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架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料 ⑹ 涂层检测资料 ⑺ 主要构件验收记录 ⑻ 构件发运清单资料 限高架 安装 (一) 限高架 安装 1.施工方法: 本工程 限高架 安 装,首先复核混凝土基础的轴线及基础顶面标高,采用分件吊装的方法,先吊装所有钢柱,待校正固定后,依次吊装 框架 钢梁,随吊随调整,然后进行安装 加固。 ① .柱脚螺栓的施工:复核土建基础施工的柱脚定位轴线,埋设地脚螺栓。 为保证地脚螺栓的定位准确,将地脚螺栓用钢模板孔套进行定位固定,并进行反复校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施工。 地脚螺栓露出地面的部分用塑料布进行包裹保护。 ② .编制安装计划和构件供应计划,组织好施工。 ③ .检查钢构件:钢构件出厂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安装前按图纸查点复核构件,将构件依照安装顺序运到安装范围内,在不影响安装的条件下,尽量把构件放在安装位置下边,以保证安装的便利。 ④ .标准节的安装流程 ⑤ .安装质量标准 项 目 名 称 允许偏差 垂直度 单节柱建筑物总体 H/ 100 且 ≤10mm 标 高 梁面 L/ 1000 且 ≤10mm 柱顶 ≤5mm 建筑物高度 177。 n( △ n+△ n+△ w) 3.安装施工工艺 ① .钢柱安装:吊装前首先确定构件吊点位置,确定绑扎方法,吊装时做好防护措施。 钢柱起吊后,当柱脚距 地脚螺栓约 3040CM时扶正,使柱脚的安装孔对准螺栓,缓慢落钩就位。 经过初校待垂直偏差在 20MM 内,拧紧螺栓,临时固定即可脱钩。 ② .钢梁吊装:钢梁吊装在柱子复核完成后进行,钢梁吊装时采用两点对称绑扎起吊就位安装。 钢梁起吊后距柱基准面 100MM 时徐徐慢就位,待钢梁吊装就位后进行对接调整校正,然后固定连接。 钢梁吊装时随吊随用经纬仪校正,有偏差随时纠正。 4.安装校正 ① .钢柱校正:钢柱垂直度校正用经纬仪或吊线锤检验,当有偏差时采用千斤顶进行校正,标高校正用千斤顶将底座少许抬高,然后增减垫板厚度,柱脚校正无误后立即紧固地脚螺栓,待钢柱整体校正无误后在柱脚底板下浇注细石混凝土固定。 ② .钢梁校正 :钢梁轴线和垂直度的测量校正,校正采用千斤顶和倒链进行,校正后立即进行固定。 5. 螺栓施工 ① . 螺栓在施工前必须有材质证明书(质量保证书)必须在使用前做复试。 ② . 螺栓设专人管理妥善保管,不得乱扔乱放,在安装过程中,不得碰伤螺栓及污染脏物,以防 扭距系数发生变化。 ③ . 螺栓要防潮、防腐蚀。 七.质量保证措施 、 我公司坚持 “用户是上帝,质量是生命 ”的质量方针,认真运作GB/T190029002 质量管理模式,对不同工种及每一道工序都进行质量监督,使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都在受控状态下,从而使工程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保证。 (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自总公司、分公司到项目管理层,自上而下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使工程质量处于动态管理。限高架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HRB400钢筋,φ R为 CRB550冷轧带肋钢筋。 钢筋未 注明者均为 Q235碳素结构钢、 B级。 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基础 有垫层者为 40mm,无垫层者为 70mm 20 构造柱 地面以下、露天或室内潮湿且不与墙体接触为 35mm 其他 25mm 地下室外墙内侧钢筋 15mm 梁 25mm 板 15mm 柱 30mm 剪力墙 15mm 露天阳台、楼梯、现场预制楼板 25mm 注
基定额执行。 六、砖墙身体积的计算规定如下: 计算墙身体积时,应扣除门窗洞口(门、窗框外围面积、下同)、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混凝土梁 、圈梁及板头等所占体积;但嵌入墙身的钢筋、铁件螺丝洞和钢筋混凝土梁头、梁垫、木屋架头、桁条垫木、木楞头、出沿椽、木砖、门窗走头、半砖墙的木筋及伸入墙内的暖气片、壁龛等体积均不扣除;突出墙身的门、窗套、窗台虎头砖、压顶线
、社来社去 、亦工亦农、临时工的审批或录用材料、招工表、入伍 登记 表、转正定级表等材料。 入党时间 ⑴ 需要查阅的材料: 六类:入党志愿书,短缺入党志愿书的要看相关证明材料 ,加入民主党派的材料。 ⑵ 需要登记的材料: ① 对已经认定且符合政策规定、依据充分的档案,只登记入党时间不一致或涂改的材料份数。 ② 对认定不准确或未认定入党时间的 : 于 1969 年 4月 1日 —1977年 8月
铂金 2 居住建深圳市 龙悦居三期2~ 6 栋 宝安区龙华二线扩展区 5 26~ 27 深圳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铂
23 厕所座便器一只拆除并疏通管道,新装小便器一只。 24 小艇右侧换钢化玻璃 2 块,窗框换新( 55cm*50cm),艇尾栏杆新做。 25 各层甲板地漏新做 18 只(铁板厚 5MM,直径 11cm),更换装复。 并疏通艏楼甲板左带缆桩边的落水管道。 26 舟车式泡沫灭火器、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13 只换液,二氧化碳灭火器 12只检测。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8 只瓶称重,控制系统空 气管路检查。
作教育 2+1 框架下的“工学融合、项目主导、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的指导下, 构建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 教 学系统和三个教学平台。 在专业课程目标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活的需要和职 业发展的需要。 体现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为本位。 使学生 全面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基础 理论 教学系统 与学校教学平台 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优化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