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清洗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再行组装,组装前汽包内部装置必须进行人工清理,清理干净以后方可安装。 汽包内四根集中下降管管口必须加装中心孔径为 25mm,δ =5mm 的截流孔板,截流孔板的外径比降水管外径略大 10~ 15mm,开孔须用车床加工,安装要求牢靠、严密。 将汽包内事故放水管口临时焊接一块δ =5~ 6mm的堵板 ,或用木塞将其堵死,也可以将其加高,酸洗后恢复。 热力系统的隔离工作: 过热器内充满氨水 500ppm,联氨 200ppm( pH=9~ )的保护液(水压9 后存放)。 汽机侧电动主阀门严密关死,主阀门前 2 次门打开。 锅炉上的仪表管道、加药管道、排污管道、取样管道、疏水管道等凡与清洗系统相连接的管道,其一次门在水压试验以后用水冲洗干净并关死,酸洗后再进行冲洗。 锅炉上的表计应在酸洗后安装。 酸洗 系统中凡与其他机组相连的设备 、 管道(如加热蒸汽管)等都应进行严格的隔离,以免酸液窜到其他设备里去。 临时系统安装的要求: 清洗系统中的焊口应符合中压焊接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每个焊口至少焊两道,并确保酸洗介质严密不漏。 化学清洗中凡与酸液接触的阀门,其内部不得有铜件,安装前阀门都要解体检查和仔细研磨,组装时应确保内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安装后的阀门应灵活可靠,严密不漏且无卡涩现象。 温度、压力、流量测点及取样点、常操作的阀门应尽量集中,安装在道路畅通、照明充足的地方。 ,管内杂物一定要清理干净,要用手电筒检查确认无异物方可安装,以免损坏清洗泵和阀门。 通讯设施: 炉顶与零米酸洗值班室直通电话一套。 调频步话机二套。 系统的保温与密封: 加热蒸汽管道和酸洗临时管道需进行临时保温。 炉膛封闭要求严密,观察孔、人孔、烟风道、炉底冷灰斗水封等酸洗期间都必须具备封闭条件,方可开始酸洗,以免因进出口温差过大而影响酸洗质量。 酸洗期间,锅炉内应停止一切与酸洗无关的工作,撤离所有与酸洗无关人员,以防 发生事故。 临时系统要求安装完毕并进行清洗泵最高压力的水压试验,清洗泵 8小时试运转合格,且严密不漏。 除盐水系统、废液排放系统、蒸汽系统均具备投运条件。 热力系统的隔离工作按要求完成。 汽包有关工作按要求完成。 10 流量表具备投运条件,取样、压力、温度测点装好,并且仪表校验合格。 酸洗临时值班室和化验间的通讯与照明装配好,并能满足酸洗工作的要求,化验台、仪器、 仪表、药品及记录报表齐全,有关电源座安装好。 操作人员、化验人员经过演习和培训,操作无误、化验准确、系统熟悉,各负其责。 酸洗现场照明充足,道路畅通,无事故隐患。 临时系统及酸洗范围内的设备、管道可先用除盐水冲洗合格,循环升温试验达到酸洗要求。 化学清洗的药品经检验确证无误,并按措施要求备足品种和数量。 清洗泵、浓酸泵的电源可靠。 ,安全措施的准备工作就序,检修的器材和工具已准备就序。 酸洗现场与酸洗指挥、协调部门,汽包与控制室通讯联系保持通畅。 炉膛封闭严密,观察孔、 人孔、烟风道、炉底冷灰斗水封等具备封闭条件。 预冲洗、临时系统水压试验和升温试验 : 冲洗流程 : 清洗泵→省煤器 /水冷屏→ 汽包→ 四周水冷壁→排放至雨水井。 清洗箱→清洗泵→省煤器 /水冷屏→汽包→四周水冷壁→清洗箱。 冲洗合格后 对临时系统做 10 分钟最高压力试验,如无渗漏,可确认合格;如有渗漏应立即处理,重新试验直至合格 向 过热器内充满氨水 500ppm,联氨 200ppm( pH=9~ )的保护液(水压后存放)。 全开清洗箱加热器进行升温试验 ,2 小时内可以升到 60℃ ,则认为加热系统合格 ,否则采取补救措施 ,加快升温速度。 碱洗 建立整体循环回路,流量调至 400t/h。 当回液温度达到 80℃时,维持该温度,调整汽包和清洗箱液位。 通过清洗箱向系统加入 %~ %Na3PO %~% Na2HPO4和 %N201。 温度维持 85177。 5℃,循环 6~ 8小时,结束。 碱洗液排入废水污水调节池。 碱洗过程中根据泡沫大小加入消泡剂 N202。 碱洗后用除盐水冲洗系统至 pH≤ ,水质澄清透明无油状物。 11 酸洗 : 建立酸洗循环回路 ,流量调至 350t/h,当回液温度为 55℃时 ,控制进液温度为 60℃ ,维持该温度 ,调整汽包液位在汽包中心线 100到 150mm 处。 如系统运行正常 ,即可加入 600KgN104 缓蚀剂、循环 15 分钟 ,然后可以开始加酸。 同时将另外 200 公斤缓蚀剂 及消泡剂(视泡沫大小情况)加入清洗箱, 启动酸喷射器进行加酸 ,控制进液酸度不得大于 %,当回液酸浓度达 5%左右时即可停止加酸 ,但加酸总量不得超过 30吨,加酸开始后可以添加 100KgEVCNa,以后当 Fe3+大于 300PPm 时,就补加 E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