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内容摘要:
测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在该龄期下的混凝上抗压强度值。 结构或构件混凝上强度推定值 ( ecuf, )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a. 当 该结构或构件 测区数少于 10个时: ccuecu ff m in, ( ) 式中 : ccuf min, —— 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Pa),精确至 MPa。 b.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 : ecuf , < ( ) c、 当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 数 不少于 10 个时或当按批量检测时,应按 下列公式计算: 12 ccufccufecu smf 6 4 , ( ) 注: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对于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 25MPa 时 Sf ccu ( ) 25MPa 时 Sf ccu ( ) ; :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垂直对准测面,不晃动,严格按“四步法”(指针复零,能量操作,弹击操作,回弹值读取)程序操作。 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力求合理、均匀、有代表性。 ,构件表面硬度与混凝土强度不相符时,应用钻芯法加以验证和修正。 ,应另用处于标准状 态的回弹仪对已测构件进行复检对比。 13 附录 C 钻芯法检测混土抗压强度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从混凝土结构中钻取芯样,以测定普通混凝土的强度。 钻芯法检测砼强度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如试块强度很高而结构混凝土质量很差,或试块强度不足而结构质量较好等; 、施工或养护不良而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 、火灾、化学侵蚀或其他损害以及表层与内部质量不一致的混凝土; 土强度。 对强度等级低于 C10的混凝土结构,不宜采用钻芯法检测。 引用标准 CECS03:2020《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设备 HZ15型 250 mm 精确度 mm 取样大小及样本 采用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部位及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名称; 、外形尺寸及数量; 、原材料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用的砼强度等级; ; 钻芯取样 应在结构或构件的下列部位钻取: ; 14 ; ; 、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 ,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 : ,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于 3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 2个; ,应由要求检 测的单位提出钻芯位置及芯样数量; 6 个。 钻取芯样的要求 a. 钻取的芯样直径一般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3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2 倍; b. 每个 “ 修正的芯样 ” 的表面均需有构件混凝土原浆模板面,以便读取回弹值、碳化深度值后再制作芯样试件 , 不可以将较长芯样沿长度方向截取为几个芯样来计算修正系数。 c. 从钻孔中取出的芯样在稍微晾干后,应标上清晰标记。 若所取芯样的高度及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钻取芯样。 芯样在运输前应仔细包装,避免损坏。 ,可采用树脂类或微膨胀水泥类的细骨料混凝土(比原设计标号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及时进行修补,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3— 5L/min,出口水温不宜超过 30℃。 ,应及时对钻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1— 2的范围内。 如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含有二根直径小于 10mm 的钢筋,且钢筋应与芯样轴线基本垂直并不得露出端面。 ,当不能满足时,应对端面进行加工,用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等材料补平。 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补平厚度不宜大于 5mm,硫磺胶泥(硫磺)补平厚度不宜大于 ,补平层应与芯样结合牢固,以使受压时补平层与芯样的结合面不提前破坏。 15 : 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中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取其二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芯样高度:用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 1mm;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 176。 ; 平整 度:用钢板尺和塞尺测量芯样端面的缝隙。 ,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① 经端面补平后的芯样高度小于 ( d为芯样试件平均直径)或大于 时; ② 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达 2mm 以上时; ③ 芯样端面的不平整度在 100mm 长度内超过 时; ④ 芯样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超过 2 度时; ⑤ 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时。 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 芯样的试件宜在与被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湿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如结构工作条件比较干燥, 芯样试件应以自然干燥状态进行试验;如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芯样试件应以潮湿状态进行试验。 按自然干燥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试件在受压前应在室内自然干燥 3天,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按潮湿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应在 20177。 5 ℃ 的清水中浸泡 40— 48h,从水中取出后揩干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芯样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系指用钻芯法测得的芯样的强度,换算成相应于测试龄期的,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试 块的抗压强度值。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ccuf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4ccu Ff d 式中: ccuf —— 芯样试件混凝土强换算值( MPa),精确至 ; F—— 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 N); d—— 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 mm); α —— 不同高径比的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系数见下表。 16 关系 系数 值 高度和直径均为 100mm或 150mm的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值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值。 高度和直径均为 100 或 150 的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值 单个构件或单个构件的局部区域,可取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作为其代表值。 用钻芯来修正回弹值的芯样强度换算值 详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20第 条规定。 注意事项 ,确定合理钻芯位置。 ,安装是否牢固,搭设平台是否牢固。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流程图 : 委托检测登记 → 检测员获得有关资料,了解检测情况,制定检测方案 → 检查钻芯机,做好检测准备 → 钻取芯样并编号记录 → 芯样加工,养护 → 芯样试压,记录破坏状态 → 计算 → 出具报告 → 整理文档。 高径比( h/d) 系数( α) 17 附录 D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 编制目的 ,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编制依据 指导书 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 T50315— 2020)编制。 适用范围。 (构 )筑物,其砌体砂浆强度的检测和评定,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 法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等执行。 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 (1)砌体结构没有砂浆试块; (2)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 (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 (4)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确定砌体砂浆的抗压强度; (5)发生工程事故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砌筑砂浆和砌体强度。 ,在进行下列可靠性鉴定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砌筑砂浆的强度: (1)安全鉴定 (危房鉴定或其他应急鉴定 ); (2)抗震鉴定; (3)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 (4)危房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 ,除应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长期浸水、潮湿、冰冻、化学侵蚀、火灾等情况下砌体砂浆强度的检测和评定 操作人员 ,均应经专门培训方可进行测试。 18 仪器要求 的要求,其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 表 砂浆回弹仪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指 标 冲击动能( J) 弹击锤冲程( mm) 75 指针滑块的静摩擦力( N) 177。 弹击球面曲率半径( mm) 25 在钢砧上率定平均回弹值( R) 74177。 2 外形尺寸( mm) φ60280 (1)砂浆回弹仪应每半年校验一次。 (2)在工程检测前后,均应对回弹仪在钢砧上做率定试验。 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 检测砌体结构砂浆强度时,应具有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 (2)检测部位或构件及相应的砂浆强度等级; (3)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4)检测原因。 当检。现场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
确定现浇隔层四周高度及在一个平面上需要找水平。 钻好的孔,植入钢筋为 12mm,因此植筋孔径 16mm,孔深 15cm。 钢筋左右间距 15cm,上下层距 8cm。 钻孔后必须彻底清孔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 forwork)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
现代酒店中餐厅的服务流程
酒杯,温热饮用,应加入画梅,或依客人意见加入其它(如枸杞、姜丝、冰糖等) 九、上菜 (一)走菜:也叫跑菜,将厨房烹饪好的菜肴送到餐桌的这一过程叫走菜,要求基本功熟练,做到端平走稳。 注意事项:把好质量关,观察色,香、形,是否有异常现象,质量是否达标,盛菜器皿是否适合,原料是否新鲜,数量、品种,份量,制作方法是否符合菜单,并配好相应调料,发现存在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 1)注意卫生
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该 技术也将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综合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从以上都智能建筑及现代通信技术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随着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智能建筑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都具备较大的潜力,而两者之间的结合也将更加紧密,就当前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