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集内容摘要:

如果把一个小功率二极管直接同一个电源电压为 、内阻为零的电池实行正向连接,电路如图所示,则后果是该管 ( )。 (a) 击穿 (b) 电流为零 (c) 电流正常 (d) 电流过大使管子烧坏 1 . 5 V D+ 8.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 D 为理想元件, US =5 V,则电压 uO= ( )。 (a) Us (b) US / 2 (c) 零 R LDU Su O++ 9. 电路如图所示 , 所有二极管均 为理想元件,则 D1 、 D2 、 D3 的工作状态为 ( )。 (a) D1 导通, D2 、 D3 截止 ; (b) D1 、 D2 截止, D3 导通 (c) D1 、 D3 截止, D2 导通 ; (d) D1 、 D2 、 D3 均 截止 D 1D 2R0V+ 6 V 12 VD3 3V 第 15 页 共 45 页 10.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 D1 、 D2 为理想元件,判断 D1 、 D2 的工作状态为 ( )。 (a) D1 导通, D2 截止 ; (b) D1 导通, D2 导通 (c) D1 截止, D2 导通 ; (d) D1 截止, D2 截止 D1D215V12VR++ 11. 型号为 2CP10 的正向硅二极管导通后的正向压降约为 ( )。 (a) 1V (b) V (c) V 12.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同一型 号的 理想元件,电阻 R =4 k,电位 uA=1V, uB =3V,则电位 uF 等于 ( )。 (a) 1 V (b) 3 V (c) 12 V R+ 1 2 Vu Au Bu FDD 13.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 ui=6sintV, U=3V,当 t =2 瞬间,输出电压 uO 等于 ( )。 (a) 0 V (b) 6 V (c) 3 V u i RUDu O+++ 14. 电路如图所示, D 为理想二极管, ui = 6sin t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 uOM = ( )。 (a) 6 V (b) 3 V (c) 3 V 第 16 页 共 45 页 U3Vu iDR uO+++ 15. 电路如图 1 所示,已知 U =6V, u =18sin tV,波形如图 2,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的压降可忽略不计,则二极管两端电压 uD 波形为图 3 中 ( )。 u / V18uDV/12UuDUuR0 t t t t 图 3 图 2 图 1 12 12DuDV/uDV/000( )c( )b( )a+++U 第 17 页 共 45 页 16. 电路如图 1 所示,二极管 D 为理想元件, U u3V, i =6sin tV,则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为图 2中 ( )。 3 6 36 图 1 图 2 t t t tDuiRUuOV/63 3 63636uO( b )uOV/( d )( c )( a )uOV/0000uOV/+++9 17. 电路如图所示, D1 , D2 均为硅管(正向压降 ), D 为锗管(正向压降 ),U= 6V,忽略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则流过 D D2 的电流分别为 ( )。 (a) 2mA, 2mA (b) 0 , 2mA (c) 2mA, 0 2. 5k R 1D 1 D 2+2. 5k R 2DU 18. 电路如图所示, D1, D2 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信号 ui=6sinωtV 时,输出电压 uO的最大值为 ( )。 (a) +1V (b) +4V (c) +6V 第 18 页 共 45 页 1 V4 V10 k u i u OD 1 D 2++++ 19. 电路如图所示, D 为硅二极管,根据所给出的电路参数判断该管为 ( )。 (a) 正偏 (b) 反偏 (c) 零偏  12 V10 k20 k1 5 k D15k  20. 稳压管反向击穿后,其后果为 ( )。 (a) 永久性损坏 ; (b) 只要流过稳压管电流不超过规定值允许范围,管子无损 (c) 由于击穿而导致性能下降 21. 动态电阻 rZ 是表示稳压管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大小对稳压性能的影响是 ( )。 (a) rZ 小则稳压性能差 ; (b) rZ 小则稳压性能好 ; (c) rZ 的大小不影响稳压性能 22. 电路如图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Z=10V,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ZMAX = 20 mA,输入直流电压 UI=20V,限流电阻 R最小应 选 ( )。 (a)  (b)  (c)  RD ZuIU O++ 23. 电路如图所示,直流电压 UI=10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Z=6V,则限流电阻 R 上的压降 UR 为 ( )。 (a) 10V (b) 6V (c) 4V (d) 4V 第 19 页 共 45 页 RD ZU Ru I U O+++ 24. 图 1 所示电路中,二极管 D 为理想元件,设 ui=10sinωtV,稳压管 DZ 的稳定电压为5V,正向压降不计,则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为图 2 中 ( )。 RDZ 图 1510uOV/ 图 2 t t tui uOD( a )( b )( c )uOV/uOV/0005++ 25. 电路如图所示,稳压管 DZ 正向压降视为零,它的稳定电压为 7V,则回路中的电流等于 ( )。 (a) 0 (b) 10mA (c) 25mA (d) RD Z+ 4003V 26. 电路如图所示,设 DZ1 的稳定电压为 6V, DZ2 的稳定电压为 12V,设稳压管的正向压降为 ,则输出电压 UO 等于 ( )。 第 20 页 共 45 页 (a) 18V (b) (c) 30V (d) 30 V2 k UODZ1D Z2++ 27. 普通双极型晶体管是由 ( )。 (a)一个 PN 结组成 (b)二个 PN 结组成 (c) 三个 PN 结组成 28. 测得电路中工作在放大区的某晶体管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 0V、  和 ,则该管为 ( )。 (a) NPN 型锗管 (b) PNP 型锗管 (c) NPN 型硅管 (d) PNP 型硅管 29. 已知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 VE = , VB= , VC = 5V, 则 该管类型为 ( )。 (a) NPN 型锗管 (b) PNP 型锗管 (c) NPN 型硅管 (d) PNP 型硅管 30. 图示的三极管接在放大电路中,该管工作 正常,测得 UBE= ,则此管的类型为 (a) PNP 型锗管 ; (b) NPN 型锗管 ; (c) PNP 型硅管 ; (d) NPN 型硅管 EBC ( )。 31. 晶体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 )。 (a) 单向导电性 (b) 电流放大作用 (c) 稳压作用 32. 如果改变晶体管基极电压的极性,使发射结由正偏 导通改为反偏,则集电极电流( )。 (a) 反向 (b) 近似等于零 (c) 不变 (d) 增大 33. 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情况为 ( )。 (a)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b) 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 (c) 发射结、集电结均正偏 (d)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第 21 页 共 45 页 34. 已知某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 6V、 9V 和 ,则 6V所对应的电极为 ( )。 (a) 发射极 (b) 集电极 (c) 基极 35. 晶体管的穿透电流 ICEO 是表明 ( )。 (a) 该管温度稳定性好坏的参数 ; (b) 该管允许通过最大电流的极限参数 ; (c) 该管放大能力的参数 ; 36. 已知某晶体管的 ICEO 为 200A ,当基极电流为 20A 时,集电极电流为 1mA,则该管的 ICBO 约等于 ( )。 (a) 8mA (b) 10 mA (c) 5A (d) 20A 37. 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基极电流 IB适当增加时 ,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rbe 将 ( )。 (a) 减 小 (b) 增 加 (c) 不 变 38. 在计算低频小功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