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内容摘要:

加工车间铣形。 ② 座面 先将 剔好榫眼面边、抹头组装在一起,再用小锯铩面边与抹头之间格角榫肩口,最后拆开面边、抹头,用扁铲铲去没有锯到的榫肩部分; 并将面边、抹头、穿带及面心板组装在一起,施胶,等胶干后送机加工车间加工前后腿的榫眼。 ③ 面心板券口 将加工好的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山立券口分别组装,并施胶,等胶干后送雕刻车间进行装饰纹样的雕刻。 4)异型部件粗磨找型 在已经加工出的圈椅椅圈、联邦棍、靠背板、前后腿、前枨、山枨及后枨零部件基本外形的基础上,按照图纸用砂纸对圈椅的这些零部件进行精确形状尺寸的加工。 尤 其是椅圈、联邦棍、鹅勃及后腿上节的找型过程十分复杂,为了达到标准,先用尖木锉找型,再用砂纸打磨,最后用卡尺卡取所打磨部位的直径,并与图纸尺寸比较,达到图纸要求为止。 靠背板找好型后,还需送雕刻车间进行装饰纹样的雕刻。 5)整体装配 是将加工好的圈椅椅圈、座面、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扶手牙头、联邦棍、前后牙板及雕刻好的前、山券口和靠背板组装在一起。 用小锯去铩圈椅前枨、山枨、后枨及前后腿的榫肩,以使它们与其相接的零件结合地更加紧密,然后将以上各零部件拆开,并在零部件的榫头和槽口处涂上胶粘剂,重新进行装配,装配好后用麻绳对圈椅整体进行规方。 6)扫活 等胶干后,用木锉对圈椅各零部件的直边进行倒棱,倒完棱后,用小锯将露出的面边、前枨、山枨及后枨的榫头锯掉,并用 100砂纸整体打磨一遍。 4 木工、雕刻工艺的质量检验 技术工艺检验标准 产品主要尺寸应以产品图纸的标注尺寸为主,并参照 QB/T2385199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 产品的外形公差允许值为177。 3mm ,部件公差的允许值为 177。 形状和位置公差 项目 部件名称及规格 允许值 翘曲度 面板、正视部件 对角线长度 1400mm 2mm 1400对角线长度 700mm 1mm 对角线长度 700mm 0mm 底脚平稳度 四脚着地 1mm 平整度 面板、正视部件 工艺结构检验标准 雕刻工艺应保证雕刻图案清晰完整、层次分明,铲底平整、光洁、无刀痕。 产品雕刻、圆角、线型等加工图案应与图纸中的设计图案相一致。 产品施胶零件的拼缝应严密,不允许有黑胶缝。 产品装板部件的装板不允许有松动和离缝。 即使有裂缝,最大缝隙也应小于。 打磨工艺在传统硬木家具 的制作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检验硬木家具质量高与低的重要标准,如俗语有: “ 一凿、二刻、七打磨 ”。 传统硬木家具打磨用的是挫草,也称 “ 节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