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 坑底采用底盘时 ,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垂直 ,找正后回填夯实至底盘表面 . 基础采用卡盘时 ,下部土壤分层夯实 .深度允许偏差为177。 50mm,卡盘应与电杆连接紧密 . 回填土块应打碎每回填 300mm 应夯实一次 回填后杆基应设防沉土层 ,土层上部面积应大于坑口 ,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 300mm. .电杆组立及绝缘子安装 a,电杆组立 , 钢圈连接应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 ,焊完自检合格后在钢圈蓝打上焊工钢印 . 焊接前清除焊口上的油脂铁锈 ,泥垢 ,钢圈找正并留25mm 焊口缝隙 ,其错口量不大于 2mm,先点焊然后交叉施焊 .雨雪及大风天气时应采取妥善措施以保证焊接质量 . 当钢圈厚度大于 6mm时 ,应采用 v型坡口多层焊其外观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 焊完后整杆弯曲度不应超过电杆全长的 2/1000. 直杆 ,转角杆立好后横向位移均不大于 50mm,直线杆倾斜不大于杆长的 3/ ,紧线后向外角的倾斜 ,其杆梢位移不大于杆稍直径 . B,双杆组立 直线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横向位移不大于 50mm。 转角杆中心与中心桩横 ,顺向位移不大于 50mm。 迈步不大于30mm。 根开不超过177。 30mm. 横梁应保持水平 ,组装尺寸允许偏差为177。 50mm. 拉线安装 拉线盘的埋设深度及方向符合要求,拉线应与底盘垂直,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为 500~700mm。 承力拉线与线方向中心线对正,分向拉线必须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线与线路方向垂直。 跨越道路的拉线,应满足设计要求,与 通车路后边缘垂直距离不少于 5m。 使用 VT 型线夹时,拉线弯曲部分有明显松股,接触应紧密,线夹应用双罗母并紧,线夹处露出的线尾长度为 300~500mm。 线尾回 头处与本线应扎牢。 当采用绑扎固定时,拉线两端须设心形环,用直径不大于 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 绑扎应紧密、整齐、最小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绞线截面 (平方毫米) 最小缠绕长度(毫米) 上段 中段有绝缘子两端 25 200 200 35 250 250 50 300 300 导线架设 导线展放中应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应有磨伤, 断股、扭曲、金钩等现象。 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时,应根据损伤情况进行修补或将损伤部分全部刺除,其操作工艺和标准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同一档架空线或避雷线上下不应超过去时个直线接续管及格3 个补修管,各接管之间及与耐强线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是 15 m。 送电线路通过。输电线路施工方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a、b
否 1. □ □ 2. □ □ 3. □ □ 4. □ □ 5. □ □ 现场变化情况及补充安全措施 全员签名 编制人 (工作负责人) 审核人 (安全、技术) 安全监护人 签发人 (施工队长) 签发日期 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 B 工程名称: 编号: 施
边坡监测方案(最终)
析边坡表面的变形情况。 支护结构(挡土墙)变形监测:对高于 5m 的挡墙进行监测,在挡土墙顶面布置监测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分别测量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进而分析挡墙的变形情况。 裂缝观测:裂缝观测以人员巡视为主,有裂缝出现时布置裂缝监测断面,结合深层水平位移和表面位移观测成果综合分析。 以上监测项目具体布置如下图: ( 1)路堑 高边坡监测项目 如图 1
载客电梯安装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轨道 ≤ 5mm 图 C 图 .. 导轨安装 导轨在安装前应认真检查和调校,予组等准备工作,其工作顺序按 条文进行。 拆除导轨架,铅垂线在各列导轨中心端面外 50mm 处从样板架上悬下铅垂线,并准确地稳固在底坑样板上。 见图。 40mm高的一段工作面锯掉。 图 以解决放置油盒问题,对滚轮导靴不用润滑油的则无此要求。 导轨由底坑向上逐段立起,最后一 根导轨严格找正,以确保以后的导轨能准确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