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半导体二极管内容摘要:

到不同的 VBE 和 IB。 由图可见: ( 1) 当 V CE ≥ 1 V 时 , 特性曲线基本重合。 ( 2) 当 VBE 很小时 , IB 等于零 , 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半导体三极管 ( 4) 三极管导通后 , VBE 基本不变。 硅管约为 V , 锗管 约为 V , 称为三极管的导通电压。 ( 5) VBE 与 IB 成非线性关系。 ( 3) 当 VBE 大于门槛电压 ( 硅管约 V, 锗管约 V)时 , IB 逐渐增大 , 三极管开始导通。 半导体三极管 输出特性 :在 IB 一定条件下时 , 集电极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VCE 和集电极电流 IC 之间的关系。 2. 输出特性曲线 半导体三极管 先调节 RP1, 使 IB 为一定值 , 再调节 RP2 得到不同的 VCE、 IC。 测试电路如图所示。 输出特性曲线 半导体三极管 条件: 发射结反偏或两端电压为零。 ( 2)放大区 条件: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特点: IC 受 IB 控制 ,即 IC = IB。 在放大状态 , 当 IB 一定时 , IC 不随 VCE 变化 , 即放大状态的三极管具有恒流特性。 ( 3)饱和区 条件: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正偏。 VCES 称为饱和管压降,小功率硅管约 V,锗管约为 V。 输出特性曲线族可分三个区: 特点: VCE = VCES。 ( 1)截止区 特点: IB = 0, IC = ICEO。 半导体三极管 3.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② 集电极 — 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 ICEO。 ① 集电极 — 基极反向饱和电流 ICBO。 ( 2) 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选用管子时 ,  值应恰当 , 一般说来 ,  值太大的管子工作稳定性差。 ( 1) 共射极电流放大倍数  两者关系: ICEO = ( 1 +  ) ICBO 半导体三极管 ( 3) 极限参数 ② 反向击穿电压。 当基极开路时 , 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能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 V( BR) CEO。 当发射极开路时 , 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所能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 V( BR) CBO。 当集电极开路时 , 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能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 V( BR) EBO。 半导体三极管 当 IC 过大时 , 电流放大系数  将下降。 在技术上规定 , 下降到正常值的 2/3 时的集电极电流称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①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 在三极管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参数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 ,集电极所消耗的最大功率称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三极管应工作在三极管最大损耗曲线图中的安全工作区。 三极管最大损耗曲线如图所示。 ③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 半导体三极管 1. 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 方法: ① 黑表笔和三极管任一管脚相连 , 红表笔分别和另外两个管脚相连测其阻值 , 若阻值一大一小 , 则将黑表笔所接的管脚调换重新测量 , 直至两个阻值接近。 如果阻值都很小 , 则黑表笔所接的为 NPN 型三极管的基极。 若测得的阻值都很大 , 则黑表笔所接的是 PNP 型三极管的基极。 三极管的简易测试 半导体三极管 ② 若为 NPN 型三极管 , 将黑红表笔分别接另两个引脚 ,用手指捏住基极和假设的集电极 , 观察表针摆动。 再将假设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互换 , 按上述方法重测。 比较两次表针摆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