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钻井工程作业规程内容摘要:

试验结果应满足相关要求。 表层 套管固井 水泥浆 一般应 返至地面。 如果煤储层不能承受现 有最轻的水泥浆密度上返至地面,可采用低密度注水泥或分级注水泥固 井。 为保证全井平均水泥浆当量密度不超过最大水泥浆平均密度可采用变密度固井。 煤层气井生产套管固井 宜 采用低密度 (≤)、抗压强度大于 14MPa 的空心微珠水泥固井。 水泥浆上返至最上一个目的煤储层以上 200m或地面。 也可按设计要求进行。 套管柱试压要求 试压时间 . 表层套管柱试压 一般 在固井结束 24 小时后进行。 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试压, 一般 在水泥浆候凝 48 小时后, 固井质量 测井 完成后进行。 试压方法 用井口试压工具连接井口试全井套管柱、井口。 试压介质采用清水或管内循环介质。 采用水泥车或其它专用试压设备。 试压标准 表层套管柱试压 6MPa, 30 分钟降压不大于 为合格。 技术套管柱试压要求如表 5。 表 5 技术套管试压标准 套管外径 mm 试压压力 MPa 30 分钟降压 MPa Ф 12 ≤ Ф 8 ≤0..5 生产套管柱试压要求如表 6。 表 6 生产套管试压标准 套管外径 mm 试压压力 MPa 30 分钟降压 MPa Ф 20 ≤ Ф 20 ≤ 0..5 8 井控要求 河南省煤层气井不易发生井涌、井喷。 但是 为保证煤层气井的安全钻进,防止煤储层和煤系地层中的游离气聚集造成 火灾危险,必须加强防火、防灾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 8. 2 进入煤系地层前,要求所有上岗人员熟悉防火制度,并组织防火演习。 8. 3 进入煤系地层和煤储层时 要严格执行坐岗观察制度,以及时发现溢流现象,并立即采取措施 防止火灾发生。 8. 4 井场配制有效的 泥浆加重剂和 灭火装置。 9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HSE)要求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培训及管理体系 煤层气钻井施工队伍必须经过 HSE 培训,关键岗位要持证上岗。 钻井队要设立 HSE 管理小组和健康、安全员 ; 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文件; 煤层气钻井 现场应 明确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程序, 执定 管理 措施 , 公开 组织机构 , 警示标志 齐全 , 布置合理。 健康管理要求 劳动保护用品 应定期 发放,并根据钻井队所在区域的特殊情况发放特殊劳保用品; 进入钻井作业区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人身安全保护规定; 钻井队医疗器械和药品配置要求,根据钻井队所在区域特点进行配置; 制定饮食管理制度。 搞好营地卫生。 对员工的身体健康进行定期检查; 对有毒药品及化学处理剂的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要求 要 在醒目位置悬挂 安全标志牌 (位置、标识等 ); 对设备 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 ; 钻井设备安装 操作及维护参照 SY/T 5526 标准执行 ; 猫头及钢丝绳的安全要求按 SY/T 6228 标准中第 和 款执行。 井场电器安装 要有漏电保护及接地装置。 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要求执行有关规定; 井场灭火器材和防火安全要求: 井场灭火器材的配备按 SY 5876—93 标准中第 款执行; 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日期,应放位置要明确标识清楚。 井场动火安全要求,按 SY/T 6228- 1996 标准中第 8 章执行; 营地安全要求: 设置烟火报警器; 按规定配套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用电设备的安全装置按要求配备;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齐全。 环境管理要求 本着 “谁污染、谁治理 ”的原则,按照国家颁布的各项法规和当地环保部门的标准要求执行; 废水、废钻井液要设置专门的排放坑,井场污水排放应符合 GB/ T 8978 的规定; 钻屑、废料要分别集中堆放和处理; 钻井液处理剂要集中堆 放,并有 “上盖下垫 ”的防护措施; 要制定落实保护地下水源的技术措施。 完井后井场要做到 : “工完、料净、井场清 ”,做好地貌恢复工作。 营地应保证清洁、平整、无杂物。 10 钻井完井交接验收 完井验收 建立健全钻井工程 施 工作业监理制度,工程施工作业期间, 钻井工程监理驻井对钻井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落实重大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协调钻井、取心、地质录井、测井、测试等 施 工单位工序衔接,协作配合。 完井后井队应尽快对 井场和周围环境进行恢复,对 所取得的各项原始 工程 资料进行认真整理、 审查,对各原始数据和记录进行现场的确认。 根据已收集的工程资料 写出 “ 工程 现场小结” ,报 甲方及监理 申请验收。 钻井完井后, 7 天内由施工单位向 现场 监理 和业主 发出待交井申请书, 并 由双方人员到现场进行交接验收。 交接 验收 的内容主要为 井场及周围环境的恢复情况、 井身质量 、 取心质量 、固井质量 、 完井质量 、 井场 健康安全 环保 、原始记录。 “ 工程 现场小结” 的内容应包括前言、施工概况、 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 原始记录及资料质量 、 工程质量、 结论与建议等。 其重点是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 原始记录及资料质量 、 工程质量。 甲方及监理 接到验收申请后,应及时组织现场验收。 逐项验收后,填写现场原始资料验收书及 完井 交接 书,由验收组 成员及 负责人签字生效。 成果 资料整理汇编 在对各种已有 工程 资料 等 进行全面、认真分析研究后,录井队应 编制 “钻井井史”和 “钻井 完井 工程 报告 ”。 “钻井 完井 工程 报告 ” 编写以前,井队应编出提纲并组织讨论,通过后分工编写。 完井地质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工程 概况 、 钻井施工简况 、钻井工艺、钻井液、钻井取心、储层保 护、下套管及固井、工程质量评价、时效分析、施工组织管理 、结论与建议等。 “钻井井史”的内容见附录。 11 钻井工程资料汇交 汇交 工程资料 主要内容如下: 设计资料 钻井工程施工设计书 ; 固井工程施工设计书。 原始资料 钻井工程班报表 ; 钻井液班报表 ; 钻井日报 ; 固井 记录 ; 钻井井史 ; 井下复杂情况事故报告。 成果资料 钻井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 钻井工程数据磁盘。 12 钻井工程资料 格式 井 史 井 名 ____________ 井位位置 ____________ 钻机型号 ____________ 施工井队 ____________ 井 队 长 ____________ 工 程 师 ____________ 审 核 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目 录 拆迁安工作记录 表 1 钻井地质设计表 表 2 设备情况表 表 3 基础数据表 表 4 井身结构与钻具组合表 表 5 钻头与钻井参数设计表 表 6 钻头使用记录表 表 7 钻井液性能记录表 表 8 时间分析表 表 9 第 次开钻井口装置图 表 10 井身结构图 表 11 取芯记录 表 12 井斜测量记录 表 13 井径测量记录 表 14 套管强度计算表 表 15 下入井内套(油)管记录 表 16 固井记录 表 17 井内事故登记表 表 18 钻井生产进度分析图表 表 19 生产(工作)情况日志 表 20 填写井史注意事项 井史是一口井重要的工程原始资料,由钻井队钻井工程师(技术员)负责逐日逐项填写,并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一律用钢笔正楷字、蓝黑或碳素墨水填写,必须内容 真实,数据准确,图表清晰。 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小数点后取二位有效数。 井队钻井工程师(技术员)因公外出前,应向有关人员交代清楚,不得中断填写井史。 完井后由井队长、钻井工程师(技术员)签名,按时上缴 供 审查、存档。 定向井水平位移计算采用平均角法或曲率半径法。 钻井日志填写要详细、认真。 泥浆项目中的数据,来源于泥浆 或工程 班报表,将每班一至二次的全性能测量数据填入井史。 拆 迁 安 工 作 记 录 表 1 日期 工 作 内 容 运输车次 备 注 钻井地质设计表 表 2 构造位置 地理位置 测线位置 座 标 横座标 X: 纵座标 Y: 海拔高度 H: 设计井深 m 目 的 层 施工井队 钻机型号 布井依据 : 钻井地质设计表 续表 2 地层 组段 井 段 m 录 井 要 求 取芯 要求 采样 要求 测井 要求 地层压力预测 故障提示 钻时 气测 岩屑 设 备 情 况 表 3 名 称 型 号 负荷 (kN) 功率 (kW) 本队或出厂编号 井 架 天 车 游动滑车 大 钩 水 龙 头 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