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通过这种办学模 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打下专业思想基础,有助于中高职的无缝对接。 (六)重视评价,促进完善。 组织构建护理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 体系 —— 成立网络化的护理用人质量跟踪组织,建立护理专业评价论坛,主要由 就业 (用人 )单位、行业 学会 、学 生及其家长、 社会相关群体 等利益相关方 组成,追踪反馈护理毕业人才培养质量及市场适用性。 具体做法是 在已有的学校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的基础上,由用人单位、 行业 学会等制定评价标准,将毕业生工作表现、岗位技能适应情况、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其中,从而激发学校办学的创新与变革,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建设性的推动作用。 五、绩效考核指标 (表 51) 表 51 绩效考核指标表 序号 绩效项目 评价内容及形式 绩效指标 1 校院合作 校院联席会、护理职教集团 成立并运行 医院开展教学比 例 40%以上 2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1 次 /年以上 校本教材、教学资源库 建立且完善 3 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1 次 /年以上 毕业理论考试 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护理 专业百项 基本技能考核 阶段考核 达标率 100% 毕业生稳定就业率 90%以上 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 100% 社会第三方评价反馈 良好率 95%以上 英语: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 级以上水平,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计算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级及以上水平,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身体素质:参照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达标 4 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 型 ”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70%以上 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 5%以上 5 护理专业群建设 开设护理专业方向数量 6 个以上 6 一体化教学建设 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室 完善 10%以上 核心课程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开出率 90%以上 7 社会服务能力 各类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次数 /年或培训人数 /年 3~ 5 次 /年或 800~ 1000 人 /年 开展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次数 /年或培训人 数 /年 1~ 2 次 /年或 800~ 1000 人 /年 8 多元教学模式改革 每门课程全程教学运用改革的教学模式种类 3 种以上 9 评价机制建立 评价制度 建立且完善 评价人员组织 机构 社会第三方利益相关人员 个人信息 存档资料 问卷调查 问卷 收回率 95% 走访用人单位、组织座谈、护理专业评价论坛 走访 10 次, 座谈 3~4 次,举行护理专业评价论坛 1 次,有 纪实资料(录像、录音、笔记等) 10 中高职教育衔接 新的 中职护理课程与高等护理 课程 衔接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制定完整 课题成果 发表 论文 5~10 篇 六、专业建设预算 护理专业建设预算表(单位:万元) 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及预期绩效 资金分配 (万元) 2020 年 2020 年 1.推进校院深度合作,建立校院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①在校设立 2~4 个临床专家工作室。 ②在 5~10 所医院设 5~10 个教师工作站。 ③成立院校联席会(或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章程。 ④政府统筹,成立护理职教集团。 ⑤ 实行学校医院双主体教学。 ⑥ 新开辟 3~5 处实习就业基地。 2 1 2 2 2 2 2 1 2 2 2 2 合 计: 22 万 元 11 11 2.构建集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①建设“双向接轨”、“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100%。 ②建设教学资源库。 ③课程建设:新课程开发 1~2 门; 专业方向课程开发 3~5 门; 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 ④教材建设:编撰校本教材 1~2 部; 参与国家教材编写 10~20 部(其中主编 1~3 部,副 主编 2~4 部,编者 7~17 部)。 ⑤教科研 建设:国家级科研立项 1~2 项; 省级科研立项 5~10 项。 ⑥教学方法改革。 1 2 1 2 1 1 3 3 2 1 1 1 2 1 1 1 合 计: 32 万 元 17 15 3.建立利于护理专业发展和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①培养教学名师 1~2 人:学术交流、国外考察。 ②培养专业带头人 2~3 人:出国研修、学术研究、学术会议、临 床实践。 ③培养骨干教师 3~5 人:高校进修、国家级培训、学术会议、临 床实践。 ④建 设 “双师”结构教师 团队 :临床进修、临床教师培训 、学术 交流。 ⑤培养青年教师 5~10 人:示范校进修、举行汇报课、公开课、 学历水平提高、临床实践。 ⑥培养实训指导教师 3~5 人:医院参观、临床见习、学术会议。 4 3 3 2 2 3 2 3 2 2 合 计: 32 万 元 4.人才 素养 培养模式改革。 ①举行“ 南丁格尔 授帽式”。 ②进行生存拓展训练。 ③举行护士礼仪大赛。 ④举行学生特长展示。 ⑤举行校内护理技能比赛。 ⑥参加国家护理技能竞赛,并获得名次。 2 1 1 1 3 1 1 1 合 计: 22 万 元 5.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并应用于教学。 ①完善 1 个现代化水平的护理实训基地。 ②完善 2 个一体化实训室。 ③完善 4 个护理模拟病房。 ④购置图书资料和数字化教学资料。 ⑤引进教学软件管理系统。 8 6 6 3 2 8 6 6 3 2 合 计: 50 万元 25 25 6.护理专业方向拓展。 ①建设 1 个社区护理实训室。 ② 完善 1 个急重症护理实训室。 ③ 完善 1 个模拟手术室。 ④ 完善 1 个美容实训室。 1 4 4 1 4 合 计: 万元 7.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①行业 、 企业 及 国内外交流 与 合作。 ② 多层次医疗卫生培训所需的仪器设备。 ③ 技能考评所需的设备。 ④ 继续教育所需的仪器设备。 4 1 1 1 1 1 合 计: 14 万元 8.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①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开发。 ②中高职衔接的教材建设。 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 1 3 1 合 计: 13 万 元 9.建立评价体系。 ① 建立多元立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②进行我省人力资源需求的调研。 ③进行地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需求的调研。 2 2 2 2 合 计: 11 万元 总 计: 万元 113 七、护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社会需求分析 进入 21 世纪,人的价值和生活质量日益提升,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护理人员作为卫生保健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责任,护理人力成为卫生保健队伍中最重要的生力军。 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慢性病人的 增多,全球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如 SARS)的出现,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护理人力的需求日益加大,致使我国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并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影响人民健康维护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刻不容缓。 (二)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国内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998 年 WHO 对各成员国卫生人力资源统计结果显示,尽管我国每千人人口的医生比例已经达到并超过世界许多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护士数量则远远不够,医护比例失调问题十分严重。 2020 年我国的医护比只有 1:,每千人口护士数量只有 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0 年世界上除印度、土耳其、泰国等国家以外,其它国家每千人口的护士数量都在 3名以上,部分国家高达 25~ 40 名,医护比例也在 1:2~ 8 左右。 此外,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差距大, 80%的人口在农村, 2020 年护理人员中只有 %的注册护士在县及县级以下医院就职,每千人农业人口注册护士比例只有。 全国护士中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不到 10%,而美国 1993 年已经达到 %。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在层次结构上也与需求不相适应。 1950 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后,这一教育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1983 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开设护理本科教育, 1992 年开设了研究生教育,尽管近几年高等护理教育逐步扩大了招生量,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呈上升趋势,但中专学历层次的护理人员仍占我国护理队伍的 80%左右。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医院和民众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渴求下,护理队伍教育层次的结构失衡,不仅影响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威胁着病人护理的安全,同时严重制约了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有必要快速调整护理教育的学历层次结构,合理配置教 育资源,缩小中职护理教育规模,扩大专科护理教育规模,适度增加本科教育,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护理教育结构调整的关键。 2. 国外护理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护士紧缺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据美国劳工部最新统计,美国护士缺口 12万;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也都面临每年缺口 3 万~ 5 万护士问题。 中国加入 WTO 以后,中国的医疗市场也进入全球化进程,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世界性护理人力资源的匮乏,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的进入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然而由于我国护理教育层次水平偏低,语 言沟通障碍的影响,使护理人员国际化竞争步履艰难。 面对国际庞大的护士就业市场,面对发达国家对中国护士的青睐,面对国内积聚的就业压力,作为护理教育机构应审时 度势,抓住机遇,提升教育层次,培养适合国际护理领域需要的人才,使中国的护士有机会走进国际护理服务领域。 综上所述,依据对护理专业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未来若干年内随着国际、国内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随着我国医疗保健、社区护理的进一步扩展 , 护理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中人才紧缺型专业有着十分稳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其中高层次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迫切。 因此,进一步调整和 优化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开办高职高专护理专业 ,提高护理专业的办学质量,培养具有特色的、适应性强的高等护理应用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附件 2: 编号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推 荐 书 推 荐 院 校 * *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 ****** 推 荐 省 份 xx 市 填 表 日 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 ○一○ 年六月 制 填 写 要 求 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 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 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填写。 四、本推荐书请用 A4 纸打印,一式 25 份上报。 1 1. 推荐院校基本情况 11 基本信息 院校名称 1 * *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 xx 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