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内容摘要:

了农业技术指导站 ,引进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 对于很多农民来说 ,当遇到生产上的技术难题时 ,往往束手无策 ,将影响一年的收成 ,技术指导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农民技术上的建议与帮助 ,帮助农民选种及操作 ,指导农民的生产活动。 但是这种传统的技术指导方式 往往会受到信息资源数量和时效性的限制 ,得到的信息可能不能及时地反映目前农民技术上的缺陷 ,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目前我国省、市、县三级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 ,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库、知识管理系统和专家系统 等也正在逐步完善 ,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农业网点也已经初具规模 ,例如 ,农业部 1994 年建立了 “ 中国农业信息网 ”, 通过 “ 中国农产品促销平台 ” 实现农户之间以及国际、国内各省市之间的农产品信息共享和交换 ,帮助农民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价格信息以及农产品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 “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 于 1997 年 10 月开始运行 ,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北京大北农集团和农民日报社于 1999 年共同创办的中国农网 ,通过一种综合信息提供平台 ,使农民获得最新的经济政策和产品信息。 从 1990 年开始 ,科技部通过国家 863 计 划 ,组织实施的“ 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 该项目依靠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远程直接存取大型数据库中的信息和共享主机系统软件资源。 建设目标是将通讯、监测、模拟、自动控制和专家系统等多方面的技术有机地结成为一体 ,综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 加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农业专家决策系统与信息技术系统研究 ” 项目 ,形成了一批农业信息化平台技术和产品技术 ,研究开发了一批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 信息资源数据库。 例如 ,由北 京示范区组建的 “ 三网合一 ” 的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项目 ,能对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数据挖掘 ,形成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 ,依托该库建设农业网站 (三农网 ),实现互联网、电话网和无线网的基于同一数据库的 “ 三网合一 ”, 达到最大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目的。 张鸿教授 (2020)也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 ,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此外 ,针对农产品生产者面临的价格风险 ,我国一些学者提出农产品价格风险预警机制 ,实现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农业部从 2020 年 5 月开始 ,每月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信息。 总体 来说 ,国内已经建成初步的农业网站和后台数据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