤其在 ES后头几个月 电风暴的具体治疗措施  纠正诱因  静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胺碘酮、 β受体阻滞剂仍然是治疗 ES的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