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小心操作,确实保护好预应力筋位置,形状及外观。 ③在电气焊接时,禁止电气焊火花触及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外包皮,焊渣不得堆落在孔道表面,切实保护好预留孔道。 ④砼浇筑时,应注意振捣棒不得直接振捣预应力筋,以免移位。 ⑤ 绑扎板的预应力筋,梁内拉筋应待预应力筋铺设完后再绑扎,以便预应力筋穿筋定位。 板面筋应待预应力筋铺设完成后,才可绑扎。 ⑦钢筋焊接时严禁将预应力筋作为电焊搭接线,严禁预应力筋附近不采取保护措施进行烧焊作业。 ⑧梁柱钢筋绑扎时,切忌猛放、猛插,防止将套管刺破。 ⑨在进行钢筋绑扎时,切忌对已铺设的预应力筋踩踏。 (三) 预应力筋铺设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工艺要点 : 由于板中铺设双向预应力筋,需事先确定各筋的铺放顺序( 见图中相关说明),不然会造成两个方向预应力筋相互穿插,影响预应力筋的铺放质量;根据施工流水段进行铺筋作业,同时必须保证预应力筋在两个流水段之间是连续的。 施工本流水段时,必须注意对下一流水段中已有的预应力筋进行保护和看管,以防成品被破坏。 1. 布筋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 1)预应力筋的铺放应与板内非预应力筋的绑扎同时进行。 ( 2)端部锚具的布置应对称于长、短中心轴线。 ( 3)无粘结预应力束应保持顺直,多根之间不得扭绞。 ( 4)敷设的各种管线不得将预应力筋的轴线抬高或压低,同时也不能左、右偏离。 11 ( 5)为了保证张拉质量,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应与承压板相垂直,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应有不小于 300mm的直线段。 ( 6) 由于板中铺设双向预应力筋,需事先确定各向筋的铺放顺序,如下图: 不然会造成两个方向预应力筋相互穿插,影响预应力筋的铺放质量。 根据施工流水段进行铺筋作业,同时必须保证预应力筋在两个流水段之间是连续的。 施工本流水段时,必须注意对下一流水段中已有的预应力筋进行保护和看管,以防成品被破坏。 2. 铺筋的详细步骤 负责铺筋的技术人员应预先熟悉施工图纸,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预应力筋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铺放。 ( 1)放线 预应力筋放线时,根据预应力筋的束数与间距事先用油漆画好线; ( 2)马凳铁的放置 马凳铁采用直径为 8mm 或 10mm,Ⅱ 级钢筋,马凳铁的位置应根据图纸事先确定好(见预应力曲线图)。 马凳铁应有可靠的连接,焊接或绑扎在普通钢筋上,或另增设支承点,必须保证预应力筋位置的准确性。 A 反弯点处马凳(高度见曲线图): 12 ( 3)铺放预应力筋 先放入预应力束,认真调整预应力筋在垂直和水平的位置,并用扎丝绑扎固定,控制误差在规范、规程范围内。 ( 4)端部固定 预应力筋端部承压钢板固定在模板或非预应力主筋上,且保证与预应力筋垂直。 固定端用挤压锚和端部承压钢板,螺旋筋一起浇在混凝土内;张拉端采用凹入式做法,端部构造参数详见附图。 ( 5)在整个预应力筋的铺设过程中,如周围有电焊施工,预应力筋应用多层板进行保护,防止焊渣飞溅损伤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也必须保证电焊不接触预应力筋。 ( 6) 预应力筋布筋曲线见《预应力设计施工说明》的预应力曲线示意图 预应力筋束形(孔道)控制点竖向位置允许偏差范围 构件截面厚度或高度 h≦ 300 300h≦ 1500 h1500 允许偏差 177。 5mm 177。 10mm 177。 15mm ( 7)预应力筋数量严格按设计要求铺设,保证位置准确,平面顺直,互不扭绞。 布筋时如与非预应力筋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预应力筋的铺设。 ( 8)张拉端设置时,应保证预应力筋与锚板垂直,承压板安装好后须固定牢固,防止砼浇筑时移位。 螺旋筋与承压板应紧贴并用铁丝绑扎。 ( 9)预应力筋外包皮有破裂时,随时用水密性胶带缠绕修补。 ( 10)预应力筋曲线及大样如下图: 13 ( 11)张拉端设置如下: A 在边梁及框架梁端预应力张拉端: 14 B 无粘结预应力筋板面张拉: C 后浇带处预应力张拉: 15 (四)预应力筋张拉 ① 根据设计要求和张拉设备的标定值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 ,在工地张拉前必须进行试张拉,依据试张拉的实际情况估算预应力钢筋理论伸长值。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同时用张拉伸长值作为校核依据。 本工程张拉控制应力取为 ,即 1860 = 1395MPa 计算式:△ L=( FP LT) /( AP ES) 式中 FP—— 预应力钢筋的平均张拉力( KN); AP—— 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 mm2); LT—— 从张 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mm) ES——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KN/mm2) ②清理预应力筋张拉槽孔,检查承压板后砼质量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报告。 ③顶板处应设有 380、 220 伏电源接头。 ④顶板各区(按实际浇砼区域划分)砼试块抗压强度大于设计张拉强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以混凝土强度报告为准),才能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强度未达到要求时不得进行张拉。 ⑤ 张拉工序:清理锚孔 装锚环 安装夹片 安装千斤顶 张拉 至初应力( 10%张拉力) 量测伸长值 张拉至控制力 量测伸 长值 顶压 千斤顶回程 卸千斤顶 校核伸长值。 ⑥ 预应力张拉顺序为: 板的预应力筋采用按照轴线顺次张拉的办法; 先张拉连续跨通长筋,再张拉局部跨补的短筋,搭接处预应力筋两边对称张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