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总结内容摘要:

分别计算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的平均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也可以根据一定指标(如产量)进行分组,然后计算各组的有机和无机肥料养分数量,进而分析有机和无机肥料养分数量与分组指标的关系。 ( 5)施肥时期和底追比例 计算各种作物施肥量时,可以分别计算底肥和追肥的氮磷钾平均用量,然后分析底追比例的合理程度。 ( 6)肥料品种 各 农户的肥料用量可以不折算成纯养分,而直接计算每一肥料品种的平均用量、施用面积比例等参数,然后再进行评价。 计算方法是将本地区所有农户的该种肥料用量数据乘以各自面积再加和,除以总面积(可以是总调查面积,也可以是施用该种肥料的面积,注意含义的区别),即可计算得到该地区该作物上该种肥料的加权平均用量;将所有使用该种肥料的农户作物面积加和,再除以总调查面积,乘以 100,即得施用面积比例。 分析化验 土样的测试化验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初期为切实做好室内化验工作, 滨城区 农业局整合技术力量, 配备了一支高素 质的化验队伍, 将土肥站工作人员由原来的 4 人增加到 8 人,化验室配备专兼职化验员 7 人。 市土肥站派出化验专家韩学斌 教授 进行 各项目的 技术培训,手把手的教学,直到每个学员、每项技术能够独立操作。 土壤及植株样品分析测定严格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规范》进行。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有机质 —— 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法; pH 值 —— 酸度计法; 全氮 半微量凯氏蒸馏法; 碱解氮 —— 碱解扩散法; 速效磷 ——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速效钾 —— 乙酸铵浸提 — 火焰光度法; 缓效钾 —— 硝酸浸提 火 焰光度法; 有效锌、铁、锰、铜 —— DTPA浸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有效硼 —— 甲亚胺 H比色法; 有效钼 —— 草酸 草酸铵浸提 极普法; 有效硫 —— 磷酸盐 乙酸浸提 硫酸钡比浊法; 交换性钙、镁 —— 乙酸铵交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化验工作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检测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每批样品均带标样和平行,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两年来,共检测样品 5355 个, 五 万余项次。 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全测定项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减量分析项目: pH 值、碱解氮、缓效钾、全氮等化验分析样品总量的 50%; 少量分析项目:有效硼、锌、铁、锰、铜,中量元素等化验分析样品总量的 50%;有效钼要求化验分析样品总量的10%,实测 1000 个;有效硫分析 1000 个;土壤质地全部样品均需采用手摸测定,室内分析 100个。 田间试验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作物不同营养元素最佳施入量、肥料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验证配方、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和措施。 通过田间试验,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技术参数,构建主要农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 分区和肥料配 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 两年来共安排主要作物“ 3414” 试验 16 处、各作物肥效对比试验 14处。 为了提高试验精度,充分发挥试验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 “ 小区出题目,示范做文章 ” 的方式,每个试验点都包括了所有试验、示范内容,并且在醒目位置树立标志牌,为农民树立样板、创建窗口,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方便农民学习。 配方制定与矫正试验情况 春播和秋种前一个月由去领导小组各组织一次有关专家、教授及长期从事推广工作的专 业技术人员研讨会,在汇总分析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气候、地貌、土壤类型、作物品种、产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因素,合理划分施肥类型区。 分区域、分作物提出肥料配方初步方案,报省专家组审核认定。 根据试验并按照不同时期的施肥参数确定该时期推荐施肥量,然后确定配方进行验证和校正。 配方肥加工与推广 配方肥种类 根据滨城区土壤养分状况和各种作物养分吸收特点,制定小麦、玉米和棉花配方,优化出小麦配方肥、玉米配方肥和棉花配方专用肥。 配方肥数量 两年来 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 100 万亩,推广配方肥面积 25 万亩,推广省网联配方肥 2020 吨。 加工方式 委托省网联通过省统一招标选定的配方肥加工企业-生产。 推广方法和效果 ( 1) 配方肥的推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民根据配方建议卡,自行购买各种肥料,配合使用;二是由配方肥企业按照配方加工配方肥,农民购买使用。 企业生产的配方肥直接供应到项目区,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让利于民。 ( 2) 质量和价格控制为真正让农民得到方便和实惠,无棣县在配方肥质量控制、价格稳定及配送方式等方面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同时,把农技部门、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 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和参与性,较好解决了当前农资市场经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起了配方肥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 数据库建设与地力评价 两年来项目实施所形成的测土配方施肥化验、调查、试验等数据已全部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 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进行当中。 化验室建设与质量控制 化验室建设 滨城区土肥站自项目实施以来,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化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质量控制,显著提高了测试化验技术水平。 在原有基础上, 增加了化验室面积,达到项目建 设 300 平方米标准要求;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化验室电路、水路、排污管路进行了重新安装,保证了化验室用水、用电的需要;在原有仪器基础上,经省统一招标 更新购置了一批项目必需仪器设备, 新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极谱仪、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纯水机、调温振荡器、万分之一天平、凯氏定氮仪等各种仪器设备 30 多台套,累计投入资金 100 多万元;在配套完善化 验室建设的基础上,配备了一支高素质的化验队伍, 现有专职检验人员 7名,其中高级农艺师 1 名,农艺师 6 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 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 85%以上。 检测误差 (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为恒定误差或可测误差,是在相同条件下,对一已知量的待测物进行多次测定,测定值总是向着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测定值总是高于真实值或总是低于真实值。 误差的绝对值或正负符号保持恒定,但在改变条件时可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 实验条件一经确定,系统误差就获得了一个客观上的恒定值;若改变条件,则系统误差可随之变化。 前者称为恒定系统误差,后者称可变性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常常是重复出现的,在多数情况下,可被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发现并消除。 系统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及操作 误差等。 1)方法误差 来源于检测方法不完善、样品及试剂的性质和反应的特性。 例如,指示剂不能准确地只是反应的终点、或由于沉淀物在溶液中和洗涤过程中发生溶解或产生“共沉淀反应”等,均属于方法误差。 此种误差是最严重的误差。 因此,检测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从而消除误差。 2)仪器、试剂误差 这类误差是由所用仪器、试剂不合格所造成的(即仪器灵敏度差、试剂不纯)。 例如天平及砝码、玻璃量器未校正;比色计的波长或比色皿光径不准确;试剂的纯度不符合要求;标准溶液不准确;化验室使用的纯水被污染;容器沾 污等都会造成误差。 3)环境误差 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气压、湿度、震动、照明条件、空气中含尘量等)与要求的标准状态不同,以及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引起了测量装置和被测物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误差称为环境误差。 4)个人误差 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正规或生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 例如,操作人员生理上的最小分辨力、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及反应速度和固有习惯引起的误差等。 ( 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同一量的样品时,误差的绝对值和正负没有一定的方向,时大时小,时正时负,不可预订,是具有补偿性的误差。 这类误差是服从统计学分布的,即小误差发生的概率机会较多,很大的误差不易发生,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发生的概率相等。 随机误差是按正态分布的,它可以根据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 95%的测定值应包括在均值( x)177。 标准差( S)范围内,称 95%可信限; 99%的测定值应包括在均值( x)177。 标准差( S)范围内,称为 99%可信限。 ( 3)粗差 粗差又称过失误差,由于检测过程中犯了不应有的错误造成的,从而明显地歪曲了测定结果。 如测错、记错、读错、算错、实验状况未达到预定指标而匆忙进行实验、或配错试剂、搞错标本都会带来粗差。 含有粗差的测定值成为异常值,计算时应将其舍弃。 质量控制 分析质量受试样、方法、试剂、仪器、环境及分析人员素质等多方 面因素制约,造成测量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实验室之间的可比性,必须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并消除系统误差和粗差,减少随机误差。 ( 1)全程序空白值试验 全程序空白值是指用一方法测定某物质时,除样品中不含该测定物质外,整个分析过程的全部因素引起的测定信号值或相应浓度值。 每次测定两个平行样。 平行测定相对偏差一般不得大于 50%。 ( 2)平行双样 在测定成批样 品时,随机抽取 10% 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根据平行实验结果可判断有无大误差,估计实验精密度。 还可用平均值报结果,减少随机误差。 ( 3) 加标回收率试验 取两份相同的样品,一份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其含量,计算已知量的回收率,可作为准确度的指标: 回收率,%=(测得总量-样品含量)/标准加入量 100 回收率越接近 100%,说明结果越准确,如果要求允许差为 177。 2%,则回收率应在 98% 102%之间。 ( 4)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线性检验 标准曲线是计算测定结果的直接依据。 按统一标准方法测定绘制 在线性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曲线,并在样品待检测的期限内反复测定,进行线性检验,计算 a、 b、 r值,写出直线回归方程式,对一般待测组分较稳定的待测样品如微量金属元素等,一般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r∣ > ,则该标准曲线可判断为合格,否则应找出原因尽可能加以纠正,重新测定及绘制新标准曲线。 ( 5) 精密度控制图 对控制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由所得结果计算出控制样的平均值 X和标准差 S,绘制精密度控制图,纵坐标为测定值,横坐标为获得数据的顺序。 将均值 X作成与横坐标平行的中心线 CL, X177。 3S 为上下控制限 UCL及 LCL, X177。 2S 为上下警戒限 UWL及 LWL。 在进行试样例行分析时,每批带入控制样,其测定数据在控制图上打点,如果打在控制限外,叫“超控”,该批结果全部为错误结果,必须立即找出原因,采取适当措施,等“回控”后再重复测定,如果控制样的结果落在控制限和警戒限之间,说明精密度已不理想,应引起注意。 ( 6)质量控制样品的检测 质量控制样品的基体应尽量与监测样品基体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相同或相似,其浓度应包括监测样品的浓度范围,质量控制样品可以本单位配置,也可购买商品标准参考物质。 质量控制样品的前处理必须与监测样品的前 处理同批进行,使用同一方法同时测定。 质量控制样品的允许误差范围证书上都有规定。 如发现质量控制样品的误差大于标准物质证书所规定的误差范围,应立即停止测定,采取措施,并对上次质量控制样品以后所测定的样品重新测定。 ( 7)常规监测质量控制 当日常规监测样品测定结果发现异常时,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样品进行重复测定,进一步确证测定数据的可靠性。 ( 8)检测后的质量控制 样品测定完毕后,必须检查数值是否记录准确,计算有无差错,结果有否复核等。 原始记录上应有检验人,校核人,审核人三级签字。 为进一步核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技 术负责人还应对检测结果进行 综合审查。 除审查检验工作流程及计算是否正确外,还可根据土壤类型、利用状况以及检测项目间的相互关系如碳氮比、 pH 与碳酸盐之间、交换量与盐基组成之间、全盐量与分盐离子之间的关系,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性判断。 技术推广应用 施肥建议卡发放情况 施肥建议卡是农户用肥的指航灯,根 据全区实际,我们印制 了 小麦、棉花和玉米配方施肥建议卡,并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 每次建议卡发放,我们都召开专题会议,落实责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