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初稿内容摘要:

记录(交换时间、交换数据、交换结果等)的查询。 根据查询的结果,用户可以分析某节点某数据项的最后传输时间,并判断未正常完成交换的数据项; 8. 日志监控:能配置日志监控的系统信息,并能够管理系统的运行日志; 9. 正确性核实:平台提供对交换数量统计比对、交换数据列表查询比对,对数据传输中的自定义规则进行校核,对校核有误的数据作出提示; 10. 授权控制:用户权限管理包括目录管理授权、资源使用授 权、平台管理授权等。 分中心管理 1. 可视化配置管理: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新增业务系统与前置机的数据接入,以拖拽的方式实现业务数据的获取、清洗、转换、合并等功西安协同集成中间件 电话: 02988386222 传真: 02988386111 地址:西安市高新二路 12 号协同大厦 邮编: 710075 169。 19972020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共 41 页 第 11 页 能。 2. 节点状态监视:查看本节点的运行情况(正常、异常、停止等),并对异常情况报警; 3. 共享目录管理:查看共享目录,并对属于本节点的共享信息资源进行维护管理; 4. 数据录入功能:提供 EXCEL、 WORD、 XML 等 格式 的业务数据导入数据库 平台维护 1. 用户角色管理:管理用户、角色的注册信息和修改信息,以确定其是否存 在,根据权限划分级别,将不同用户配置为所需角色,并 赋予相应地权限; 2. 日志监控管理:管理系统的运行日志,配置日志监控的系统信息; 3. 系统备份升级:管理系统日常运行的系统备份工作和软件的升级工作,可根据需要安装和升级节点软件。 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需求 平台支持 1. 支持 Windows、 AIX、 Solaris、 HPUX、 Linux 等多种操作系统。 2. 解决异构系统之间由于通讯协议不同而造成的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 异构数据库访问 1. 支持双向数据访问,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可直接访问如: DB Oracle、Sybase、 SQL Server 、 MySql等多种数据库系统。 2. 提供 共享交换平台与源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补偿能力,即根据数据中心中经过标准化的数据对源数据进行治理。 3. 支持分布式数据缓存技术。 西安协同集成中间件 电话: 02988386222 传真: 02988386111 地址:西安市高新二路 12 号协同大厦 邮编: 710075 169。 19972020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共 41 页 第 12 页 XML 支持 1. 支持对 XML 文件的自动分解。 2. 支持将 XML 文件映射为一个或多个数据表。 3. 支持 SQL/XML 标准,可以直接使用 SQL 函数生成 XML 格式的数据。 信息安全 1. 在数据源和数据服务级别构建安全策略,控制信息资源暴露方式。 2. 提供用户管理功能,可使用工具进行用户和用户组的加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3. 方便与安全框架相结合,并实现消息加密、数字签名等功能。 基于标准 1. 可以利用 XML、 WEB 服务、 SQL 和 J2EE 标准。 2. 符合 ESB 标准架构,如 JBI 或 SCA 3. 基于 JMS、 HTTP、 FTP 等标准进行数据传输 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性能需求 1. 系统容量要求:单台普通 PC 服务器支撑的交换系统数不小于 10 个,同时挂接的数据交换接口不小于 100 个; 2. 数据交换能力:系统支持文件和消息等多种交换方式,支持多线程处理,并具有负载均衡能力,; 3. 交换数据量:支持大数据包传输,支持数据分割交换,数据包大小不受限制,可根据网络状况定制数据包大小,在保证一定数据传输速度的同时,避免占用全部网络带宽; 4. 数据中心 最高 更新 频率 15 分钟一次, 前 置机最高更新频率可达到秒级 5. 可 适应不同 的网络情况 ,如:局域网内部、外网与局域网、两个局域网之间 ; 西安协同集成中间件 电话: 02988386222 传真: 02988386111 地址:西安市高新二路 12 号协同大厦 邮编: 710075 169。 19972020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共 41 页 第 13 页 6. 业务数据从数据产生单位数据库到数据需求单位数据库的交换时间不超过 1 分钟; 7. 一兆以下的文件类数据从数据产生单位到数据需求单位交换时间不超过 3 分钟。 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部署、运行需求 平台能够在政务内网以及政务专网上正常运行,并支持外网用户的数据访问,在保证性能能稳定性的要求下,所需硬件、软件配置尽可能低。 平台做为可支撑多种跨部门应用的基础设施,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整合多个模块和多个节点的基础上,应 支持 P2P 的可 靠数据交换模式,避免单点故障和效率瓶颈,并提供全面的容错机制。 平台采用“分布式部署、集中式管理”的运行模式,通过部署多个节点服务器实现了从各部门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交换,并在数据交换平台部署中央管理服务器负责对多个服务节点进行管理。 3 交换平台 建设策略 总体思路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通过建设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 建立 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度,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构筑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和存储体系 ; 支持资源共享、资源互通和 业务 协同 ,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建设 原则  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对政务信息资源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存储体系等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结合现有基础和实际业务需要,突出重点,分步进行建设。 西安协同集成中间件 电话: 02988386222 传真: 02988386111 地址:西安市高新二路 12 号协同大厦 邮编: 710075 169。 19972020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共 41 页 第 14 页 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集成和整合现有的、分散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及软硬资源,形成新的共享应用体系,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优化配置。  需求主导、安全可靠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选择需求迫切、效益明显、特色突出、易于突破的跨部门应用,与平台建设同步进行;从系统设计、软硬件选型、安全 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安全防范,保证系统高效、稳定、不间断运行。  实用灵活、标准规范 适应电子政务分布应用的实际特点,提供应用开发框架和基础服务,灵活适应需求的变化;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平台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各类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互操作。 建设目标与任务 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是由各地信息化主管部恩统筹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具有数据交换服务、数据共享服务、目录服务、安全服务和平台管理等功能。 建设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主要目的为:  负责为各机构对象提供基础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  负责信息交换 所需基础功能的统一建设和管理,为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提供服务。  依托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地方基础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 依托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构建各地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以及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 通过构建政务资源共享交换核心支撑体系,以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 推动形成合理的政务信息资源总体布局,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和 利用,构建科学的信息资源全流程管理机制。 功能定位 资源 共享 交换 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的重要保障,是信西安协同集成中间件 电话: 02988386222 传真: 02988386111 地址:西安市高新二路 12 号协同大厦 邮编: 710075 169。 19972020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共 41 页 第 15 页 息化应用的公共基础设施。 主要功 能定位到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交换:在安全通信的前提下,满足实时、批量、请求代理等多种交换需求等。  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注册、更新、发布、共享和调用。  业务协同:提供方便、快捷的流程管理工具,支持分布式流程,提供角色和组织结构的管理能力。  门户服务:支持单点登录、用户授权管理、内容管理、个性化服务、多种设备介入,提供门户网站公共技术框架。  数据存储与管理:坚持集中于分布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安全可靠的、可管理的信息资源 数据中心体系。  数据挖掘与 统计分析 :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技术,进行趋势自动预测和以前 为发展模式的自动探测,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服务。  安全服务:提供统一认证、授权、加密等安全服务,应支持第三方安全认证。  管理服务:提供统一的配置、部署、监控工具,具有远程部署、日志管理和系统维护功能。 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数据挖掘、数据存储、安全服务等提供管理服务。 4 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本系统的建设应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 建设标准上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及 地方 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规范要求。 此外,还须注意体现以下原则:  开放性和规范化原则 : 在系统的设计和开 发过程中能够体现统一的框架、协议、标准和规范,体现与网络无关、与操作系统无关、与数据库无关、与应用无关的开放性思想。  可靠性原则 : 提供整套的从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性能的监控和故障恢复策略,保证物理层的高度可靠。 西安协同集成中间件 电话: 02988386222 传真: 02988386111 地址:西安市高新二路 12 号协同大厦 邮编: 710075 169。 19972020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共 41 页 第 16 页  安全保密原则 : 在保证平台高度可靠的基础上,平台可以结合 CA( 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体系和统一授权管理,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确保身份的真实性,在敏感信息的传送中采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防止重要信息的泄漏。  可扩充性原则 : 平台采用基于组件的技术构造应用软件系统,便 于系统快速扩充,实现现有应用系统的整和,保护用户以前的软件投资。  可维护性原则 : 采用简单、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多种输入方式,最大程度方便非计算机人员的使用。 提供统一的图形化的维护界面,维护人员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即可完成对整个系统的配置、管理。 技术路线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OA) 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这使得 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SOA 本身就是一种面向企业级服务的系统架构,简单来说, SOA 就是一种进行系统开发的新的体系架构,在基于 SOA 架构的系统中,具体应用程序的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并且具有统一接口定义方式的组件 (也就是 service)组合构建起来的。 因此,基于 SOA 的架构也一定是从企业的具体需求开始构建的。 但是,SOA 和其它企业架构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SOA 提供的业务灵活性。 业务灵活性是指企业能对业务变更快速和有效地进行响应、并且利用业务变更来得到竞争优势的能力。 对企业级 架构设计师来说,创建一个业务灵活的架构意味着创建一个可以满足当前还未知的业务需求的 IT 架构。 事件驱动模型 (EDA) 一个事件驱动框架( EDA)定义了一个设计和实现一个应用系统 的 方法学,西安协同集成中间件 电话: 02988386222 传真: 02988386111 地址:西安市高新二路 12 号协同大厦 邮编: 710075 169。 19972020 西安协同时光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共 41 页 第 17 页 在这个系统里事件可传输于松散耦合的软件组件和服务之间。 一个事件驱动系统典型地由事件消费者和事件产生者组成。 事件消费者向事件管理器订阅事件,事 件产生者向事件管理器发布事件。 当事件管理器从事件产生者那接收到一个事件时,事件管理把这个事件转送给相应的事件消费者。 如果这个事件消费者是不可用的,事件管理这将保留这个事件,一段间隔之后 再次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