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arm7的音乐播放器内容摘要:
MB的存储空间,而经过 MP3 压缩编码后只有 1MB 左右。 不过 MP3 对音频信号采用的是有损压缩方式,为了降低声音失真度, MP3 采取了“感官编码技术”,即编码时先对音频文件进行频谱分析,然后用过滤器滤掉噪音电平,接着通过量化的方式将剩下的每一位打散排列,最后形成具有较高压缩比的 MP3 文件,并使压缩后的文件在回放时能够达到比较接近原音源的声音效果。 VS1003B原本是一块自动控制码流的解码芯片,但是不知我所购买的那块流片不成功还是其他原因,并不能自动控制码流,所以必须得自己控制码流。 虽然说在程序上增添了些许难度,但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所以我也没有更换芯片,用软件来实现码流控制。 因此我们必须得知道一首歌曲的码流才能对其进行较好的解码,而这无疑就涉及到一些 MP3结构的问题,下面就码流控制这一块相关的结构进行介绍: MP3文件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ID3V2,帧, ID3V1。 其 ID3V2,ID3V1都是介绍歌曲的一些相关信息,如作者,歌词等等。 对整 个解码工作有用的数据均在数据帧上,其结构如下 : 表 27 数据帧结构 帧头 CRC 数据 4字节 02字节 由数据帧算出 其帧头结构如下: 第 2 章 MPS 播放器的功能模块设计 15 表 28 帧头结构 由上述的帧头信息就可以算出帧长出来:帧长 =144*取样率 /采样频率 +帧长调节对于 VS1003B而言,其可以自己计算帧长,所以对此我们只需要从帧头提取出取样率,再加以软件控制就可以了。 ARM7单片机介绍 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微处理器行业的一家知 名企业,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 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 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 适用于多种领域,比如嵌入控制、消费 /教育类多媒体、 DSP和移动式应用等。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6 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 OEM厂商,每个厂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 ARM相关技术及服务。 利用这种合伙关系, 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 RISC标准的缔造者。 目前,总共有 30家半导体公司与 ARM签订了硬件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其中包括 Intel、 IBM、 LG半导体、 NEC、 SONY、菲利浦和国民半导体这 样的大公司。 至于软件系统的合伙人,则包括微软、升阳和 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 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 RISC微处理器。 产品介绍 ARM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 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理论上如此)。 典型的产品如下。 ① CPU内核 ARM7:小型、快速、低能耗、集成式 RISC内核,用于移动通信。 ARM7TDMI(Thumb):这是公司授权用户最多的一项产品,将 ARM7指令集同 Thumb扩展组合在一起 ,以减少内存容量和系统成本。 同时,它还利用嵌入式 ICE调试技术来简化系统设计,并用一个 DSP增强扩展来改进性能。 该产品的典型用途是数字蜂窝电话和硬盘驱动器。 ARM9TDMI:采用 5阶段管道化 ARM9内核,同时配备 Thumb扩展、调试和Harvard总线。 在生产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性能可达 ARM7TDMI的两倍之多。 常用于连网和顶置盒。 ②体系扩展 Thumb:以 16位系统的成本,提供 32位 RISC性能,特别注意的是它所需的内存容量非常小。 ③嵌入式 ICE调试 由于集成了类似于 ICE的 CPU内核调试技术,所以原型设计和系统芯片的调试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④微处理器 第 2 章 MPS 播放器的功能模块设计 17 ARM710系列,包括 ARM7 ARM710T、 ARM720T和 ARM740T:低价、低能耗、封装式常规系统微型处理器,配有高速缓存( Cache)、内存管理、写缓冲和 JTAG。 广泛应用于手持式计算、数据通信和消费类多媒体。 ARM940T、 920T系列 :低价、低能耗、高性能系统微处理器,配有 Cache、内存管理和写缓冲。 应用于高级引擎管理、保安系统、顶置盒、便携计算机和高档打印机。 StrongARM:性能很 高、同时满足常规应用需要的一种微处理器技术,与 DEC联合研制,后来授权给 Intel。 SA110处理器、 SA1100 PDA系统芯片和 SA1500多媒体处理器芯片均采用了这一技术。 ARM7500和 ARM7500FE:高度集成的单芯片 RISC计算机,基于一个缓存式 ARM7 32位内核,拥有内存和 I/O控制器、 3个 DMA通道、片上视频控制器和调色板以及立体声端口。 ARM7500FE则增加了一个浮点运算单元以及对 EDO DRAM的支持。 特别适合电视顶置盒和网络计算机( NC)。 ARM技术特点 : 32位 RISC架构; 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 支持 Thumb/ARM双指令集; 兼容 8位 /16位 IC; 大多数数据操作在寄存器中完成; 寻址方式简单灵活,执行效率高; 指令长度固定。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8 硬解码模块介绍 本设计采用 VS1003模块来进行 MP3的硬解码 VS1003 特性: 能解码 MPEG 1 和 MPEG2 音频层 III( CBR+VBR+ABR); WMA ; WAV(PCM+IMAADPCM)。 产生 MIDI/SPMIDI 文件。 对话筒输入或线路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 IMAADPCM编码 支持 MP3 和 WAV 流 高低音控制 单时钟操作 12..13MHz 内部 PLL锁相环时钟倍频器 低功耗 内含高性能片上立体声数模转换器,两声道间无相位差 内含能驱动 30 欧负载的耳机驱动器 模拟,数字, I/O 单独供电 为用户代码和数据准备的 RAM 串行的控制,数据接口 可被用作微处理器的从机 特殊应用的 SPI Flash引导 供调试用途的 UART接口 新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和 4 GPIO 添加 到此,整个 MP3播放器的所有功能原理我已经 全部介绍,为了更直接了解本文设计的 MP3播放器,在下一章将配合相关实物图介绍其软硬件设计。 第 3 章 MP3 播放器的软硬件设计 19 第 3章 MP3播放器的软硬件设计 MP3播放器的硬件设计 在本次的硬件设计中我采用的成熟的硬件模块,包括一块 LPC2103核心板 , VS1003B核心板。 LPC2103开发板中包含 LPC2103的最小系统外。 而其中的 SD卡模块,并无多少可以介绍的,因为其只是一些机械的原理和一些电路上简单连线,不过值的说的一点对于 SD卡同样也采用 SPI模式进行传送。 本设计中的 VS1003B核心板是由 ICDEV设计的基于 VS1003B芯片的MP3解码板。 VS1003B是一块独立的 DSP芯片,功能甚是强大,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单独的电路设计,需要配置独立的晶振和外围电路设计,这一块已经被 ICDEV的前辈们做好了,所以我秉着“拿来主义”,直接进行借用,其同样是用 SPI进行数据传送的。 对于 VS1003核心板而言,其一共引出 10个引脚,除了供电线及地之外,还需要 7个 lpc2103相对应的 IO口与其对应。 其中 MISO、 MOSI、SCLK为 SPI的两条数据和时钟线,分别于 LPC2103中模拟 SPI的三个 IO口: 、 、。 CS、 RESET、 DREQ、 DCS分别为 VS1003的片选、重启、状态、数据片选线,分别与 LPC2103的 、 、 ,从而保证了 VS1003核心板的正常解码工作。 MP3播放器的软件设计 不同于硬件,在软件设计是由我自己独自完成,所以对这一块比较熟悉。 就如果上文介绍的几个功能模块一样,在软件编写上同样的分成那么几块,下图显示彼此间的关系: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 图 31 软件设计 由上图可知, SD 卡读写是整个系统的最基本的一块,因为不论是什么是哪一块 功能都涉及到 SD 卡的读写,所以在程序中我将其做成了子函数,向外只提供三个子函数,所有关于 SD 的操作均是由这 两个函数完成的。 初始 化函数 SD_INIT() SD 读出函数 SD_READ(INT8U *Buffer, INT16U Bytes,INT32U Number_Sector) SD 写入函数 SD_WRITE(INT8U* Buffer,INT32U Number_Sector) 上述功能对整个软件而言,无疑是最底层的设计,对于 MP3 播放器中的最主要功能 MP3 解码而言都是需要用到的,所以做子函 数更有利于整个程序的模块式设计。 USB 通信程序设计 对于 MP3 的三大功能,相较于其它两个, USB 通信更为独立些,因为 USB的通信均是由中断实现的,所以除了在主函数中涉及到其的初始化以外,在其它部分并没有有联系的地方。 其函数框图如下: 第 3 章 MP3 播放器的软硬件设计 21 图 32 初始化框图 电子书、 MP3 解码程序 由于电子书和 MP3 均涉及到 FAT32 文件系统,所以两者在程序上关联性较大,所以在很大程序上两者的程序是混在一起的,只是到最后才分开。 其框图如下: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2 图 33 文件系统框图 总结 本次 MP3 播放器采用分立芯片设计,不同现有 MP3 芯片整体集成化趋向。 采用分立芯片设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不同芯片的功能,因为MP3 解码采用独立芯片,理论上能达到更好的音质。 但在实际设计中,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未能发挥两块芯片的全部功能,如不能对 WMA 解码等,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对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周立功、张华 .深入浅出 ARM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20 [2].Icdev 驱动你的 vs1003 2020 [3].博创科技 MP3 播放器与 U 盘设 计自己动手打造心仪的个性 MP3 2020 [4].精英科技译 SCSI 总线和 IDE 接口:协议、应用和编程 2020 [5].陈逸等译 USB大全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0 [6].廖济林 2020 [7].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8].严蔚敏等数据结构( 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9].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10].Frank USB项目技术报告 2020 [11].网友解读 FAT32文件系统 2020 [12].北京北亚数据恢复中心 FAT文件原理 2020 [13].Bluewater MP3文件格式 2020 [14].21IC电脑圈圈 USB入门系列 2020 [15].智林测控 Z213X4X 开发板手册 2020 [16].philips 2020 [17].ISO iso111723 2020 [18].SanDisk Corporation Secure Digital Card 2020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4 致谢 : 四年一个轮回, 转眼要到了离校的时节了, 满是不舍与依恋却注定要走。 毕业论文正代表着大学的终结,完成它既有一种收获感,又有一种失落感,可无论如何它代表着我四年的努力,代表了我四年的历程。 当它终于完工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尤其是辛勤培养我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感谢我的论文导师 周密 老师,感谢 周 老师在我的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与的指导与帮助,让我得以顺利地完成论文。 感谢 系主任张开华 老师,他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所教会我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着做人的原则与风骨。 谢谢。 再次感谢传授我知识的每一位老师,马上就要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我将带着你们所传授的技能去打拼,去奋斗,多谢你们。 附 录 25 附 录 附录 1 程序 main()主函数 . include define ENTER_KEY 0x0d define BACK_KEY 0x08 define ESC_KEY 0x1b define MAX 64 define STOP _BV(PD5) define NEXT _BV(PD3) define UP _BV(PD6) define DOWN _BV(PD2)。毕业论文基于arm7的音乐播放器
相关推荐
31(a)) 采用工程桩作为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 4根。 用灌注桩作锚桩时,钢筋笼要沿桩身通长配置;用预制桩作锚桩时,要加强接头的连接。 试验前应对锚桩抗拔力按有关规范进行计算,钢筋面积,预制桩接头等应进行验算,反力装置的横梁刚度、强度也应进行验算,保证锚桩 、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达到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 1. 2~ 1. 5 倍。 试验过程中,必须对锚桩的上拔量进行监测
SRPOLAR、 PRWS、 RKSMHVPRMHV2 七种 状态方程 模型,对每个热力学模型模拟后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误差最小的模型。 参考文献中得出的结果,选用每个流程单元适用的模型,如表 21所示。 表 21 流程分块的热力学模型选择 流程单元 热力学模型 吸收单元 SRPOLAR 闪蒸与氮气吹脱单元 RKASPEN 甲醇再生单元 PSRK 低温甲醇洗工艺全流程模拟
,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所以其震害重于内柱。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尤为明显。 因此,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 另外,也可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同一侧面的配筋,取其较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的原则。 为了满足框架柱在多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其强度要求,在配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角柱
技术发展而发展的。 机床夹具由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 用夹具发展到大批量生产的专用夹具、随行夹具 ,经历了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推动。 随着现在市场需要的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及短周期的生产方式在世界贸易中逐渐成为主导方式 ,传统的专为某个零件的一道工序设计制造的专用夹具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要求。 因此 ,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特点 的通用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成组夹具等应运而生。
名; 第三方评价机制总体建设目标 在招生办、就业指导处的指导下 建立 由 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 教育评价 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 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 系统 , 健全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 为提高教学质量 、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提供科学 决策 依据。 第三方评价机制建设 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 ; : 建立第三方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 制定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毕业生发展轨迹跟踪制度
,通过这种办学模 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打下专业思想基础,有助于中高职的无缝对接。 (六)重视评价,促进完善。 组织构建护理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 体系 —— 成立网络化的护理用人质量跟踪组织,建立护理专业评价论坛,主要由 就业 (用人 )单位、行业 学会 、学 生及其家长、 社会相关群体 等利益相关方 组成,追踪反馈护理毕业人才培养质量及市场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