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试题与答案内容摘要:
根据用户在软件使用过程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 C)。 1501 A. 纠错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改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中不包括( C)的内容。 0302 A. 复查初步分析结果。 B. 研究 现有的系统。 C. 导出新系统高层逻辑模型。 D. 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解法。 将软件组装成系统的一种测试技术叫( A)。 1403 A. 集成测试 B. 单元测试 C. 集合测试 D. 系统测试 技术可行性是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其主要内容一般不包括( C)。 0302 A. 风险分析 B. 资源分析 C. 人员分析 D. 技术分析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 1. 面向问题语言:是独立于(机器),非过程式语言 4GL。 0101 2. 软件有效性,指软件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0103 3. 软件项目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产品、过程和(资源)等。 0201 4. 计算机系统工程是用工程、科 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有关技术、方法和过程。 0301 5. 在 Jackson 方法中,实体结构是指实体在时间坐标系中的行为序列。 这种序列以顺序、选择和(重复)三种结构进行复合。 0602 6. 一个模块的 ―扇出数 ‖是指该模块直接控制的其他(模块数)。 0801 7. 第二代界面是简单的(菜单)式。 1202 8. 软件可适应性,是指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 0302 9. 如果一个模块控制另一个模块,称前者为主控模块,后者为 (从属 )模块。 0801 三、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错误打 X、正确打√) 1. 可行性研究工作要在初步的需求定义之前进行。 ( X) 0302 2. 软件开发、设计几乎都是从头开始,成本和进度很难估计。 (√ )0101 3. 文档( document) — 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 0101 4. 软件工程使用的软件工具能够自动或半自动地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和文档的生成。 (√) 0102 5. 为了充分发挥开发人员的潜力、缩短工期,软件工程项目的任务分解与安排应尽力挖掘可并行开发的部分。 (√) 0206 6. 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主要是需求规格说明,但该成果与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直至维护关系不大。 ( X) 0401 7. 类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的进一步抽象。 (√) 0701 8. 面对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人们显得力不从心。 往往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之一。 (√)0202 9. 数据输入的一般准则中包括采用灵活多样的交互方式,允许用户自选输入方式;允许用户控制交互过程。 (√) 1204 10. 如果在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方法,而在编码阶段采用的是面向过程的语言,那么这种翻译就比较困难。 (√) 1301 11. 软件测试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和 编码的最全面也是最后的审查。 (√) 1401 12. 如果测试过程没有发现任何错误,则说明软件没有错误。 (X)1401 四、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螺旋模型的适应场合有哪些。 0104 适应场合: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面向规格说明、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等多种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从定义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退役的全过程称为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开发风险分析实际上就是贯穿于软件工程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步骤,它包括哪些主要 内容。 1. 风险标识 2. 风险估算 3. 风险评价 4. 风险驾驭和监控。 需求评审评审标准(按照重要性的次序)包括正确性、无歧义性、完全性、可验证性和其它那些内容。 1)一致性。 2)可理解性。 3)可修改性。 4)可追踪性。 什么是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方法对程序进行检测。 1401 五、综合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为以下程序流程图分别设计语句覆盖和判定覆盖测试用例并标明程序执行路径。 1402 (x1) AN D ( y=0)(x=2) OR (z 1)语句段 1语句段 2开始结束TTFFabcde 解: 1)语句覆盖测试用例 令 x=2, y=0, z=4 作为测试 数据,程序执行路径为 abcde。 2)判定覆盖 ——分支覆盖 可以设计如下两组数据以满足判定覆盖: x=3, y=0, z=1(通过路径 abce); x=2, y=1, z=2(通过路径 acde)。 x=2, y=1, z=1;覆盖路径 acde x=1, y=1, z=1;覆盖路径 ace x=3, y=0, z=1;覆盖路径 abce 分别画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while 结构、 until 结构的程序图,并计算它们的 V(G)值。 0202 解: R1R1R2R1 R2( a ) 顺序结构V ( G ) = E – N + 2 = 1 – 2 + 2 = 1( b ) 选择结构V ( G ) = E – N + 2 = 4 – 4 + 2 = 2 ( c ) w hi l e 结构R1 R2V ( G ) = E – N + 2 = 3 – 3 + 2 = 2 ( d ) unt i l 结构V。软件工程试题与答案
相关推荐
ook_reserve=Φ Book_in∪ Book_out∪ Book_reserve=BOOK_STATE 第五章 为每种类型的模块耦合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耦合式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联程度的度量。 耦合强弱取决于接口的复杂度,进入或访问某一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一般模块之间的可能的连接方式有七种,构成耦合的七种类型,它们的关系为: 低 耦合性 高 非直接耦合
) 9. 用穷举测试是较现实的测试方法。 ( ) 在软件维护过程中改善性维护是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修改软件的活动。 ( ) 四、论述题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而影响维护的因素较多,除了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外,还有程序自身的因素,具体影响因素可归纳为: a) 软件系统的规模; b) 软件系统的年龄; c) 软件系统的结构。 1) 给出上述三项因素的解释,阐述“规模”
件危机。 软件危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1)经费预算经常突破,完成时间一再拖延。 由于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的计划很难制定。 主观盲目制定计划,执行起来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使得开发经费一再突破。 由于对工作量估计不足,对 开发难度估计不足,进度计划无法按时完成,开发时间一再拖延。 ( 2)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开发初期对用户的要求了解不够明确
件与明确地和隐含地定义的需求向一致的程度”。 更具体地说,软件质量是软件与明确地叙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档中明确描述的开发标准以及任何专业开发的软件产品但都应该具有的隐含特征相一致的程度。 它包括三方面含义:( 1)软件需求是度量软件质量的基础,与需求不一致就是质量不高; ( 2)指定的开发标准定义了一组指导软件开发的准则,如果没有遵守这些准则,肯定会导致软件质量不高; ( 3)通常
出存款存单给储户;如果是取款且存款时留有密码,则系统首先核对储户密码,若密码正确或存款时未留密码,则系统计算利息并打印出利息清单给储户。 答: 用数据流图描述本系统的功能,并用 ER 图描绘系统中的数据对象。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未接到复印命令时处于闲置状态,一旦接到复印命令则进入复印状态,完成一个复印命令规定的工作后又回到闲置状态,等待下一个复印命令;如 果执行复印命令时发现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