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建筑材料复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上测定其(稳定度)和(流值),以这两项指标来表征其(高温时抗变形)能力。 对于高速和一级公路,还要加做(动稳定度)试验。 3评价沥青路面水稳性方面,通常采用的方法用有二类,一类是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属于这类试验的方法有(水煮法)和(浸水法 )。 另一类是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试验),属于这类的试验方法有(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 3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测试方法有(射线法)、(离心分离法)、(回流式抽提仪法)和(脂肪抽提器法)。 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有(表观密度)、(理论密度)、(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和(沥青饱和度)。 二、简答题: 水煮法和水浸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 数量不同:水煮法为 5 个以上,水浸法为 克沥青, 100 克集料。 集料的粒径不同:水煮法为 ,水浸法为。 冷却时间不同:水煮法室温下冷却 15 分钟,水浸法室温下冷却 1小时。 浸泡方法不同:水煮法微沸水中泡 3分钟,水浸法 80℃水中浸泡 30 分钟。 什么是级配。 答:级配是集料各级粒径颗粒的分配情况。 级配可分为二种形式: 连续级配:粗细粒径逐级都有,有较好的工作性,施工和易性好,易搅拌,但粗集料之间没有形成骨架,力学指标不好。 间断级配:缺少一级或几级粒径的料,不易搅拌,不易碾压,工作性不好,粗集料易形成骨架,力学指标好。 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划分界线 是怎样规定的。 答: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 毫米,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 毫米。 沥青混合物中,一般情况是以 毫米为粗细集料分界线,对于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是以 毫米为分界线的。 什么是凝结时间。 对混凝土施工有什么意义。 答:凝结时间是水泥从加水到水泥失去可塑性的时间。 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初凝时间短,将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和浇灌。 终凝时间太长,则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速度。 什么是不合格水泥。 什么是废品水泥。 答:凡是细度、终凝时间、烧失量不满足规范要求,有 不溶物,外观标志不清,强度不够的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凡是初凝时间达不到规范要求,氧化镁含量超过规范规定值,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满足要求的水泥为废品水泥。 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不安定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评价。 答: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水泥体积安定性试验通常采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 各种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几乎都产生不同程度的体积变化,水泥石的轻微变化一般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但是,水泥含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或硫酸盐时,水化速度较慢,水泥结硬后仍在继续水化,则引起已结硬 的水泥石内部产生张应力,轻着可降低强度,重着可导致开裂或崩溃。 评价的方法:试饼法和雷氏夹法。 水泥常规指标有哪些。 发生争议时以何种方法为准。 答: 细度:采用干筛法和负压筛法,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体积安定性:采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发生争议时以雷氏夹法为准。 标准稠度用水量: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时刻起到水泥失去塑性而经过的时间。 终凝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时刻起到水泥硬化而经过的时间。 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怎样测定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答: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包含: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这四个方面的含义。 应该具有:满足运送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和易于浇捣密致的密实性。 测定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方法有: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 坍落度试验:是用标准坍落度筒测定,试验时将坍落度筒放在用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中,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三分之一,每层均匀的插捣 25次。 最后将多余试样用镘刀刮平,而后立即垂直提起坍落度筒,将坍落度筒与混和料并排放在平 板上,测量筒高与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件最高点之间的高差,即为新拌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以毫米为单位。 进行坍落度试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保水性、棍度和含砂情况。 什么是抗折强度。 答:道路路面或机场道面用混凝土,以抗弯拉强度为主要强度指标,以抗压强度作为参考强度指标。 什么是碱 集料反应。 怎样预防。 答:碱 集料反应:水泥中的活性碱和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在潮湿状态下发生的缓慢化学反应,受此影响,水泥混凝土结构物出现大面积开裂。 预防:防止碱 集料反应的危害,现行规范规定:一是使用碱含量小于 %的水泥或采用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合料;二是当用钾、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必须试验。 1碱 集料反应主要类型。 应采用什么方法鉴定集料与碱发生潜在的有害反应。 答: 碱 硅反应( ARS),是指碱与集料中活性二氧化硅反应。 碱 碳酸盐反应( ACR)是指碱与集料中的活性碳酸盐反应。 鉴定方法: 岩相法:检验确定哪些集料可能与水泥中的碱发生反应。 砂浆长度法:检验集料产生有害反应的可能性。 1水泥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是怎样确定的。 答:粗集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根据《钢筋混凝土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用粗集料,其最大颗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四分之三。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允许采用最大料径为二分之一板厚的颗粒级配,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50毫米。 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参数四个要求是什么。 答:三个参数: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 四个要求:满足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满足强度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上的要求。 1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有哪些。 采取哪些措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答:一)、材料组成对混凝土强 度的影响: 水泥的品种、细度、矿物组成以及混合材料的掺量。 集料的粒径、形状、表面纹理、级配和吸水性。 水灰比的影响。 集浆比的影响。 外加剂的影响。 砂率的影响。 二)、环境和时间的影响: 引起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降低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风速。 时间的影响:混合物在拌和后,其坍落度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措施: 调节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掺加各种外加剂。 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 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答;影响混凝土强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材料的组成、制备的方法、养生条件和试验条件四大方面。 材料对混强度的影响: 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主要取决于其内部起胶结作用的水泥石的质量,水泥石的质量则取决于水泥的特性和水灰比。 集料的特性,集料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粗集料的形状与表面性质对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浆集比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在达到最优浆集比后,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浆集比的增加而降低。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湿度。 温度。 龄期。 试验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 响:影响混凝土力学强度的试验条件有:试件的形状与尺寸、试验件的湿度、试件的温度、支承条件和加载方式。 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采取的措施: 选用高强度水泥和早强水泥。 采用低水灰比和浆集比。 掺加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和量。 采用湿热处理:蒸气养护和蒸压养护。 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 1做水泥安定性试验以前,应先做何试验。 有何意义。 答:在做水泥安定性试验前,要先做标准稠度试验,其目的是:为了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时,对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的条件下,使不同的水泥具有可比性。 1试述水泥混凝土试件成型 和养生注意的问题。 答:成型时应注意: 避免使用变形试模。 注意勿使涂模油或脱模剂过多。 在振动台上振动时,必须沿试模内侧插捣一遍,插捣底层时,捣棒要插到模底,插捣上层时,捣棒插入该层底面下 2030 毫米。 养后时应注意: 用湿布覆盖表面,以防止水分蒸发,在室温 1525℃下静放12 天。 标准养护温度( 20177。 3)℃,相对湿度 90%以上。 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并继续保持其湿度不变。 1沥青三大指标。 符号表示的意义。 注意事项。 答:三大指标为: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针入度:是沥青 材料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 表示。 是划分沥青标号的依据。 用 PTmt 表示。 其中: T 为试验温度, m为针、连杆、砝码质量, t为贯入时间。 延度:是规定形状的试样,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 cm计,以 DTV表示, T表示试验温度, V表示拉伸速度。 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中或甘油中,以每分钟( 5177。 )℃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的温度。 以℃计,用 TR& B 表示。 针入度注意事项: 1)、针、连杆、砝码合重 100 克, 试验温度、试验时间这三项要求若达不到要求,会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2)、标准针在垂直贯入时,针与针之间,针入试样皿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厘米。 3)、定期检查标准针,不得使用针尖有损的标准针。 4)、试验后标准针要用棉砂自上而下一擦到底(针尖向下)。 5)、试验时,试样表面不得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明火将其消掉,以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6)、试验时,试样表面与标准针要恰好接触上。 7)、平行试验必须由一人在同一台针入度仪上完成。 8)、对 200 号以上的沥青,试验时至少要用 3根针,试验后将 3根针一并取出。 延度试验的注意事项: 1)、在浇注试模时,在试模底部涂隔离剂时,不易太多,以免隔离剂占用试样的体积,冷却后造成试样断面不合格,影响试验结果。 2)、在灌模时应使试样高出试模,以免试样冷却后欠模。 3)、对于延度较大的沥青试样,为了便于观察延度值,延度值底部尽量用白色衬砌。 4)、在刮模时,应将沥青试模刮平,尤其是试模中部,不应有低凹现象。 1什么是沥青含蜡量。 蜡对沥青混合料路面有何影响。 答:沥青含蜡量是以蒸镏法馏出油分后,在规定的溶剂及低温下结晶析出的蜡的含量。 以质量百分比表示。 国外测定含蜡量的方法有 :蒸镏法、硫酸法、组成分析法。 对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影响: 高温变软,因此,用含蜡量高的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也易变软,高温稳定性差。 低温变硬变脆,低温条件下变形能力差,所以,造成沥青混合料路面低温变形能力差。 由于蜡的存在容易使沥青与集料剥落(即降低粘附性)。 蜡容易包裹在石料表面,降低了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抗滑性能。 蜡的存在会导致室内试验数据不准,因而影响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 什么是沥青针入度指数。 答:针入度指数是一种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着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 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 2什么是沥青的老化。 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答:老化:在受到外界自然因素(光、热、水)的作用下,沥青中产生轻质油分变少,外观变硬、变脆,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的过程。 评价的方法:对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采用沥青蒸发损失试验,。电大专科建筑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M 图( kNm) A B C D X1 X1 基本结构 14 ( 2)写出力法方程如下: δ 11 X1+Δ 1P= 0 ( 3)计算系数 δ11及自由项 Δ1P 作 1M 图和 MP 图如下: 11 1 1 2 2 1 2 2 6 8δ = 2 2 2 2 [ 6 2 5 6 6 ( 2 6 ) ]E I 2 3 4 E I 2 3 3 E I
计算题 1. ( 1) A 计算题 2. ( 1) D 计算题 3. ( 1) D 计算题 4. (1) B。 (2)C 计算题 5. (1)E。 (2)C 1. 画图示伸臂梁 KM , FRA的影响线( 10 分) BCK 2 m2 m2 mA 解:作影响线如( 空 1 )示。 1 m1 m 10 . 5 KMRAF 1 . 5 m 10 . 5 1 . 5 mKMRAF 1 . 5 m 1
既有报关员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时,应依次点击: 5 “修改”、 2 修改报关员相关信息、 3 点击“确认”按钮,系统将自动替换一条数据记录(见区域 4),如对报关员进行删除时,应在该报关员既有的数据记录右侧,点击“删除”按钮,系统将对该条报关员信息记录进行删除。 提示 1:用户已经完成信息填写或 修改后,请点击页面最下方的“报关企业信息申报”按钮(进行报关企业信息变更操作时,该按钮显示为
UV 所投入的费用成本。 该值可以评定推广费用的投入水平。 E.订单转换 ROI:计算公式为,单位费用投入结构 /订单量,即每获取一个订单所花费的成本;成本越低,说明推广人员对于费用的使用有效性越高 F.新增 UV 量:即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顾客比例,新用户比例越高对于订单量增加 及成交额增加越有利。 策划专员 (点击次数 /UV 量) :即每单位 UV 点击 活动 页面的次数,点击率越高,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