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内容摘要:

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 ? 部分 3 答案: 一、选择题 D, A, B, C, A, C, C, C, D, D, A, B, C, C 二、填空题 网络协议, 7,传输, IP,封装,链路, 4, ICMP, ARP, RARP, IGMP 三、释义题 1.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 UDP 协议是一个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它使用端口号为不同的应用保留各自的数据传输通道, UDP 报头使用两个字节存放端口号,端口号的范围从 065535。 UDP 协议将可靠性问题交给应用程序解决。 UDP 协议应用于那些对可靠性要求不高,但要求网络的延迟较小的场合,如语音和视频数据的传送。 2. OSI: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 OSI 参考模型是一个描述网络层次结构的模型。 为了使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间能互相通信,各网络系统必须遵守共同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国际标 准化组织 ISO 于 1983 年提出了 OSI/ RM。 “开放系统互联 ”的含义是:任何两个系统只要都遵循 OSI 参考模型,相互连接,就能进行通信。 3. PDU: 协议数据单元。 对等层间交换的信息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PDU)。 4. DNS: 域名系统,用于将主机域名解析成对应的 IP 地址。 5.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发送邮件以及在邮件服务器之间转发邮件。 6. TCP: 传输控制协议 , TCP 协议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端对端的 传输层协议,由 TCP提供的连接叫做虚连接。 在发送方, TCP 将用户提交的字节流分割成若干个独 立的报文并传递给网际层进行发送;在接收方, TCP 将所接收的报文重新装配并交付给接收用户,它通过序列确认及包重发机制 解决 IP 协议传输时的错误。 四、简答题 1. TCP/ IP 分为哪几个层 ?都是什么。 TCP/IP 协议组被设计成 4 层模型,这 4 层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 (又称互连网络层 )和网络接口层 (又称主机 网络层 )。 2. TCP/ IP 与 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 3. 网络层提供了哪些服务 ?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路由选择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连接。 使用统一的网络编址方案,确定数据包从源 端到目的端的传输路径。 网络层还具有多路复用的功能。 网络层的流量控制对进入分组交换网的通信量加以控制,以防因通信量过大造成通信子网性能下降。 4.在 TCP/IP 的应用层都有哪些协议 ?写出 4 种以上协议。 ⑴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用于获取万维网 (WWW)上的页面信息。 ⑵ 文件传输协议 (FTP) 用于点对点的文件传输。 ⑶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 用于发送邮件以及在邮件服务器之间转发邮件。 ⑷ 邮局协议 (POP) 用于从邮件服务器上获取邮件。 ⑸ 终端仿真 (或虚拟终端 )协议 (TELNET) 用于远 程登录到网络主机。 ⑹ 域名系统 (DNS) 用于将主机域名解析成对应的 IP 地址。 ⑺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用于在网络管理控制台和网络设备 (路由器、网桥、集线器等 )之间选择和交换网络管理信息。 5.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为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 ?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及各层协议 和 层间接口 的集合被称为 网络体系结构 ( Architecture)。 具体地说, 网络体系结构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几层,每个层应提供哪些功能的精确定义。 在解决网络通信这样的复杂问题时,为了减少网络通信设计的复杂性,人们按功能将计算机网 络系统通信过程划分为许多个层,每一层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 部分 4 一、单选题 1. 若将某大学校园内的一间学生宿舍中的所有计算机用交换机连接成网络,则该网络属于 ( )。 A. 局域网 B. 城域网 C. 互联网 D. 广域网 2. 令牌环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物理层技术规范是 ( )。 A. IEEE B. IEEE C. IEEE D. IEEE 3. 不适用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 )。 A. 星型拓扑 B. 网状型拓扑 C. 总线型拓扑 D. 环型拓扑 4.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CSMA/CD 的机制是 ( )。 A. 争用带宽 B. 预约带宽 C. 循环使用带宽 D. 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5.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SMA/CD)技术,一般用于 ( )拓扑结构。 A. 网型网络 B. 总线型网络 C. 环型网络 D. 星型网络 6. 采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其通信是工作在 ( )方式。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都可以 7. 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局域网中,令牌是用来控制结点对总线的 ( )。 A. 传输速率 B. 传输延迟 C. 误码率 D. 访问权 8. 以下哪个地址是 Ether 的物理地址 ( )。 A. B. 00600800A638 C. D. 9. 典型的 Ether 物理地址中公司标识占 ( )。 A. 3 位 B. 16 位 C. 24 位 D. 32 位 10. FDDI 标准规定网络的传输介质采用 ( )。 A. 非屏蔽双绞线 B. 屏蔽双绞线 C. 光纤 D. 同轴电缆 11. 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 )。 A. 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B. 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功能 C.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 网络层与表示层的功能 12. 保持传统网络以太网帧结构、接口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等特点, 只是将每个位的发送时间变成 10ns。 这种局域网是 ( )。 A. ATM 网 B. 快速以太网 C. 虚拟以太网 D. 交换式以太网 13. 100BASETX 网络采用的物理拓扑结构为 ( )。 A. 总线型 B. 星型 C. 环型 D. 混合型 14. 快速以太网的帧结构与传统以太网 (10BASET)的帧结构 ( )。 A. 完全相同 B. 完全不同 C. 仅头部相同 D. 仅校验方式相同 15. 对于千兆以太网 , 1000BASET 使用的介质是 ( )。 B. 双绞线 C. 无线介质 D. 单模光纤 16. 1000 BASET 标准规定网卡与 HUB 之间的非屏蔽双绞线长度最大为 ( )。 A. 50m B. 100m C. 15m D. 15km 17. 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r 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 )。 A. 10Mb/s B. 100Mb/s C. 1 Gb/s D. 10Gb/s 18. 千兆以太网标准是 ( )。 A. IEEE B. IEEE C. IEEE D. IEEE 19. 下列关于 10 Gb/s 以太网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10 Gb/s 以太网只是将千兆以太网的速率简单地提高到 10 倍 B. 10 Gb/s 以太网只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C. 10 Gb/s 以太网的帧格式与 10Mb/s 的帧格式相同 D. l0 Gb/s 以太网仍然保留了传统以太网的最小和最大帧长度 20. 下列关于 l0 Gb/s 以太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10 Gb/s 以太网的传输距离依然受冲突检测的限制 B. 可以使用超五类双绞线作为 10 Gb/s 以太网的传输介质 C. l0 Gb/s 以太网既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也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方式。 D. 10 Gb/s 以太网仍然保留了传统以太网的最小和最大帧长度 21. 10Gb/s 以太网的传输介质使用 ( )。 A. 屏蔽双绞线 B. 非屏蔽双绞线 C. 同轴电缆 D. 光纤 22. 局域网交换机首先完整地接收数据帧,并进行差错检测。 如果正确,则根据帧目的地址确定输出端口号再转发出去。 这种交换方式为 ( )。 A. 直接交换 B. 改进直接交换 C. 存储转发交换 D. 查询交换 23. .局域网交换机的某一端口工作于半双工方式时带宽为 100Mb/s,那么它工作于全双工方式时带宽为 ( )。 A. 50Mb/s B. 100Mb/s C. 200Mb/s D. 400Mb/s 24. 在局域网交换机中,交换机只要接收并检测到目的地址字段就立即将该帧转发出去,帧出错检测任务由目的主机完成,这种交换方法叫做 ( )。 A. 直接交换 B. 存储转发交换 C. 改进直接交换 D. 查询交换 25. 交换型以太网 ( )。 A. 受到 CSMA/CD 的约束 B. 站点数越多,平均带宽越小 C. 覆盖范围受到碰撞域的限制 D. 各独立网段是被隔离的 26. VLAN 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 地位。 在由多个 VLAN 组成的一个局域网中,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 当站点从一个 VLAN 转移到另一个 VLAN 时,一般不需要改变物理连接 B. VLAN 中的一个站点可以和另一个 VLAN 中的站点直接通信 C. 当站点在一个 VLAN 中广播时,其他 VLAN 中的站点不能收到 D. VLAN 可以通过 MAC 地址、交换机端口等进行定义 27. 能完成 VLAN 之间数据传递的设备是 ( )。 A. 中继器 B. L2 交换机 C. 网桥 D. 路由器 28. IEEE 标准定义了 ( )。 A. 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 B. 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规范 C. 光纤局域网技术规范 D. 宽带网络技术规范 29. 100BASEFX 的意思是 100Mb/s 的基带传输方式,所用的介质是 ( )。 A. 光纤 B. 双绞线 C. 同轴电缆 D. 微波 30. 针对不同的传输介质, Ether 网卡提供了相应的接口,其中适用于非屏蔽双绞线的网卡应提供 ( )。 A. AUI 接口 B. BNC 接口 C. RS232 接口 D. RJ45 接口 31. 在一个长度超过 200 米的区域安装 100BASET 以太网时,用什么方法可以扩展网络的延伸范围 ( )。 A. 在服务器中安装大容量的硬盘 B. 安装高速网卡 C. 使用 6 类双绞线 D. 使用交换机或集线器 32. 网络结构化布线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哪种网络标准的出现对促进网络结构化布线技术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的是 ( )。 A. 10BASE5 B. 10BASE2 C. 10BASET D. 100BASETX 二、填空题 1. 总线型是局域网最主要的拓扑结构之一,总线型局域网的 ( ) 方法采用的是 “共享介质 ”方式。 2. 在环型拓扑结构中,结点通过相应的网卡,使用点对点连接线路,构成闭合的环路。 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 ( ) 传输。 3. 在对等式网络 (Peer to Peer)结构中,所有计算机相互的地位是 ( ) 的,没有专用服务器,每一个工作站既可以起客户机作用也可以起 ( ) 作用。 4. IEEE 802 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 ( ) 子层。 5. IEEE( ) 标准定义了 CSMA/CD 总线介质访向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6.在局域网中,数据帧的传送是依靠计算机等设备的 ( ) 地址, 7.在 10BASE5 中,每个网段电缆的两端必须连接终端电阻,以消除 ( )。 8.在 10 BASE 2 中,每个网段细缆的最大长度为 ( ) 米,每个网段最多可接入 ( )个工作站。 网络干线总长度最大为 ( ) 米。 9.当集线器接收到某个结点发送的帧时,它立即将 数据帧通过 ( ) 方式转发到其他的连接端口。 10. 冲突的解决方法是将网络分段,减少每个网段中站点的数量 , 使冲突的 ( ) 减小,从而增加了网络的总体 ( )。 实现网络分段的设备包括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