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__dbj13-29-2006[1]内容摘要:
防渗处理; - 11- 2 墙应双面 粉刷,外墙粉刷前应对灰缝欠饱满处用原浆补勾缝; 3 内外墙底部应采用约 200mm 高的 C20 素混凝土或耐水性好的砌体材料进行砌筑; 4 砌块墙体同一墙身的两面,当采用不透气饰面时,应采取有效的排湿措施; 5 其它防水、防潮措施可参照有关规定。 砌筑和抹灰 砌体砌筑和抹灰应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 砌筑砂浆或打底抹灰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砌块的强度等级,也不宜超出二个强度等级。 砌块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的 1/3,且不小于 150mm。 当在同一位置相邻 3 皮的搭接长度不能满足上述要 求时,应在水平缝内每道设置不少于 2φ 6 钢筋,钢筋两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 350mm 长。 外墙转角及内墙交接处应咬砌。 砌体应分基层和面层分层抹灰。 基层抹灰前,应采用界面剂做基层处理。 下列部位抹灰时应挂加强网: 1 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如砌体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相交接处; 2 暗埋管线的孔槽处; 3 抹灰总厚度超过 35mm 处; 加强网可采用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网宽度应不小于 200mm,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外墙抹灰面积较大(≥ 36m2)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超过 3m。 其 它 墙面水平方向的凹凸部分(如线脚、雨罩、出檐、窗台等),应做泛水或滴水,以避免积水。 墙与零配件的联结(如门、窗、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应牢固可靠。 如用铁件作为打入或穿过砌体的联结件时,应有防锈保护措施。 墙体洞口宽度一般不得大于。 当大于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砌体内墙上需吊挂设备和重物时,应在设计时事先考虑加固,留设预埋件。 当砌筑完毕后确需在未留设预埋件的位置吊挂重物时,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如采用穿墙螺栓。 对于后加的螺栓和支撑应符合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并做好防水、防锈处理。 - 12- 5 构造要求 墙的允许高厚比 砌块墙体的高厚比 β 应符合下列规定: β =H0/h≤ μ 1μ 2[β ] ( ) 式中 H0 —— 构件的计算高度,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确定; h —— 墙厚或矩形截面与 H0相对应的边长; μ 1——— 非承重墙 [β ]的修正系数,取 μ 1= ; μ 2—— 有门窗洞口的墙 [β ]的修正系数,按第 条采用; [β ]—— 墙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 采用。 注: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的距离 S≤ μ 1μ 2[β ]h 时,墙 的高度可不受本条限制。 表 墙的允许高厚比 [β ]值 砂浆强度等级 ≥ M5 [β ] 18 16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允许高厚比 [β ]应按表 所列数值乘以修正系数 μ 2: μ 2= 1- ( bs/s) ( ) 式中 bs—— 在宽度 s 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 s—— 相邻窗间墙之间的距离。 当按公式( )算得的μ 2 值小于 时,应采用。 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于墙高的1/5 时,可取μ 2= 按公式 ()验算 带壁柱墙的高厚比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 1 h 应改用带壁柱的折算厚度,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时,墙截面翼缘宽度可取壁柱宽加2/3 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横墙或壁柱间的距离。 2 当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 H0时, s 应取相应横墙间的距离。 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1 当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墙厚时,墙的允许高厚比可乘以提高系数 μ c: μ c=1+(bc/l) ( ) 式中 bc— 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 l— 构造柱的间距 2 当 bc/l> 时取 ,当 bc/l< 时取 0。 确定墙计算高度时, s 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 一般要求 砌块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填充墙,宜与柱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 500~ 600mm 设 2φ 6 拉结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下时,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 1/5,且不应小于 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时,沿墙全长贯通。 4 墙 长大于 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13- 墙高超过 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宽度大于 的洞口两测、长度超过 的独立墙体端部应设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顶部为自由端的墙体顶面应设置沿墙全长贯通的圈梁或配筋带。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宜沿墙高每隔 500~ 600mm 设拉结筋,其数量为每 120mm 墙厚不少于 1φ 6,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不得小于 1000mm。 墙体洞口下部应放置 2φ 6 拉结钢筋 ,伸过洞口两边长度每边不得小于 500mm。 墙内管线应沿砌块的模数位置横平竖直地预埋,不应斜置。 当管线集中或管径较大时,管线两侧应布设拉结钢筋(布设要求按第 条),以确保砌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暗管线的转弯处应增设接线盒或检修盒。 墙外管线预埋件应埋砌在砂浆水平缝内。 对口径大于φ 100mm 或有特殊要求的管线,其预埋件应留不少于 2φ 6 拉结钢筋,并砌入墙内 500mm。 外墙门窗洞口宜设混凝土预埋块。 重型门(如厂房门、车库门等)安装时,应设混凝土构造柱。 跨度大于 的门窗洞口的顶面或洞口上部砌体 高度小于洞口跨度 1/2 时应设计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过梁。 跨度小于 的过梁可采用 30mm 厚水泥砂浆配 3φ 8 钢筋的过梁。 跨度等于或大于 的过梁应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 - 14- 6 砌筑工程 一般规定 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砌块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并应对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等级进行进场复检,应防止干燥收缩值大、导热系数大、有放射性污染、出釜龄期短、强度低、破损大的砌块进入施工现场。 其它原材料也应附有出厂合格证。 施工现场应按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产品质量说明书进行验收,并妥善保管,防止损坏。 砌块堆放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砌块堆放场地应平整、干燥,并有防雨和排水措施。 砌块不宜着地堆放,防止浸水 ; 2 砌块应按规格、密度等级分批分别堆放,并作标识; 3 砌块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翻斗倾卸和任意抛掷; 4 砌块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 5 施工过程中,楼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砌块应分散堆放,不得集中。 不得使用出釜龄期不足、破裂、不规整、浸水或表面被污染的砌块。 对破裂和不规整的砌块可切割成小规格后使用。 切锯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不得用瓦刀凿砍。 砌筑时应控制砌块的含水率。 施工时的 砌块含水率宜小于 15%。 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用水、雨水对墙体造成的冲刷和淋泡。 预拌砂浆备用时,应储存在不失水的容器中,并应采取遮阳和防雨措施。 在储存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储存容器应标识清晰。 应确保先存先用,后存后用。 砂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毕,不得超保塑时间使用。 严禁不同品种砂浆混存混用。 墙体砌筑前,应根据建筑物平面、立面图绘制砌块排列图。 排列图应考虑砌块错缝搭砌的规定,并应设置皮数杆。 皮数杆应牢固地竖立在转角、内外墙交接处,间距以 4~ 8m 为宜。 杆上标明块层、灰缝、窗台板、门窗洞口、过梁、圈梁、预制件等的高度及位置,并应随时检查其准确性。 构造柱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留槎部位和模板适当润湿,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它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原浆水泥砂浆。 振捣时,应避免触碰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振。 检查主体结构上预留拉结钢筋的数量、长度和位置,不符合要求者应及时调整、补充。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 1 厚度小于 120mm 的墙及外墙; 2 过梁上与过梁成 60 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 1/2 的高度范围内; 3 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 4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 200mm 和转角处 450mm 范围内; 5 梁下及其左右各 500mm 范围内。 墙体砌筑 填充墙施工宜按下列工艺流程进行:清理基层 → 定位放线 → 立皮数杆 → 后置拉结钢筋→ 墙体坎台施工 → 选砌块 → 浇水湿润 → 满铺砂浆 → 摆砌块 → 安装门窗过梁 → 浇注混凝土构造柱、连系梁 → 砌筑顶部配套砌块。 - 15- 砌筑首皮砌块前,应清除砌筑部位所残存的砂浆、杂物等,校核放线尺寸并试排砌块。 砌块应一律咬砌,详见图。 砌墙前先拉水平线,在放好墨线的位置上,按排列图从墙体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 开始砌筑,第一皮砌块下应满铺砂浆。 除砌体底部第一皮砌块外,同一堵墙应用同类型、同等级砌块砌筑,不同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宜混砌。 砌筑前应先将砌块砌筑面适度洒水润湿并以清除浮灰,表面湿水深度宜为 5mm~10mm。 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连续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应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 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砌体收缩稳定后再补砌,补砌采用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 60176。 左右,砌筑砂浆应饱满。 应至少间隔 7 天后补砌。 铺浆应均匀、平整,随铺随摆 ;砌块宜一次摆正,或在砂浆失去塑性前调平;否则,应铲去砂浆重新砌筑。 竖缝应填满、捣实、刮平。 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浇水润湿,然后用相同材料接砌。 如留槎确有困难时,必须沿高度 500mm 内设置 2φ 6 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应小于 700mm。 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埋入砌体内部的拉结筋,应设置正确、平直。 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后置于混凝土 墙柱的拉结钢筋可选用膨胀螺栓法、植筋胶后植法或预埋钢板法进行施工。 灰缝要求横平竖直。 砂浆应饱满,原浆随砌随勾缝,可用φ 10 钢筋将灰缝勾成深度1mm~ 3mm 的凹缝。 砂浆饱满度:水平缝不应低于 80%,竖直缝不应低于 80%。 严禁出现瞎缝、透亮缝和用杂物塞缝。 灰缝厚度应均匀,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 15mm,垂直灰缝不得大于 20mm。 施工时若有集中荷载直接作用在砌体上,应临时设置垫板或采取其它加固措施。 砂浆应在规定的保塑时间内使用完毕。 在高温条件下砌筑时,可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当日最高气温高于 +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__dbj13-29-2006[1]
相关推荐
别声明: a) 在您购买本公司产品后,请保留好 合同 证明和发票。 b) 公司承诺,当产品出现故障时,需现场维修的,在 接到通知 24 小时内公司派人到场排除故障。 c) 如工程质量和承诺达不到合同要求,本公司愿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赔偿。 d) 艺普 公司保留对本条款进行解释和修改的权力。 D 显示屏研发、生产条件。 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良好的完成对显示屏的各项使用需求,给 客户
ssories. For boil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system to calibrate and maintain the automatic instruments periodically shall be set up. Article 17 Drawings and relativ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如下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省。 2:装机容量少,间歇运行,运行费用低。 3:能够适应废水变化波动大的特点,具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公司短暂停产或检修能够适应。 4:本工艺曝气设备选用高效、低能耗的微孔曝气器, 具有充氧量大、氧利用率高、运行稳定、曝气均匀的特点。 5:本工艺流程简便易操作,根据水质水量实际情况可随时调节,有较大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超过墙厚的 1/3,墙厚小于 120 ㎜的墙体不得双向对开管槽。 管线开槽以距门窗洞口 300 ㎜外为宜。 2 敷设管线后的槽内管表面应低于 4~5 ㎜,并将管与墙体卡牢,不得有松动、反弹现象。 嵌填 管槽时,对槽内进行 洒水湿润,宜用掺入加气混凝土砌块碎屑的专用砌筑或抹面砂浆填实至与墙面平齐( 也可按质量比, 即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加气混凝土碎屑 =1: 1: 3 进行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