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桥拆除专项施工方案_图文内容摘要:

裂缝主要成因是:新旧墩台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裂缝。 根据现场对旧桥的实地勘测,第一至五跨(副跨):拱高(拱顶 拱脚)均为 米,拱脚至原地面约 3米,第六至十跨(主跨):拱高约为 米,第六跨 第十跨 第九跨 第八跨 第七跨 第五跨 跨距 28m 净距约 5m 中建六局国省干线“联十四”牛崎头至山城翠眉段拓宽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部 牛崎头大桥旧桥拆除方案 5 拱脚至水面线约 米。 (二)道路交通管制及导行 为确保安全,我部在大桥拆除施工阶段,对东大路牛崎头段实 行全封闭施工,所有经牛崎头大桥往来县城的车辆均从南靖动车站附近的桥梁上绕行,并采取如下措施保证交通安全(详见附件 2): ( 1)在动车站路口及东大路与 319 国道交叉路口分别设置限行标志及交通导行标牌。 ( 2)在大桥两侧距桥头约 50m 外用彩板瓦对施工区域进行全封闭围挡,设立警示牌、反光标志及爆闪灯。 ( 3)牛崎头大桥桥两侧桥头位置设混凝土隔离墩并粘贴交通禁行标志及反光条。 ( 4)在大桥东西两侧各设置一名专职交通引导员对进入施工区域的车辆进行交通引导。 (三)河道封闭 在大 桥拆除施工前,项目部与南靖县县政府、水利管理局、河道管理处等部门进行协调。 对西溪江面上的船只,钓鱼爱好者、水上运动等的一切活动进行疏导、劝退,在距大桥 300m 红线外的江面上拉起红色浮标,悬挂警示牌及夜间反光标志。 (四)拟投入的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神冈破碎机(加长臂) 350D 4 臂长 12 米 2 卡特破碎机 320C 2 3 轮式挖机 100 2 4 自卸汽车 10 轮 10 5 装载机 50 2 6 空压破碎机 2 中建六局国省干线“联十四”牛崎头至山城翠眉段拓宽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部 牛崎头大桥旧桥拆除方案 6 7 氧气切割设备 满足施工需要 8 小型运输车 农用 15 9 通话对话机 18 台 10 风镐、錾凿、撬棍 满足施工需要 (五)拟投入人员及专业拆桥队伍职责 旧桥拆除由专业拆桥队伍实施拆除,拟投入青壮年劳力 30 人。 严格按照拆桥方案进行施工,为确保拆除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项目部对拆除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并对专业拆桥施工队管理人员进行详细分工,明确个人职责: 拆桥总指挥:张家铨,负责拆除桥梁现场指挥以及安全责任人,拆桥过程中发现问题与项目部拆桥负责人及时沟通; 技术负责人:蔡锋明,负责拆桥方案的拟定,拆桥过程中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协助拆桥总指挥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拆桥组长;施乐军,熟悉整个拆桥工序,并负责监督作业人员在拆桥过程中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进行施工; 后勤保障;黄智生,负责整个工程的后勤保障工作及各班组的协调配合工作; 专职安全员;叶志平,负责拆桥全过程的安全指导及监督,确保拆桥安全有序地进行; 工程质检科;张传理,负责对拆桥过程中桥梁整体稳定性的观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六)拆桥前准备工作 大桥拆除前,现场指挥组长必须检查确认以下几点后开始拆桥施工: 拆桥相关人员、设备到位 施工现场封闭,无闲杂人、车辆; 中建六局国省干线“联十四”牛崎头至山城翠眉段拓宽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部 牛崎头大桥旧桥拆除方案 7 旧桥东西两头、河道两侧,巡逻安全员持通信对讲机上岗到位; 新桥防护设施是否按要求完成; 破碎机施工平台、便道、拱底填埋的土方是否到位 (填埋高度高出水面不小于 1 米); 五、大桥拆除施工方案 (一)旧桥拆除施工流程 总体施工流程:施工便道修筑及拱下填土→栏杆及电力、通讯管线迁移→桥面板中间纵向切开使上下游拱桥分离→下游侧桥面板拆除→上游桥面板拆 除→下游拱圈打断自落拆除→上游拱圈打断自落拆除→桥墩破除→废渣清运。 (二)施工便道修筑及拱下填土 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设置在旧桥左右两侧,使用碎石土填筑,上下游便道宽各为 4米,便道填土高度 6 米,高于 芗江水位 线 1 米,单侧便道长 140 米,便道外侧采用 1: 的坡放坡。 便道填土步骤从第七孔往第十孔依次推进(小里程往大里程推进)。 为了满足重型车辆的通行需要,施工便道填筑时需分层碾压夯实,压实度≥ 93%。 因便道坝体引起流速增大使便道外坡面受水流冲刷,在外坡面 及过水通道两侧 用防渗膜覆盖再用砂袋堆码加以防 护,同时考虑过水要求,在拱桥第八跨、第九跨跨中位置通长设置 每跨两 道直径为 米的钢筋混凝土管作为导流洞 ,并在第十跨的跨中位置断开十米作为过水通道。 如发生连续暴雨天气或河水突然猛涨等突发事情,项目部将根据现场情况调用挖机在第十跨 过水通道两侧挖宽河道 以增加排水能力 ,保证河道通畅。 (见图 4) 拱下填土 由于新建右幅距旧桥过近,净距仅 5m(见图 3)。 为防止主拱圈掉落至中建六局国省干线“联十四”牛崎头至山城翠眉段拓宽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部 牛崎头大桥旧桥拆除方案 8 地面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对新建右幅基础产生扰动,或飞溅块石砸伤墩柱,旧拱桥从水中墩第七跨至第十跨桥拱下采取全宽填土措施,拱下填土降低了塌落高度,减 弱了拱圈掉落的冲击力。 拱下填土高度与施工便道同高,并与施工便道同步填筑施工。 为了进一步减少冲击力的传导,在上游便道与拱下填土之间设 米宽,深度 2 米的隔离沟(见图 5)。 主要工程量: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便道及拱下填 土 m3 29148 全长 140m,顶宽4++4=,平均填土高度 6m,坡比 1: 2 防渗膜 m2 4531 3 砂袋 m2 453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