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毕业论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内容摘要:
,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所以其震害重于内柱。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尤为明显。 因此,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 另外,也可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同一侧面的配筋,取其较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的原则。 为了满足框架柱在多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其强度要求,在配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角柱、边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会产生偏心受拉时,其柱内纵筋应加强。 ② 框架柱的配筋可加强,满足概念设计中的强柱弱梁原则。 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用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 ③ 对于二、三级框架的底层柱底和底部加强部位纵筋宜采用焊接,且当柱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超过 3%时,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8,并应焊接。 4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设计 基础部分 ( 1) 对于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 4m)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 2) 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 3m 时,应建议做地下室。 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地下室底板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 每隔 30~40m 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 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 用 ),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 3) 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 5) 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 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高差的 2 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 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 6) 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基础做成柱下条基。 两根柱 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 7) 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 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 8) 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 9) 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 C3O,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柱子部分 ( 1) 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 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 8 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 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 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 筋。 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 2) 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 200。 ( 3) 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 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 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 柱内不得穿暖气管。 5 ( 4) 柱断面不宜小于 450 450,混凝土不宜小于 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 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否则在梁柱节点处钢筋太密,混凝土浇筑困难。 异型柱结构,梁纵筋一排根数不宜过多,柱端部纵筋不宜过密,否则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 当有部分矩形柱部分异型柱时 ,应注意异型柱的刚度要和矩形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 ( 5) 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轴压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 ( 6) 尽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 7) 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轴压比及配筋宜留有余地。 梁部分 ( 1) 梁上有次梁处 (包括挑梁端部 )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 规范说得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 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 位 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 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 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 还有当主次梁 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 ( 2) 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 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 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 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 1/4 柱宽,并宜小于 1/3 柱宽。 ( 3) 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 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 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 ( 4) 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 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 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 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不在支座搭接。 ( 5) 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 6) 挑梁宜作成等截面 (大挑梁外露者除外 )。 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 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 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 变截面梁的挠度也要大于等截面梁。 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 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 6 非受剪承载力不足。 对于大挑梁,梁的下部宜配置受压钢筋以减小挠度。 挑梁配筋应留有余地。 ( 7) 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 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 ( 8) 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或按深梁构造配筋。 ( 9) 扁梁宽度不必过大,只要钢筋能正常摆下及受剪满足即可。 因为在挠度计算时,梁宽对刚度影响不大。 相对来讲,增大钢筋更经济。 同时梁的上筋应大部分通长布置,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挠度的增大。 ( 10) 梁宽大于 350 时,应采用四肢箍。 现浇板部分 ( 1) 板的钢筋宜采用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200,间距尽量用 200(一般跨度小于 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 2) 相连几个房间的同型号、同间距板底钢筋宜连通。 ( 3) 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 分布,将板上筋乘以 ~ 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 ~ 的放大系数。 ( 4) 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 一般来说,板厚 150 时采用φ 10@200 ;否则用φ 8@200。 ( 5) 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7 第 三 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钢筋连接 大直径钢筋 (φ≥ 28)可采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新技术 , 即剥助钢筋纵肋 后滚压直螺纹的套筒将预制的丝头待连接钢筋旋拧在一起达到钢筋连接一体 , 实现等强度连接的目的。 ( 1) 机理 利用滚压螺纹能使螺纹综合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的特性 , 同时利用螺纹连接传力不均率与螺杆横截面积变化率相协调对应能够降低螺杆抗拉应力 , 改变连接过渡段内力曲线形状 ,降低变截面应力集中影响的特性来弥补钢筋剥肋和螺纹小径对钢筋横截面积削弱影响达到钢筋等强度连接。 ( 2) 技术特点 ① 接头强度高 ,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接头性能达到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 96)中 A 级规定 ,实现与钢筋母材等强度连 接。 ② 钢筋丝头螺纹加工精度高。 使工厂加工的套筒与施工现场加工的钢筋丝头配合性好 , 保证了钢筋连接质量。 ③ 由于钢筋端部的丝头是对钢筋柱体表面金属强化后形成的螺纹 , 钢筋芯部材质和机械性能不发生任何变化 , 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高 ,特别是接头的抗疲劳性能好 , 与钢筋化学成分无关。 ④ 铜筋丝头加工过程中钢筋搬运次数少、操作简单 ,加工速度快。 一次装卡即可完成钢筋剥肋、滚压螺纹两道工序。 ⑤ 钢筋丝头加工设备投入小 ,易耗件损耗低 , 一套滚丝轮可加工丝头为 万~ 万个。 ⑥ 接头连接施工方便 ,质量容易控制。 钢筋 丝头用手即可旋入套筒 ,仅最后 2~ 3 扣时用管钳或力矩扳手旋紧 , 只要钢筋外露螺纹不超过 扣 ,即可保证接头的等强连接。 ⑦ 适用范围广。 不仅适用于直径 16~ 50mmⅡ、Ⅲ级钢筋在各个方向和位置的同、异径可旋转钢筋连接 , 还能适用于不可旋转或轴向不能移动钢筋的连接。 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精选毕业论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
数据。 而且即使电源断开也不至于丢失原来系统内保存的数据。 本系统在硬件选择中应用的是 24C02,它拥有 2k容量的存储器,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保存和修改,能够满足本系统设计的密码保存和修改,能够反复擦写 30万次,无限次数读取。 电路 硬 件连接 如图。 图 EEPROM硬件连接电路 3 系统硬件设计 11 电源模块 每个电子产品都需要一个电源供给能量来保证其正常工作
量的 10%计 , 则本建筑的最高日总用水量为: Q= 储水池容积计算 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分开建造,生活水池位于地上一层,消防水池位于地下。 在本设计中由于缺乏资料,生活贮水池有效容积按高区、中区和低区最高日用水量的 25%。 Vy= 25%= 设计尺寸为 :L B H=4000mm 3500mm 3000mm。 其中水面上超高为 300mm,所以有效容积为V= = m3﹥ m3 ,满足要求。
发展起来的。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 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SRPOLAR、 PRWS、 RKSMHVPRMHV2 七种 状态方程 模型,对每个热力学模型模拟后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误差最小的模型。 参考文献中得出的结果,选用每个流程单元适用的模型,如表 21所示。 表 21 流程分块的热力学模型选择 流程单元 热力学模型 吸收单元 SRPOLAR 闪蒸与氮气吹脱单元 RKASPEN 甲醇再生单元 PSRK 低温甲醇洗工艺全流程模拟
31(a)) 采用工程桩作为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 4根。 用灌注桩作锚桩时,钢筋笼要沿桩身通长配置;用预制桩作锚桩时,要加强接头的连接。 试验前应对锚桩抗拔力按有关规范进行计算,钢筋面积,预制桩接头等应进行验算,反力装置的横梁刚度、强度也应进行验算,保证锚桩 、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达到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 1. 2~ 1. 5 倍。 试验过程中,必须对锚桩的上拔量进行监测
MB的存储空间,而经过 MP3 压缩编码后只有 1MB 左右。 不过 MP3 对音频信号采用的是有损压缩方式,为了降低声音失真度, MP3 采取了“感官编码技术”,即编码时先对音频文件进行频谱分析,然后用过滤器滤掉噪音电平,接着通过量化的方式将剩下的每一位打散排列,最后形成具有较高压缩比的 MP3 文件,并使压缩后的文件在回放时能够达到比较接近原音源的声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