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内容摘要:
专业集聚,建立 10 个左右专业群。 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以主干专业为重点不断优化集群专业结构,主动适应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 以示范建设重点专业和省特色专业等群内核心专业为重点,深化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和专业群体建设,力争在 “ 十三 五”末建成 35 个在省内外有较具影响力的重点特色专业及专业群。 改革。 以专业集聚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专业群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改革。 以全院公共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在现有建设课程的基础上每年新增立项重点建设课程 25 门左右,力争建成院级重点课程 130 门,其中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100 门。 建立与完善学校与行 (企 )业合作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 加快重点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形成与专业教学资源集 成、教学方式灵活的专业教学新模式。 至 “十三五”末,完成编写出版 60 门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及学习指导,建成 35 以优质核心课程为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导向,围绕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和教学改革,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结合学校第三教学区启用和 XX 市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每年选择 2 个校内实训基地立项重点投入与建设,形成 10 个具有一定规模、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和生产服务能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依托XX 职教集团及专业群分会,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 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成 30 个左右稳定 的校外实训站 (点 ),提高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能力。 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和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为平台,逐步增加现有基础上的改革试点专业或专业群。 积极开展以面向中职毕业生为重点的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强化技能要求、提高技能成绩的比重,完善自主招生实施办法。 适量增加 “ 3+2” 等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招生规模,加强与试点中职学校的全方位合作,共同开发、实施一体化培养的课程方案。 深入开展职教体系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努力 形成高职专业培养的特色优势。 (二 )大 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行动 保证每年教师引进与培养经费达到 3%,力争 500 万元外来经费用于 “ 教师发展促进行动 ”。 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继续全面实施专业教师 “ 联系一个企业、结对一个师傅、参与一个项目、带一批学生实习 ” 的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教师参与 “ 工程 ” 自觉性的政策引导,严格执行并完善参与 “ 工程 ” 的各项制度,统筹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营造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氛围,加强考核、评比优秀,切实保证每二年二个月的实践锻炼时间,切实完成 “ 四个一 ” 的工作任务,切实提升教师的专 业实践能力。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按 照每个重点专业建设一个专业教学团队的要求,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参照专兼 1:1 的比例,聘用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相关专业的建设工作和教学工作等,并保证每个专业群有 3 名以上兼职教师为区域内的行业专家,构建专兼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完善团队发展机制和考核机制,推进专业教学团队的快速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团队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继续实施 “ 攀登工程 ” 、 “ 培育工程 ” ,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出国进修、访学等 途径,加快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并保持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30名。 青年教师 能力提升计划。 制定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总体规划和个人发展计划,实施学校专业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专家双导师制,有计划安排青年教师下企业担任兼职,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 建立青年教师科研孵化工作站,安排专项经费设立科研种子基金,保障青年教师在科研领域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 )不断创新合作共生推进行动 保证用于推进产学合作项目经费达到 1%的基础上,争取政府、企业投入有较大增长。 职教集团建设。 探索新形势下职教集团发展 的新路子,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强化集团内涵建设,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 探索与行业企业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 ,扎实推进产学深度融合。 深化校际之间合作,协同推进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 积极开展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合作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拓展与产业园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技术服务工作站的范围,面向区域重点产业或新兴产业建成校外工作站 3 个,并保持健康发展。 发展继续教育。 提高认识,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学校 “ 十三五 ” 时期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合作,拓展合作对象和领域,扩 大各类成人教育招生规模,各类成人教育规模超过 4000 人。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拓宽职业培训和鉴定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年培训量达到 10000人次,年鉴定认证人数达到 6000 人次。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争取与12 所国外高校实现合作办学,逐步提升学校国际化视野。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各部门与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依托重点建设专业,整合学校科研力量,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成 5 个专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咨询或技术检测中心,并保持正 常运行。 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积极争取各级教科研课题立项,着力提高教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水平,申报立项省部级科技项目 20 项,力争在国家级项目立项中实现突破,并努力提高课题完成质量。 在合作项目数量、层次提高的同时,注重社会服务的实际成效,合作取得国家专利 20 项,实现批量生产的各类设计 30 项,合计完成各类社会服务到款额 1500 万。 (四 )深入开展学生成才服务行动 保证用于学生资助与教育、服务、卓越计划经费达到 3%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 健全学生教育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 培养的全过程,把扎实推进思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创业创 新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倡导勤奋学习相结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宿舍、校园网络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进网络。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相关推荐
内容不多,同时缺少配套的医疗、娱乐、运动、科教等服务设施与机构,还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学生社区中服务学生的机构还很少,如学生社区内至今还没有设立(或还没有前移至学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学生事务办理服务中心、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帮困助学(勤工俭学)指导中心等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业创业指导、法律咨询援助、日常事务办理、学业与生活指导等提供服务的机构。 此外
策,依托集团化多元合作平台,大力推进以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校企合作,切实发挥专业群产学合作组织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模式)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在办学、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全力打造以专业群产学合作组织为内核的课程发展规划平台、教学资源组织平台和教学运行管理平台,促进专业群与对应产业融合;以课程结构柔性化改革为基础,强化选修制、学分制建设,构建有利于与中等职业教育
写一张工作票。 :按各竞赛项目及鉴定方案的要求执行。 计分方法 理论基础知识满分为 100 分,占总成绩 40%; 技能笔试总分 100 分,占总成绩 10%; 工作票知识 100分,占总成绩 10%; 实际操作 100分,各占总成绩 40%; 总成绩 =理论基础知识、技能笔试、工作票、实际操作各项成绩加权分之和。 (满分 100分) 六、竞赛内容及评分标准 竞赛内容及分值结构 竞赛题型
0 苏价费( 96) 417 号、苏价综( 96) 153 号 25 丙酮 100 苏价费( 96) 417 号、苏价综( 96) 153 号 26 甲醛 50 苏价费( 96) 417 号、苏价综( 96) 153 号 27 乙二醇 100 苏价费( 96) 417 号、苏价综( 96) 153 号 28 正己烷 100 苏价费( 96) 417 号、苏价综( 96) 153 号 29 环己烷
对市场竞争,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积极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证。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资质认证申报与迎审准备工作: 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充分认识资质认证的重要性 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 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开展卫生技术服务必需条件,疾控中心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能从 原卫生防疫站 的监督执法转变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原来的劳动卫生的程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