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物化学历年真题总结内容摘要:

甘氨酸 20 种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都属于: Lα 基酸 2020A23. 21 当溶液的 pH 与某种氨基酸的 pI一致时,该氨基酸在 此 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 A. 兼性离子 B. 非兼性离子 C. 带单价正电荷 D. 疏水分子 E. 带单价负电荷 2020A23. 21 A 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碱性 的 α 氨基和酸性的α 羧基,可在酸性溶液中与质子 ( H+)结合呈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 NH3 +) , 也 可在碱性的溶液中与 OH结合 ,变 成带负电荷的阴离 子 ( COO)。 因 此氨基酸是一种两性电解 质 , 具有两性解离的特性。 氨基酸的解离方式取决于其所处溶液的 pH。 若溶液 pH< pI, 解离成阳离子 ; 若溶液 pH > pI,解离成阴离子;若 pH=pI ,成为兼性离子,电中性 (A)。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模序结构 2020B113. 21 亮氨酸肽链属于蛋 白 质的 2020B114. 21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 基 酸残基的相对位置属于蛋白质的 2020B113 . 21 E 2020B114 . 21 C ①亮氨酸拉链就是蛋白质分子上一段富含 亮 氨酸的区域,其 最 明显的特征为 亮 氨酸在 ɑ 螺旋中频繁出现,拉链 形成区每隔 6 个氨基酸就有 1 个亮氨酸残基,这些亮氨酸残基在 ɑ 螺旋的疏水侧形成直线状。 因早期模型中设 想亮氨酸残基交互排列成拉链状,故命名为亮氨酸拉链。 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形成拉链的两个蛋白上的亮氨 酸残基平行排列。 而 且相互作用的ɑ 螺旋相互缠绕, 以 7 个残基为一个重复单位 , 个氨基酸残基为一个螺旋。 根据模序的定义: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具 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 ,被 称为模序。 可 见亮氨酸拉链是模序结构 (6 版生物化学 P16 已改称模体 )。 ②蛋白质分 子中氨基酸的排列 顺序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整条肽链中所有氨基酸残基在三维空间的排布是蛋白质的三级结 构。 2020A19 . 22 D 2020A23. 21 下列哪种氨基酸体内 不 能合成,必需靠食物供给 ? A.缬氨酸 B.精氨酸 C.半胱氨酸 D.组氨酸 E.丝氨酸 2020A23. 21 A 体内需要但又不能自行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包括 8 种氮基酸 :缬、异亮、亮、苯丙、 蛋、色、苏、赖 (使用同音记忆法记忆为 :“写一两本淡色书来” )。 口诀: 苯兵鞋亮色亦靓, 家留数来共八将 2020A23 . 21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 .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P26L14 B .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 .肽键的断裂 D .蛋白质的水解 2020A23 . 21 A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 ,蛋 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 (A),从 而导致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 称 蛋 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变性主要发生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破坏,无肽键断裂,不涉及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改 变。 分子伴侣可以协助蛋 白 质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 .下列分子中 , 属于分子伴侣的是 A. 胰岛素原 B. 热休克蛋白 P18L11 C. 组蛋白 D. DNA 结合蛋白 B 分子伴侣是细胞中一类保守蛋白质,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各功能域和整体蛋白质的正确折叠。 分子 伴侣包括热休克蛋白和伴侣素两大家族。 热休克蛋白属于应激反应性蛋白,高温应激可诱导蛋白合成增加,包 括 HSP70、 HSP40 和 GreE 三族。 对某种自发折叠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可促进需要折叠的多肽折叠为有天然空 间构象的蛋白质。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 酸 性氨基酸的是 B. 甘氨酸 C.亮氨酸 D.天冬氨酸 2020A25. (生 化 第 2 章 ) D 酸性氨基酸有两个: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2020A19. 22 稳定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 和 β-折叠的化学键是 A.肽键 B.二硫键 C.盐键 D.氢键 E.疏水作用 蛋白质分子结构分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经常考到的知识点为表现形式和维系键。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定义 蛋 白 质 分 子 中 氨 基 酸的排列顺序 指 蛋 白 质 主 链 的 空 间结构 整 条 肽 链 所 有 原 子 在三维空间的排布 蛋 白 质 分 子 中 各 亚 基的空间排布 表现形式 肽链 α 螺旋,β 折叠 β 转角、无规卷曲 结构域、分子伴侣 亚基 维系键 肽键 (主要 ) 二 硫键 (次要 ) 氢键 疏水作用、氢键 范得华力、离子键 氢键、离子键 意义 一 组 结 构 是 蛋 白 质 空 间 构 象 和 特 异 性 功能的基础 , 但不是 决 定 空 间 构 象 的 唯 一因素 二 级 结 构 是 由 一 级 结构决定的。 在蛋白 质中 存 在 2 ~ 3 个模 体 , 发挥特殊生理功 能 分 子 量 大 的 蛋 白 质 常分割成 1 个或数个 结构域 , 分别执行不 同的功能 含 有 四 级 结 构 的 蛋 白质 , 单独的亚基一 般无生物学功能 可见稳定蛋白质分子中α 螺旋和β 折叠的化学键是氢键。 ②核酸的化学结构及 性 质 1994A14. 21 合成 DNA 的原料是 A. dAMP dGMP dCMP dTMP B. dATP dGTP dCTP dTTP C. dADP dGDP dCDP dTDP D. dATP dGTP dCTP dUTP E. dAMP dGMP dCMP dUMP 1994A14 . 21 B 合成 DNA 的原料中,碱基为 A、 T、 G、 C,因此合成 DNA 的原料是 dATP、 dTTP、 dGTP、 dCTP。 假如你足 够聪明,从本试卷第 9 题干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1996A 22. 21 稀有核苷酸存在于下 列 哪一类核酸中。 A. rRNA B. mRNA C. tRNA D.核仁D NA E.线粒体D NA 1996A 22. 21 C R NA 分根多类型,如 rRNA、 m RNA、 tRNA 等 , 其中 tRNA 为含稀有碱基最多的 RNA( 占 10%~20% )。 稀有碱 基包括双氢尿嘧啶 (DHU) 、假尿嘧啶 (ψ )、甲基化的嘌呤 (mG、 mA)。 1997A20. 21 在核酸中,核苷酸之 间 的连接方式是 A. 2’ , 3’ — 磷酸二酯键 B. 3’ , 5’ — 磷酸二酯键 C. 2’ , 5’ — 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E.氢键 1997A20. 21 B 本题与【 2020A20. 21】完全相同。 1998A20. 21 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 链 温度( Tm)不同,以下关 于 T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 中 GC 对比例愈高, Tm 愈高 B. DNA 中 AT 对比例愈高, Tm 愈高 C.核酸愈纯, Tm 范围愈大 D.核酸分子愈小, Tm 范围愈大 E. Tm 较高的核酸常常是 RNA 1998A20. 21 A DNA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加 热、 加酸或加碱 ) , 由双链解开的过程称为变性。 Tm 指核酸分子内双链 解开 50% 的温度,也称解链温度。 ① Tm 大小与核酸分子中所含碱基的 G + C 的比例有关, G+ C 比例越高, Tm 值 越 大 , 这是由于 G= C 碱基对有三个氢键 ,比 只有两个氢键的 A= T 碱基对更稳定。 ② Tm 还与 DNA 分子的长短有关 , DNA 分子越长, Tm 越大。 ③ DNA 分子是均一的,则 Tm 范围越小;如 DNA 分子不均一,则 Tm 范围大。 ④由 于 DNA 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RNA 分子是单链(也可有局部双螺旋 ) , 因此 Tm 值较高的核酸常常是 DNA。 1999A21. 21 下 列几 种 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 各 不相同,哪一种 DNA 的解链温度 ( Tm )最低。 A. DNA 中 A+T 含量占 15% B. DNA 中 G+C 含量占 25% C. DNA 中 G+C 含量占 40% D. DNA 中 A+T 含量占 60% E. DNA 中 G+C 含量占 70% 1999A21. 21 B DNA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 (加热 、 加 酸或加 碱 ).由双链解开的过程称变性。 Tm 指核酸分子内双链解开 50%时的温 度 , 也称解链温度。 Tm 大小与核酸分子中所含碱基的 G+C 比例有关 , G+C 比例越高 , Tm 值越大。 B 项 G+C 比例为 25%, 小于 C 项的 4O%及 E 项的 70%,因此 B 项的解链温度最低。 A、 D 项中为 A+T 比例,与解链温度的高低无关。 2020A21. 21 下列关于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 叙 述正确的是 A.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盘旋成双螺旋 B.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为右手螺旋 C. A 十 G 与 C 十 T 的比值为 1 D. A 十 T 与 G 十 C 的比值为 1 E.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 2020A21. 21 C DNA 双螺 旋结构模型常考,解答参阅【 2020A 20. 22】。 2020A21. 21 通常不存在 RNA 中 , 也不存在 DNA 中的碱基是 A.腺嘌呤 B.黄嘌呤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E.尿嘧啶 2020A21. 21 B 存在于 DNA 中的为 A、 G、 C、 T, 存在于 RNA 中的为 A、 G、 C、 U, 故通常不存在 RNA 中 , 也不存在 DNA 中的碱基 是黄嘌呤。 2020A20. 21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 的 连接方式是 A. 2’ , 3’磷酸二酯键 B. 3’ , 5’磷酸二酯键 C. 2’ , 5’磷酸二酯键 D. 1’ , 5’糖苷键 E.氢键 2020A20. 21 B 11 简单记忆法:①“核一昔一酸” =“核” 为 核 箱 、 “苷” 记忆为碱基 、 “酸”为磷酸。 ②核 (核糖 )+苷〔碱基 )=核昔。 “核”与“昔”之间的结合键为 — 糖苷键。 ③核昔 +破 (麟敌 )二核昔酸。 “核昔”与“酸”之间的结合健为 — 防健。 ④多个核苷酸组成核酸。 “核苷酸”之间的连接健为 —— 3’ , 5’ 磷酸二脂健。 2020X143. 21 下列关于 tRNA 三叶草结构的叙述 , 正确的是 A. 5’端第一个环是 DHU 环 B.有一个密码子环 C.有一个 Tψ环 D. 3’端具有相同的 CCA— OH 结构 2020X143. 21 ACD 已发现的 tRNA 均呈三叶草样二级结构。 从 5’ → 3’ 依次为 : DHU 环 、反 密码子环 、 Tψ环 、相 同的 CCAOH 结 构。 三叶草样二级结构中为“反密码子环 ” ,并非密码子环,因此 B 项错。 答案为 ACD。 2020A24. 21 DNA 受热变性时,出现的 现 象是 A. 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 B.在 260 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增高 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 D.溶液黏度增加 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2020A24. 21 B DNA 在各种因素作用 下 (加热 、加 酸或加碱 ) ,由 双链解开的过程称变性。 此 过程中维系碱基配对的氢键断裂 , 但不伴随共价键的断裂, DNA 双螺旋结构变成松散的单链,并非多核苷酸水解成单核苷酸。 DNA 变性时,粘 度降低 , 浮力密度增大。 在 DNA 解链过程中 , 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 , DNA 在紫外区 260nm 处的吸光 值增加( B 对 )。 2020A24. 21 下列关于 m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核内由 hnRNA 剪接而成 B.真核生物 mRNA 有“帽子”和“多聚 A 尾”结构 C.生物体中各种 mRNA 的长短不同,相差很大 D.是各种 RNA 分子中半衰期最长的一类 E.其功能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2020A24. 21 D hnRNA(不均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