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内容摘要: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 的事吗。 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 2. 出示例 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 50 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 你们会做吗。 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 应纳税额。 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 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 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做 “ 试一试 ”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 教学调整 ☆ 9 生:先求 5200 元的 10%是多少。 再加上 5200 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练习二的第 1 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18 万和 360 万分别表示什么。 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 学生讨论并练习。 四、拓展提高 练习二的第 4 题。 我国 2020 年 10 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 1600 元以下不征税。 月收入超过 1600 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超过部分不到 500 元的 5% 超过部分是 500 元 2020 元的 10% 超过部分是 2020 元 5000 元的 15% ********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 1800 元,爸爸月收入 2500 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 1800 元吗。 为什么。 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 税率是多少。 那么爸爸的收入是 2500 元,应纳税额为多少。 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五、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 认识到什么。 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 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 23 题。 教学反思: 10 课 题:第四课时 教案内容: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储蓄 的含义。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信用社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老师的家里有 8000 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 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 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说得真好,储蓄能支持国家 建设,这是储蓄的优点,我们一起看以下的信息投影:2020 年 12 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 18363 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 8563 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 2099 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 5711 亿元。 这些钱都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 据统计,到 2020 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 10 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 储蓄分几种类型。 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 三、 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 ,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 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泰兴镇的信用社,存款之前,信用社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 试试看。 (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并相应介绍 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八千元存入了信用社。 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信用社把它取出来,同学们都记得当初存入信用社的金额是人民币八千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八千元整。 是少了还是多了。 这 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什么是利息。 八千元又是什么。 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 你还知道什么。 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我国 1998 年到 2020年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利率如下:(投影) ☆ 教学调整 ☆ 11 时间 活期 整存整取 1 年期 整存整取 2 年期 整存整取 3 年期 整存整取 5 年期 4 14 从表中你能获得哪 信息。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根据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八千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四、 联系例题,升华认识 你能帮亮亮算一算,到期时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看书,与书上较对。 指名读: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要按 20%的税率缴纳利息税。 存款的利息必须按 20%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 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根据你手上所填写的存单能否帮老师算一算,老师应该交纳多少利息税。 实际得到的又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汇报交流。 指着某同学,你为什么可以不纳税。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 五、 自主归纳,实际运用 这节课你 获得了哪些信息。 掌握了什么本领。 运用所知识完成练习二的 8 题。 教学反思: 12 课 题: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案内容: 第五课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 页的例 4 和 “ 练一练 ” ,练习三的第 1~4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 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 “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 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4 认识折扣。 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 4 的场景图。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 “ 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 ” 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 “ 打折 ”。 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 80%出售,打 “ 八三折 ” 就是按原价的 83%出售。 探索解法。 提出例 4 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 这里的 “ 12 元 ” 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 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 追问: “ 现价是原价的 80%”这个条件中的 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 1。 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 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 80%=实际售 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 ⅹ 元。 ⅹ 80%=12 ⅹ =12247。 ⅹ =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 15 元。 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 教学调整 ☆ 13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 80%;也可以用原价 15 元乘 80%,看结果是不是 12 元。 二、指 导完成 “ 练一练 ”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 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 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 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 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第 1 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说。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
相关推荐
教案内容: 第五课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 页的例 4 和 “ 练一练 ” ,练习三的第 1~4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 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 “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
( 2 分) “ 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 这句话在 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 2 分) 短文 (二) 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 21 分)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 阿尼帕妈妈的 孩子们 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 ,为老人 过母亲节。 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 老人 亲吻 着 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 这时候
考察活动的研究表明,进入 90 年代沙尘暴频繁发生,与人类在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关系,人类对环境过度的‚索取‛是造成沙尘暴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积累应用 : 保护 环境的标语 保护环境的成语 课例链接 : 19《云雀的心愿》 PPT B8%B5%C4%D0%C4%D4%B8%BF%CE%BC% 19《云雀的心愿》 教学设计 html 植树造林的 资料 古诗两首 与文本对话 :
析: 教学过程: 课前一分钟。 播放乌鸦喝水的 flash。 谈话: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你能 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吗。 希望同学们能像这只聪明的乌鸦 一样,会观察、勤动脑。 一、 理解体积的含义。 感受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出示一个空杯 —— 给空杯倒满水 —— 再出示同样大的一个空杯。 问:这两个杯同样大,装的水是否相同。 空杯中放入一个桃 ——
鸡有 600只。 ( 1)鸭比鸡多 32 ,鸭比鸡多多少只。 ( 2)鹅比鸡少 52 ,鹅比鸡少多少只。 ( 1)小名有 200元,小刚的钱是小名的 54 ,小刚有多少钱。 ( 2)小名有 200元,小力的钱 比小名的多 54 ,小力的钱比小名多多少钱。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 1”,红花是黄花的 1011 ,绿花是黄花的 106。
(每小题 4分,共 20分) 125+ x=305 1 x- 81=140 1 x+ 3= 1 =21 1 x247。 = 四、按要求写数( 共 16分) 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 8分) 9和 3 6和 10 7和 5 8和 12 [9, 3]= [ ] [ ] [ ] 可要 自觉检验哟 ! 命题人:南京市雨花台区教研室 赵贵龙 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 8分) 4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