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检验工艺内容摘要:

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 应当与保护线( PE)可靠连接 目测,必要时测量验证 电气 绝缘 C 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应当符合 下表 要求 : 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 (直流 ) /V 绝缘电阻 /MΩ 安全电压 ≤ 500 > 500 250 500 1000 ≥ ≥ ≥ 由施工或者维护保养单位测量,检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C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厂名和型号、 规格 参数;铭牌 、型式试验合格证内容 与实物应当相符 对照检查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型式试验合格证和铭牌、实物 3 井道及相关设备 井道 封闭 C 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 应当完全封闭 ;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 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危害直接,或者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 目测 12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 井道及相关设备 顶部空间 C 对于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导轨应当提供不小于 +( 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低 部 件 的 水 平 面 之 间 的 自 由 垂 直 距 离 不 小 于+( m) 距 (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 )不小于 +( m) ,与 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 间距不小于 +( m) 的空间 (任意平面朝下均可) 注: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 可以用下值代替: 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 4m/s 时,可以减少到 1/2,但是不小于 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 4m/s 时,可以减少到 1/3,但是不小于 (2)当轿厢完全支承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应当有 不小于 +( m) 的制导行程。 对于强制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1)轿厢从顶层向上直到撞击上缓冲器时的行程应当不小于 ,轿厢上行至缓冲器行程的极限位置时应当一直处于有导向状态 ; (2)当轿厢完全压在上缓冲器上时, 应当同时满足以下3 个条件: 自由垂直 垂直距离应当不小于 ; 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 的 自由 垂直距离不小于 ,与导靴 或滚轮、钢丝绳附件、垂直滑动门横梁等的 自由 垂直距离不小于 ;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均可)。 (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 ,平衡重(如果有)导轨的长度能提供不小于 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1)测量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的相应数据,计算确认是否满足要求; (2)用痕迹法检验 对重(平衡重)导轨的制导行程 井道安全门 C (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 11m 时,其间应当设置 高度不小于 、宽度不小于 的 井道安全门(使用轿厢安全门时除外 ); (2)门 上 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 (3)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 以 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1)测量相关数据; (2)打开、关闭安全门,检查门的启闭和电梯启动情况 井道 检修门 C 井道检修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高度不小于 ,宽度不小于 ; (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 (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 (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1)测量相关数据; (2) 打开、关闭安全门,检查门启闭和电梯启动情况 13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 井道及相关设备 导轨 C (1)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 2 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 (如果间距大于 应当有计算依据) ; (2)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应当采用双面连续焊缝 , 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 ; (3)每列导轨工作面每 5m 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 的 T 型对重导轨 不大于,不设安全钳的 T 型对重导轨 不大于 ; (4)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 , 轿厢导轨为 0~ +2mm,对重导轨为 0~ +3mm 目测或者测量相关数据 轿厢与井道壁距离 B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 ,对于局部高度小于 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 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开锁区内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测量相关数据;观察轿厢门锁设置情况 层门地坎下端的井道壁 C 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 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连续垂直表面,由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其高度不小于开锁区域的一半加上 50mm,宽度不小于门入口的净宽度两边各加 25mm 目测或者测量相关数据 井道内防护 C (1)对重(或者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当采用刚性隔障保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 ,向上延伸到离底坑地面至少 , 宽度应当至少等于对重(或者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 ; (2)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 , 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当设置隔障, 隔 障应当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 , 并且有足够的 宽度 以 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 ,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 ,隔障应当贯穿整个井道,宽度至少等于运动部件或者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 目测或者测量相关数据 极限开关 B 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 (如有) 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强制驱动电梯的 极限开关动作后,应当以强制的机械方法直 接切断驱动主机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回路 (1)将上行(下行)限位开关(如果有)短接,以检修速度使位于顶层(底层)端站的轿厢向上(向下)运行,检查井道上端(下端)极限开关动作情况; (2)短接上下两端极限开关和限位开关(如果有), 以检修速度 提升( 下降 ) 轿厢,使对重( 轿厢 ) 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检查极限开关 动作 状态 ; (3)目测判断强制驱动电梯极限开关切断供电的方式 14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3 井道及相关设备 随行电缆 C 随行电缆应当避免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与极限开关等装置干涉, 当轿厢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电缆不得与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 目测 井道 照明 C 井道应当装设 常备式 电气照明,当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 1m 处应当具有足够照度。 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照明 目测 底坑设施与装置 C (1)底坑底部应当光滑平整,不得渗水、漏水; (2)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 性 装置(如梯子),该装置不得 凸 入电梯的运行空间 ; (3)底坑内应当设置以下电气装置: ,在进入 底坑时和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 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 “ 停止 ” 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在进入底坑时能方便操作; +PE 型 电源插座 目测;操作验证停止装置和井道灯开关功能 底坑空间 C 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 底坑空间尺寸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底坑中有一个不小于 的空间(任一面朝下均可) ; (2)底坑底面与轿厢最低部件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当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井道壁之间,轿厢最低部件和导 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在 之内时,此垂直距离允许减少到 ;当 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 大于 但小于 时, 此垂直距离 可按等比例增加至 ; (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测量轿厢在下端站平层位置时的相应数据,计算确认是否满足要求 限速绳张紧 装置 B (1)限速器绳应当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或者其配重)应当有导向装置; (2)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应当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转 (1)目测张紧和导向装置 ; (2)电梯以检修速度运行,使电气安全装置动作,观察电梯运行状况 缓冲器 B (1)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应当设置缓冲器 ,强制驱动电梯还应当在 行程上部极限位置设置缓冲器 ;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 1m/s 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以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 (2)缓冲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厂名 、 型号、 规格 参数 以及型式试验编号, 铭牌 、型式试验合格证 内容与实物应当相符 ; (3)缓冲器 应当 固定可靠 ; (4)耗能型缓冲器液位 应当 正确,有验证柱塞复位的电气安全装置 (1)对照检查缓冲器型 式试验合格证和铭牌、实物; (2)目测缓冲器的固定、液位和电气安全装置 15 项目及类别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对重(平衡重)下方空间的防护 C 如果对重(平衡重)之下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当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者在对重(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 目测 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 ) 轿顶电气装置 C (1)轿顶应当装设 2P+PE 型电源插座; (2)轿顶应当装设一个易于接近的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能够防止误 操作的双稳态开关(检修开关)进行操作; ,即取消正常运行(包括任何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运行,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梯恢复正常工作; ,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 , 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 “ 停止 ” 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安全装置仍然起作用 ; (3)在 轿顶应当装设一个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停止装置, 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 以 “ 停止 ” 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 如果检修运行控制装置设在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位置,该停止装置也可以设在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 (1)目测电源插座、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和停止装置的设置; (2)操作验证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安全装置和停止装置的功能 轿顶 护栏C 井道壁离轿顶外侧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 ,轿顶应当装设护栏,并且满足以下要求: (1)由扶手、 栏杆组成; (2)当自由距离不大于 ,扶手高度不小于 ,当自由距离大于 ,扶手高度不小于 ; (3)护栏装设在距轿顶边缘最大为 ,并且其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 (4)护栏上有关于俯伏或斜靠护栏危险的警示符号或须知 目测或者测量相关数据 轿厢安全窗(门) C 如果轿厢设有安全窗 ( 门 ) ,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设有手动上锁装置,能够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用规定的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 ; (2)轿厢安全窗不能向轿厢内开启,并且开启位置不超出轿厢的边缘 , 轿厢安全门不能向轿厢外开启,并且出入路径没有对重(平衡重)或者固 定障碍物 ; (3)其锁紧由电气安全装置予以验证 操作验证 轿厢和对重(平衡重)间距 C 轿厢及关联部件与对重 (平衡重) 之间的距离应当不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