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基础知识培训手册内容摘要:

(二)从工艺装饰方面看仿古砖的流行趋势 1) 半抛光的仿古砖将会大行其道。 前文提到,许多以抛光砖见长的工厂纷纷上马仿古砖。 一方面是受这几年中国建筑上兴起的中式复古风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陶瓷产品自主研发的能力大大 提高,但意大利、西班牙仍旧是国内陶企紧追的对象。 欧洲盛行仿古砖 这无疑是中国建陶业的风向标。 但是中国老百姓许多还是喜欢高亮的、富丽堂皇的装饰,又追求流行的、自然的东西。 半抛的仿古砖,既有表面的光洁、华丽,又有仿古砖的仿自然特点,防滑耐磨,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情趣,也适合中国的环境特点(灰尘多),易于打扫清洗。 2) 金属釉的仿古砖将继续升温。 从2020年瓦伦西亚展会上看,欧洲市场流行类似铁锈效果的金属釉仿古砖,国际展会把握着行业的方向盘,我国建陶业与世界接轨的速度非常快,时至今日,有许多家企业已经投 产或正在研发这种仿古砖。 金属釉仿古砖除了兼有传统仿古砖的自然感和历史感外,还具有典雅奢华的贵气。 金属釉仿古砖除了仿铁锈效果外,在设计上还会有很大突破。 除仿古砖外,釉面抛晶砖、玻璃马赛克也在一两年前掀起了金色旋风,今年持续升温。 2020年仿佛是建陶业的金属年。 3) 模具和印刷相结合的仿古砖日臻完美。 早期的仿古砖用印刷或者模具加印刷,做出简单的仿石材纹理。 仿古砖的设计,应该注意对自然本质的探索和设计效果的实践,如植物纹理、生物化石等,在仿古砖上怎样能够真实的再现、保留 自然状态下的残缺美。 如斑驳的老墙,水蚀的岩石,建筑工地留下的自然痕迹等。 仿古砖有一个 “ 仿 ” 字,仿出材质之美,仿出远古的气质,温暖的色彩,才是最佳境界。 4) 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不断推出新的品种。 许多釉料公司研发的新工艺材料,如珠光熔块、金属熔块等将会在仿古砖上得到广泛运用,在仿古的同时体现着高贵华丽的品质。 新的工艺材料与设计相结合,将使仿古砖的表面装饰更加丰富。 5) 生产废料的再利用,体现环保的造物思想。 仿古砖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次品,通过设计与再加工制成低成本高 利润的产品,同时也可与同类产品搭配使用。 从而体现了无废品的环保造物思想。 6) 手工化、个性化产品引人注目。 手工化与个性化产品打破了机械与大批量生产所造成的单一化、同质化局面,手工制作的灵活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使陶瓷在造型与装饰上更具有人性的美感。 手工化 、个性化瓷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体现了极具创意的设计理念,是消费时代个性化需求在陶瓷产品中的体现 第 二 部分: 陶瓷的基本生产常识 一 专业用语的含义 1 、陶瓷砖: 由 粘土或其 它 无机物非金属原料,经成 型 、烧结等工艺处 理,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墙面及地面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也可以 称 为陶瓷饰面砖。 坯裂:出现在坯体上的裂纹。 针孔:制品表面出现针刺 状 的小孔。 斑点:制品表面的异色污点。 夹层:坯体出现层状裂纹或小块状剥落。 色差:同件或同套、同一色 号 同批产品正面的色泽出现肉眼能察觉的差异。 麻面:产品正面呈现的凹陷小坑。 吸水率:是用来描述陶瓷产品吸水程度的一个名词。 对于抛光砖来说吸水率越低,对陶瓷产品其 它 性能的提高越有帮助,如强度 、致密度 等 都有随吸水率的降低而 有 不同程度的提高。 放射性:经国家检测机构检验认证无放射性污染,属无毒害绿色环保产品。 防污性:陶瓷表面染上污物,如果越容易清洗掉,防污性能越好,防污性能的测定是用标准的易产生痕迹的污染物涂在砖面上,过一定的时间后用不同种类的清洗剂清 洗 ,从而确定陶瓷砖面的防污效果。 完全不会被污染的陶瓷是没有的,因此,陶瓷表面受到污染后,我们宜采用 合适 的清洗剂来清洗,如漂白粉、洗衣粉、丙酮、盐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都是常用清洗剂。 1耐化学腐蚀性:是指瓷砖对化学物质 (如:酸、碱、盐等)侵蚀的抵抗能力。 耐化学性能好,即使长期处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下,瓷砖也不会有什么损坏而降低使用功能。 提高耐化学腐蚀性,就可以延长瓷砖在自然状态下的使用寿命。 1光泽度:是指瓷砖抛光面反光能力的强弱,光泽度越高,其表面看起来越象一面镜子,光可鉴人。 1表面平整度:是指瓷砖表面的水平程度,表面越平整,铺贴效果就越好。 当瓷砖表面平整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时,正确的留缝铺贴后就不会有拱起或凹下去现象。 二、陶瓷墙地砖生产原料 陶瓷是以泥作 原料生产出来的,但不是所有的泥巴都符合使用要求,不同性能的不 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原料的要求,而且较为严格。 陶瓷用原料种类繁多, 通常有三大类,即坯用原料、釉用原料和辅助原料。 坯用原料:一般为无机非金属矿物,原矿物或是经过初步加工的矿产品,如高龄土、黑粘土、石英沙、霞石长岩等岩石碎屑;釉用原料:多为矿物的精加工品或是化工产品,如长石粉、石英粉、石灰 石粉、硼砂等;辅助材料:多为化工产品如水玻璃、甘油等产品。 一般而言,釉用原料比坯用原料昂贵的多,且不同釉 用 原料之间的价格差距非常之大,虽然每种墙地砖的釉料占用量约为整件产品重量的 5— 8%,但品种花色不同,其成本和价格都会有较 大的差异。 三、陶瓷墙地砖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陶瓷墙地砖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别,下面就以吸水率为标准进行分类,并举例对部分墙地砖产品予以说明。 吸水率是墙地砖烧结程度或烧结特性的反应,吸水率的不同导致其理化性能的差异,因此按吸水率分类是比较能反映墙地砖使用特性的一种方法: 吸水率: E≤ %的制品属于瓷质砖,如瓷质抛光砖、马赛克等。 吸水率: < E≤ 3%的制品属于炻瓷质砖,如仿 石 外墙砖等。 吸水率 : 3%< E≤ 6%的制品属于 细 炻质砖,如彩釉外墙砖等。 吸水率: 6%< E≤ 10%的制品属于炻质砖,如彩釉墙地砖等; 吸水率: E> 10%的制品属于陶质砖,如釉面 内墙砖 等。 现就瓷制抛光砖、外墙砖、内墙 瓷片三类墙地砖为例予以说明。 (一)、瓷质砖 瓷质砖是 80 年代后期新发展起来的建筑装饰材料,由意大利率先生产, 90 年代初传入我国,一般分抛光 和不抛光 两种。 其产品从表面到内部,色泽、质地完全相同,产品全部瓷化,结构致密,材料坚硬,不变形、不退色,有很好的耐磨性、色彩经久如新,抗冻性、耐急冷急热性强,理化性能稳定,耐酸碱、耐化学侵蚀性强,因此用途十分广泛。 瓷质砖与天然花岗岩相较不仅 具有天然花岗岩的装饰效果,并且在同等强度的情况下,比天然花岗石砖薄、 重 量轻、易于粘接、价格低廉;与大理石相比,除了强度高、耐磨损、不怕酸碱腐蚀等优点外,还从根本上克服了大理石易龟裂、风化的弱点,成为比大理石使用寿命更长的建筑陶瓷装修材料;与釉面砖相比,瓷质砖除了档次更高、装饰效果更好外不会因后期龟裂、脱釉而变色破损,也不会因 吸 湿膨胀而变形拱起。 瓷质抛光砖的生产流程 (一次烧) 送料 配料 球磨制浆 喷雾塔 造粉 压制成型 干燥 渗花砖 印花(渗花) 烧成(约 1200℃) 抛光 分级 防污处理 包装 入库 瓷质抛光砖的生产工艺 ( 1)抛光砖的 成型 工艺。 目前的抛光砖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大类:干压法、挤出法和其 它 法,其中干压成型 法 相较其他两种成型方法生产的产品规整度好,一致性好。 ( 2)成型压机。 陶瓷地砖的生产并不是用 的压机越大越好,而应该适合的才好。 生产大规格的产品用小吨位的压机就会使得生产的瓷砖致密性差,易分层,产品规整度差等,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生产小规格的瓷砖则会把砖压的太实,在烧成的过程中气体挥发不出来形成针 孔 等质量缺陷,同时还会导致变形。 ( 3)烧成温度控制。 为了保证陶瓷产品的低吸水率,瓷 制 砖烧成的温度一般要保持在 1200℃左右,同时保温时间也要达到 10 分钟左右。 从产品的内质看,以烧成温度长一点为佳。 目前许多小厂和大厂生产的抛光砖,从外观上看没有什么区别,但从产品的内在质量看,则是大企业优于小企业,主要原因烧 成制度不同。 小厂一般 采用 高温快烧,烧成时间只有 30 分钟左右,以提高产量。 由于烧成时间过短烧结进行的时间不够,砖内部 未 烧透而夹生,并且砖的均匀性差。 抛光砖常见的质量缺陷 ( 1)色差:色差是指同一块瓷砖或是同一批砖出现的颜色上的差别,达到影响装饰效果的地步。 色差又分为两类两批或两块 砖 之间的色差、单块砖上的色差。 导致色差 产生 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原料、坯 料加工、成 形 和烧成等各环节控制不好都会产生色差。 ( 2)夹层:又叫起层、层裂、分层 和重生,表现在产品上轻则砖面出泡,重者出现多层现象,严重成不了 形 , 产 生 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模内粉料中的气体排放不畅造成的,其影响因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粉料性能方面 的 原因,另一个是压机方面的原因。 ( 3)变形:是指相对于正常生产的砖所产生的不规则变化。 影响变形的因素很多如坯体配方、成形、干燥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烧成制度。 变形主要表现为翘角、角下弯、上翘边、凹面、扭曲、不规则变形。 ( 4)大小头:又称大小边,是相对名义尺寸的边长大小不一,使砖的形状不整,是陶瓷生产过程中,最易 出现 又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生 的原因多种多样 , 压机冲压对大小头会产生影响,喂料机的安装调试 及参数的设定、模具、窑炉等都会对大小头生产影响。 ( 5)凹凸边:砖体的凹凸边缺陷也称窄腰、收腰、鼓肚、大肚等是 瓷砖 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与大小头一起出现,引起大小头的原因也可以是引起凹凸边缺陷。 常见的原因是粉料流动性差,在布料过程中导致模 腔 边缘部分取料相对偏少,或者由于喂料车和模具问题 使 模 腔 边缘部分取料偏少,在烧成时收缩不一致所致。 ( 6)开裂:引起砖坯开裂的原因很多,有设备问题,也有窑炉问题,它是瓷砖的主要缺陷之一。 裂纹缺陷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侧裂、面裂和层裂。 由压机导致的开裂有崩裂、纵裂;由烧成导致 的裂纹,热炸、冷炸、表面裂纹。 ( 7)崩边角:崩边角大多由机械原因所致,它是瓷质砖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 压机和模具的影响,推坯器所致、下模芯顶坯不到位、粉料的流动性、坯体强度,另外干燥系统、釉线、窑炉在传送的过程中会产生崩角现象。 ( 8)斑点和熔洞斑点一般有黑斑和黄斑之分,斑点处成洞穴状称之为熔洞。 这两种 缺陷 同时产生斑点严重时称之为熔洞。 产生 该 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坯体中有杂质。 另外烧成温度过高,造成过火也是产生熔洞的常见原因。 ( 9) 抛光砖 的防污:造成抛光砖防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抛光后砖坯内 的封闭气孔暴露出来,二是抛光过程中导致砖坯的微裂纹增加。 抛光砖内的封闭气孔经抛光后,就会暴露在瓷砖表面,与一般相同吸水率的瓷砖相比,当污染物接触到抛光砖的抛光面时,一部分污染物就会渗入到暴露的气孔中,这些深入的污染物清理起来十分的困难。 抛光砖的表面布满许多细小裂纹的被破损面,污染物落到砖面时,一部分污染物就会渗透进这许多细小的裂纹内。 提高抛光砖防污能力的方法一是提高工艺水平,再是在抛光砖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 ( 二)内墙瓷片 瓷片的主要生产工艺 ( 1)烧成工艺:目前的内墙瓷片的烧成工艺主要有一次烧成、两次 烧成。 两次烧成较一次烧成, 生产的产品花色自然,产生的质量好,原料 配比 配料 压制成型 干燥 素烧 (一次烧成 ) 印 花 釉烧 (二次烧 ) 分 级 贮 坯 包 装 均化 生产的难度要低一些。 二次烧成 是在 一次烧成的基础上加多了一次素烧过程。 ( 2)印花工艺:目前的瓷片生产的印花方式,通常采用丝 网印刷和滚筒印刷两种。 滚筒印刷较 丝网印刷,花色更加自然、逼真,产品的内在和外在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滚筒印花属于目前较为先进的印花技术,其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厂家使用这种技术。 ( 3)产品配套:内墙瓷片的生产和研发的实力主要是,产品配套生产的能力,即包括各种规格产品的配套,又包括瓷片花片、腰线和地砖的生产配套能力。 内墙瓷片的生产流程 二次烧成生产工艺流程 内墙砖常见缺陷 风裂:产生于釉烧冷却带急冷风上下层均偏大而使坯釉均产生细微裂纹。 分层:产生原因 粉料水分不均匀。 压机成型 时 砖坯排气球磨制浆 喷雾塔 造粉 陈腐 球釉 施釉 不完全形成夹层气泡。 崩边:产生原因 : 压机成型时,粉料中颗粒不均匀。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